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Funisia dorothea化石(研究人员认为,其应该是地球第一种进行有性繁殖的动物,这将地球的生物性爱史往前推了约三千万年)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科学家最近在澳洲发现曾存活在距今至少五点七亿年前的新物种化石标本,见证地球第一场动物性爱。这种管状生物称为“弗尼瑟.多萝西”(Funisia dorothea),会成群地将自己固定在砂质浅滩的海床上,当初的栖息地现在已成为澳...
神秘大鸟可能为鸵鸟祖先 据国外媒体报道,法国考古学家日前在距离巴黎不远的地方发掘出了一种极其罕见的远古生物的脊柱化石。据考证,这种古老生物应该是现代鸵鸟的祖先。 通过对这块脊柱化石和同一地层中出土的其他化石进行分析,科学家们证实,这种古老生物生活在距今至少5600万年前的古新世。 科学家们在分析了脊柱化石的尺寸后指出,该生物的身体高度与现代的鸵鸟非常接近,最高可达2.5米左右。 不过,与现...
日本专家日前在英国《古生物学》刊物上发表论文说,2001年在日本石川县发现的化石是一种此前未知的蜥蜴化石,这种蜥蜴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食草蜥蜴。 据介绍,这一属于白垩纪前期(距今约1.3亿年)的化石出土于石川县白山市,包括牙齿、头骨等共11块。科学家推断,这种蜥蜴长25厘米至30厘米。与食肉蜥蜴相比,它们的带锯齿的牙齿更容易磨碎植物。 日本现存的蜥蜴种类中食草蜥蜴不足3%,非常少见。此前,国外研究...
视频截图 黑龙江东宁县一些农民在河边采沙时挖出部分古生物化石,据专家考证,这些古生物化石就是距今几万年前的猛犸象化石。 据东宁县文物管理所宋所长讲,今年11月份,东宁县道河镇一位农民在河中采沙时,突然发现了一些体形很大,质地近似于石头和骨头之间的物体。他怀着好奇的心理,将这些物体拿到东宁县文物管理所。经初步判断,这是一些保存比较完整的古猛犸象的骨骼化石。于是,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和采沙人员继续...
昨日上午,赣州市文物管理局接到章贡区沙河镇华林村村民廖某电话报告,称在该村石壁组一山坡边的水沟里发现恐龙骨头化石。 赣州市博物馆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出专业考古人员前往现场,工作人员经过对现场周围环境的勘察、清理、发掘,从山边水沟里的一块石头中完全剥离开一只哺乳动物骨骼化石。该哺乳动物骨骼化石,长42厘米、宽12厘米,这件骨骼化石已被考古人员带回赣州市博物馆妥善保护、收藏。 据赣州市博物馆副研究员...
昨日,有关专家确定巩义一块“生虫子”的石头是一块蜂巢化石,大约从一亿年前开始,蜂巢里的有机质逐渐被矿物质取代形成化石,世上罕见。 “石头里生虫子,你见过吗?我们这儿就有一块。”昨日,巩义北山口镇水地河村村民白史新拨打记者电话说。在该村薛宝须家,记者见到一块类似折尺形状的石头,直角处清晰可分辨出一个挨一个的圆形洞,每个洞直径3毫米至7毫米。个别洞已被...
去年在浙江东阳出土的恐龙化石近日经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副馆长金幸生、中国地质科学院博士吕君昌、日本福井县恐龙博物馆副馆长东洋一等专家共同鉴定,确定为以前从未发现过的新属新种。 在经过有关程序审定后,这条恐龙可以被命名为“东阳龙”。这意味着如果世界上其他地方发现同种恐龙化石,也都将归入到这个种类。 这具高约5米、长达15米的恐龙化石从2007年9月在浙江东阳城郊胡公山脚下被发...
去年底,灵川一山洞内发现剑齿象化石。近日,村民再次在洞中挖掘出各种化石,给这个神秘山洞再添神秘色彩。 去年12月25日,灵川县海洋乡7位村民到一神秘山洞探险,在一“洞中洞”里,意外发现了许多化石。后经专家鉴定,属更新世晚期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古生物化石,距今3万多年,且化石有火熏迹象,疑是人为。 前不久,7村民再次来到洞中,又一次挖出各种各样的牙齿化石、骨头,以及一些...
美国科学家通过化石研究发现,蝙蝠可能是先会飞后才慢慢发展出利用回声定位追踪猎物的本领。 据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报道,如今的蝙蝠大多都有回声定位的本领,即发出声波,再倾听物体或飞行的昆虫身上反射的回声,从而确定它们的位置。目前世界上1000多种蝙蝠都能回声定位。对于蝙蝠的进化过程,多数专家都赞同它们先会回声定位然后会飞的观点,然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南希·西蒙斯领导的研究小组却提出了...
“魔鬼蛙”与现今青蛙的体型比较 现今世界上大多数青蛙都是以蜗牛、蚊虫等小动物为食。美国和英国科学家根据对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发现的一种巨型青蛙化石的研究发现,这种蛙类却很可能把小恐龙当美餐。它们体型巨大、身披重甲、有着锋利的牙齿,很可能是一种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蛙类。 “魔鬼蛙”与现今青蛙的体型比较 体型巨大能捕食恐龙幼崽 这种巨型青...
“我到这块小山坡上捡石头,却意外发现了恐龙蛋。”前天下午,东阳市巍山中学教师华柯告诉记者。 华柯所说的小山坡位于东阳市望江南路的路口,因为要造房子,当地居民用推土机将山坡推掉。“前几天,我的朋友告诉我,他在这块山坡上发现了黄蜡石,于是我就一直想到那里去看看。”华柯说,前天他在搜寻石头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块大石头上镶嵌着一个圆形的石头,刚开始他觉得奇怪...
4万年前穴居人牙齿化石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称,通过分析一颗4万年前的古穴居人化石,科学家们发现穴居人一直在不停地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外一个地方生活。这是科学家们首次找到穴居人一直不停迁徙的直接证据。 在这个由德国、英国和希腊科学家的合作研究项目中,化人类学家迈克尔-理查德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借助激光技术,从牙釉上收集了一些显微粒子。通过分析牙釉中锶的同位素比,科学家们...
等待复原的“许昌人”头盖骨化石 “这不仅是河南省发现的第一个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更是我国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地层中首次经过科学发掘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对于研究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类起源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填补了我国古人类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缺环,是我国古人类考古的一次令人振奋的重大发现。”——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对于2007年12月17日,河...
剥离出来的“石蛋” 一窝恐龙蛋化石还躺在石块中 17日,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建筑工地的工人惊讶地发现十几枚恐龙蛋化石。目前,赣州市文物部门在密切关注化石出土的动态。 15枚恐龙蛋化石出土 17日10时许,记者到达位于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迎宾大道旁的一个建筑工地。在现场,赣州市文物管理局文物执法科科长曾学勇告诉记者,17日9时许,赣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员...
经过对在东门屿东南面海域出水的一只“青蟹”化石进行鉴定研究,福建省东山县博物馆考古专家14日认为距今约一万年前,在台湾海峡底下的“东山陆桥”上,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充满生命迹象和远古信息的动物化石。 据东山县博物馆副研究员、馆长陈立群介绍,“青蟹”化石,是本县铜陵镇渔民陈滨灿不久前在东门屿东南面海域进行海底流刺作业时捞获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