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华网贵阳4月5日专电(记者 周芙蓉)古生物专家、贵州省地矿局总工程师王尚彦5日向记者展示了在贵州兴义发现的两个体长仅23毫米-25毫米的贵州龙化石。据称这是迄今世界上最小的贵州龙化石。 记者看到,在一块长230毫米、宽180毫米的石块上,分布着三个贵州龙化石,一个大化石长200毫米,两个小化石分别长23毫 米和25毫米。这两个贵州龙幼体化石呈蜷缩状,整个外形似两个刚从母体分离的卵。 对古生物...
新华网贵阳4月5日专电(记者 李忠将)一件疑似头上长“角”的“新中国龙”化石,近日在贵州省安顺市一家民营博物馆——兴伟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展出。 这具出土于关岭化石群的“新中国龙”化石,全长约760厘米,龙首上出现对称的一对略带弧度的柱状长角。据贵州关岭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处长蔡涛介绍,我国目前还未发现长角的“新中国...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消息:地球上最早的动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根据古生物界之前的研究显示,2004年由南京地质与古生物所陈均远教授发现、已经有5.8亿岁的“小春虫”是最古老动物化石。时隔3年,这一结论要被改写了。以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尹磊明研究员为首的研究小组,在湖北宜昌地区发现了迄今最古老 的动物化石,它的年龄已经达到了6.32亿岁,意味着动物起源的时间又向前推进了5...
在人类考古学领域,骨骼化石一直是科学 家们追寻人类祖先足迹的重要工具,骨骼化石能够告诉我们,远古人类何时开始直立行走、何时学会制造工具。可是,人类的老祖宗何时学会穿衣、说话、思考呢?现在,科学家又引入了一位新“助手”:DNA数据。美国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今年2月最新开放了一个人类起源展厅。在展厅里 DNA数据被置于与化石一样高的研究地位。 通过研究DNA,...
20日,记者从沈阳师范大学了解到,近年来在世界上引起巨大关注的辽西热河生物群又有了新的重大发现,专家发现了一种古老的滑翔蜥蜴化石。同时证明了辽西地区在白垩纪早期可能与我国南方和东南亚一带气候环境较为相似,属于热带丛林性区域;同时也表明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3亿年前蜥蜴会滑翔 命名为赵氏翔龙 这种生活在距今约1.3亿年前的丛林中的蜥蜴应该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新华网南宁3月2日电(吴波)华南农业大学一位教授日前在位于广西梧州市和广东封开县交界附近的古广信县新石器时期遗址上,发现了大量由史前人类栽培的古稻化石。这项发现填补了岭南史前稻作考古的空白。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统一岭南后,在现在的两广交界地设广信县。 古广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现在学术界公认的岭南文化发祥地。后来,以古广信为界,广信以东叫广...
1999年6月中旬,内蒙古临河市公安局与巴盟文体局、文物站密切配合,破获一起倒卖偷运古脊椎动物化石的大案。抓获犯罪嫌疑人卞文军等6人,共缴获古犀牛头骨化石十八具,古象头骨化石一具,古龟化石十二具,以及一批哺乳类动物化石。经自治区文物专家鉴定组对这批化石逐一鉴定,认为这是距今五百余万年前第三纪时期的古代哺乳动物化石,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2001年4月17日,江苏无锡市无业人员施跃媛(女,三十五岁)勾结湖北等地不法分子拟走私恐龙蛋化石,市公安局遂立即组织力量对此开展侦查。6月16日,湖北来人与施等人接头。6月19日,公安干警将正在江阴市长江饭店接头交易的施齐南(男,三十一岁,无业)、张洪山(男,三十八岁,湖北省襄樊市铁路分局职工)等四人抓获,当场缴获恐龙蛋化石一枚。尔后,侦察人员乘胜追击,于6月28日赶赴湖北襄樊,又查获恐龙蛋化石...
一件极其珍贵的中国恐龙窝化石将于3日在美国拍卖。这件出土于中国广东的稀有恐龙窝化石目前由私人收藏,12月3日,美国宝龙伯得富拍卖行将以18至22万美元的价格拍卖此化石。 记者1日连线宝龙伯得富拍卖行,拍卖行媒体和市场总监朱利安·罗普说,如果化石确系非法走私物品,他们会“正确和负责任地”处理此事。 广东出土流落海外20年 即将拍卖这件恐龙窝化石的是一家名为宝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