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里陈列着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135团第2营通信员黄继光的遗物,有他生前使用过的日记本、水壶及在他牺牲处挖出的爆破筒残片。日记本是由"上海市学生联合会文化用品供应站"订制的"工作与学习"本。黄继光将这个日记本由国内带到朝鲜战场,字里行间记录了他光辉的战斗历程。 1952年10月14日,美军开始向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发动疯...
这是一条普通的腰带,志愿军某部机械连战士李景禄却赋予它一种特殊的功能--记数器。图片中这条钻有几十个小孔的腰带正是李景禄烈士杀敌记数用的"本子",它真实的记录了神枪手李景禄的战功和他冷枪杀敌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何为冷枪杀敌?这还要从抗美援朝战争转入阵地战讲起。1951年6月,志愿军转入防御后,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和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的形成,阵地战的作战样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并逐步形成...
昨日是第35届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记忆”。 当天起,省博物馆发挥馆藏文物遗产作用,分赴东湖小学、武昌实验小学等5所小学,举办“聆听历史的声音 走近编钟”校园主题活动,通过“文物小课堂”、“趣味手工”、“我是小小音乐家”等互动活动,加深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敬仰...
(记者 朱阳夏 实习生 王婷婷)花了4000元买回标价26万元的玉镯,真有这样的好事?市民陈丞(化名)就捡到了这样的“馅饼”———在重庆东方旅行社参团,被带到沙坪坝的金渝轩奇石经营部,跟王瑞林等78人一样(见本报15日6版报道),被忽悠掉4099元。 饿着肚子被带去购物 陈丞是广东东莞人,2年前来到重庆合川工作,“旅行社、旅游线路、购物点都一样,而且连奇石店骗人的花招都如出一辙。” 4月30...
5月18日上午,朱德铜像纪念园紧紧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与记忆”,走进仪陇县金城中学,开展“朱德故事”演讲比赛活动,以追述朱德伟绩,弘扬朱德精神,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活动中,朱德铜像纪念园负责人介绍了博物馆的工作性质、任务、作用、意义,号召同学们走进博物馆,走进朱德铜像纪念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希望他们通过讲述朱德的故事,学习朱德的革命精神和品德风范,把朱...
美军在朝鲜战场使用的地雷多种多样,有方形雷、圆饼雷、碗形雷、瓦形雷、防步兵雷、防坦克雷……还有像我们在电影等看到的脚一绊线就爆炸的平台雷;跳一公尺高才爆炸的跳雷;绑在树上手一攀着绊丝就炸的手攀雷;爆炸后把阵地照得雪亮的空中照明雷等等,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联合国军"走到哪里,地雷就埋到哪里。这些雷成为他们的"护身符",但对志愿军却...
这是一支普通的步马枪,是苏联1944年制造的。它枪管长520毫米,瞄准基准线长420毫米,闭锁方式为机头回转,瞄准具为弧形表尺,圆柱形准星,弹仓可装5发子弹。它,确实是一把普通的步马枪,但它又有着极不普通的经历。抗美援朝战争中,它的主人使用它曾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打死打伤214名敌人,创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这一切的不平凡,还要从其主人--优秀狙击手张桃芳说起。 ...
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第1师第1团第1连副连长杨连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抢修铁路桥梁,保证运输畅通,英勇献身,功绩卓著。他生前记录战斗历程的"抗美援朝日记本"以及在抢修工地上使用的三角板和三八式步枪作为珍贵文物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成为其光辉业绩的历史见证。 杨连弟1919年生,天津市北仓镇人,194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获"登高英雄"称号。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年第141师侦察连文书罗盛教,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英勇献身。他牺牲后,朝鲜人民为他修建了纪念碑。朝鲜劳动党总书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首相、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亲自签发命名决定,并为纪念碑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该题词作为一级文物陈列在《抗美援朝战争馆》里。 1952年初的朝鲜北方,天寒地冻,气温降到零下20度以...
自古人类就一直认为天空是不可侵犯且神圣的,翱翔天际的梦想也一直存在着人类心中。在希腊众神居住的奥林帕斯山上,基督神址位于天国,也意味着某种人类对上天的崇拜。如有名的邱比特(Cupid),一个有着翅膀,到处传播爱情的小天神。在西方的神话中最有名的飞行者,就是泰达路斯(Daedalus)和他儿子伊卡鲁斯(Icarus)。他们父子俩被克里特王子囚禁在迷宫中,泰达路斯知道由陆路和水路绝对无法逃出,于是用腊...
在《抗美援朝战争馆》第四次战役部分,陈列着一幅醒目的锦旗,即"白云山团"锦旗。锦旗红底白边,以白布剪裁,缝绣着端庄俊秀的字体――赠给白云山团军司令政治部。这幅几将褪色的锦旗,在淡淡的凝静之间,似乎写满了它的沉重…… 1951年1月25日,在第四次战役打响后,志愿军第50军第447团受命在朝鲜水原以北白云山地区阻击美军。 白云山位于朝鲜汉江南岸,左翼为光教山,右翼为帽...
军号,是军队用于传达简短的号令,发布警报用的一种工具。在作战中,当它发出冲锋号令时,会令进攻部队的官兵群情激奋,如排山倒海之势,冲向敌群。同样,号声也会令敌人胆颤心惊。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的釜谷里战斗中,就有这样一把"神号",硬是把英国兵吓跑了。 釜谷里,位于议政府通往汉城的公路上,三面环山,是汉城以北的门户。由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曾被英国女王命名为"猛虎团&...
对于稍知晓抗美援朝战争的人来说,一提起第二次战役中的新兴里战斗,自然会想到其卓越的战绩――它创造了志愿军在一次战斗中全歼美军一个加强团的范例,美军第31团团长及其继任指挥官均被击毙,该团团旗也被志愿军缴获。时至今日,美军第31团团旗仍然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保存着。该旗蓝底黄穗边,呈扁方形,中间嵌着美军第31团的团徽――顶部是一只傲然侧视的小狮,中间是一只右手执橄榄枝、左手执箭的雄鹰,下面是写有...
——这是对博物馆的系列回应,将首次对应挂轴画的垂直模式国际知名的中国艺术家徐冰,将在大英博物馆创作由大英博物馆委托的艺术设置。这个题名为《背后的故事—7》的艺术创作,是徐冰博物馆艺术设置的系列创作之一,此装置由一个体积可观、生动的光箱构成,它给观众的第一感觉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效果。徐冰创作的这件新作品,直接面对一件大英博物馆的藏品——中国...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保存有一份抗美援朝时期的作战标示图,即"志愿军第38军第113师敌后破袭经过标示图"。单纯地看这张左下部已经残破的标示图,人们也许并不能理解其中的一个箭头或一个圈的意义所在,但如果联系到第38军"万岁军"称号的由来,联想到战火弥漫的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人们就不难想象这一个箭头或一个圈所表达出的志愿军官兵的机智与勇敢。 1950年11月底,"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在遭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