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挖地种荞麦,居然挖出了珍贵的恐龙化石。这几天,东阳市白云街道接官亭社区白殿小区的居民们都为这一消息而兴奋。前天,经过省自然博物馆专家初步认定,9月1日该小区居民发现的红褐色的“骨头”正是恐龙椎骨化石。 种荞麦发现了“骨头” 李永财是白殿小区老协分会会长,也是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居民。“那天,我正在小区边的‘胡公山’...
数块距今约10亿年的古代藻类化石,被到北京市门头沟山区活动的小学生们无意中发现。经专家初步推断,这几块化石距今已有10亿年。 几天前,到门头沟区王平镇琨樱谷度假村举办暑期夏令营活动的小学生们,意外发现铺设在景区道路上的一些石块,印有不少看似植物的图样。后经专家初步鉴定,孩子们发现的是“白云质灰岩”,是古代化藻类化石,距今已有10亿年之久。这些藻类化石最大的一块长约1米,宽...
3块远古藻类化石近日在门头沟区被发现。经专家初步推断,化石距今已有10亿年之久。 记者了解到,化石的发现非常意外。不久前,到门头沟区王平镇琨樱谷度假村进行暑期夏令营活动的小学生看到,景区道路上的一些大石块上印有不少类似植物叶片的痕迹,于是报告了地质部门。后经地质专家初步鉴定,这3块印有植物印迹的石 块为“白云质灰岩”,是10亿年前的古代浅海地区的珍贵藻类化石。 记者昨...
古生物学和地质考古专家通过大量地质考古工作,最近在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境内发现了硅化木和恐龙化石。 据了解,硅化木化石位于兴和县城关镇南15公里二台子镇长胜夭村0.5公里处。经专家鉴定,化石群处于中生代地层,距今1亿多年。化石群地质剖面清晰,分为两个剖面,一层为由北向南东西冲沟,以硅化木为主,化石叶片脉络清晰。来自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的古生物学和地质考古专家认为,从化石群中的碳化植物和小昆虫来判断,该...
台中县山线小区大学的学员王镇炎从今年2月起陆续在大甲溪石冈乡溪段发现剑齿象臼齿、猛玛象幼象臼齿、剑齿象的象牙化石,22日又发现乳齿象幼齿化石,年代约180至150万年前,经化石学家李天德鉴定,确认为台湾地区首次发现乳齿象化石。 据台湾《中华日报》报道,王镇炎指出,乳齿象幼齿化石的年代为“卓兰层上层”,与猛玛象同一年代,乳齿象是生活在森林中的“林象”...
俄罗斯地质学家近日在乌里扬诺夫地区发现了生活在侏罗纪时代的大型海洋巨鳄骨化石,这些化石目前正在乌里扬诺夫博物馆展出。 一批青年地质学家在考察伏尔加河沿岸古代地质与地貌结构时,偶然发现了一些骨骼碎片。经过鉴定,确认其为大型海洋巨鳄骨化石。地质学副博士弗拉基米尔·叶菲莫夫说,通过对显露出来的足部骨骼长度可以判断,巨鳄骨化石整体长度约为12米—15米,仅一块头骨的长度就超过了2米。 这些骨...
近日,一块重达1.5吨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在奇台县博物馆展出,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化石是今年早些时候在奇台硅化木——恐龙沟国家地质公园内的一个山坡上发现的。发现者最初以为只是一块硅化木,但随着附着岩石的剥离,通过明显的骨骼外形基本可以断定是某种古脊椎动物化石。 8月21日,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博士对拍摄图片的初步判断,这块化石与去年在恐龙沟挖掘出的 “亚洲第一龙&...
此化石为一退休老人在茶店子某工地购得,经专家考证,与龙泉、彭州曾经发现的化石一致 昨(15)日,蒋先生打进本报热线,称“捡到一个远古时代的动物化石”,希望媒体帮忙鉴宝。在成都市茶店子育苗街蒋先生家里,记者见到了这个“动物化石”。石头长约20厘米,重约1千克,形状很像动物肋骨。经专家鉴定确是东方剑齿象化石,据介绍,这在成都市区内还是首次发现。 收集...
近日,在离福建省顺昌县城关3公里,海拔551.7米的合掌岩主峰人工开凿石窟工地上,笔者发现了大量植物化石。这些化石,有的似蕨类,有的似水草,轮廓清晰,形状各异,栩栩如生。 合掌岩石窟始建于2003年,为合掌岩古刹主持筹款所建,窟深百余米,距主峰地表50余米,窟内已掏出千余平方米的空间,目前正在施工中。大量植物化石正是从窟内掏出的岩石中发现的。 据了解,植物化石具有研究当地海陆变迁等考古价值,也...
鱼化石 “这个石头的纹路怎么像鱼鳞一样,不会是鱼化石吧?”16岁的皓皓拿着石头心里嘀咕着。 皓皓是乌鲁木齐市第65中学的学生,平时喜欢收集形态各异的石头。 上周日,他在团结路附近的人行道旁看到一个石头山,从上面掉下来许多大小不一的石头,皓皓挑了几块形状比较特别的捡了起来,仔细一看,发现上面还有黑色纹路,一小块一小块紧密排列,就像鱼鳞一样,他猜想会不会是鱼化石。 记者...
据国外媒体报道,考古学家在匈牙利东北部的布卡布兰尼发现了一个有800万年历史的柏树林,有些部分保存完好,并没有形成化石。 当地的奥托·赫尔曼博物馆考古部门主要负责人塔玛斯·普斯泰负责这个发掘项目,他表示:“有些柏树依然保持着木质地,不仅没有变成煤,还没有被石化。这是一个罕见的发现。”考古学家开展挖掘工作几天后,发现一些神秘的池杉——沼泽柏露了出来,他们...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最新一期出版的《进化与发展》杂志上,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们宣称,他们最近在怀俄明州北部熊牙峰的古生层沉积土中发掘出土了一块具有4亿年历史的腔棘鱼鱼鳍化石,这块化石首次揭示了鱼类的鱼鳍向四肢的进化过程。 美国的科学家称,他们目前已经将这块拥有4亿年历史的鱼化石命名为“休岫恩-阿克托普特瑞克斯”。这在在鱼类考古发现史上尚属首次,它填补了腔棘鱼与四足动物之间...
据德国《世界报》7月31日报道,考古人员日前在德国中部的图林根森林挖掘出具有约2.9亿年历史的古蜥蜴化石。 由德国和美国专家组成的考古队经过14天的挖掘工作获得了这一发现。考古队队长、德国哥达自然博物馆专家托马斯·默滕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化石中的古蜥蜴长约80厘米,目前还不清楚它属于什么品种,只有等挖掘工作完全结束并对其进行分析后才能确认。 据介绍,古蜥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肢爬行动...
不久前南京地质与古生物博物馆经过充分准备,安排了几位古生物专家免费为市民鉴定古生物化石,却意外地遇冷。全天仅有一位市民带上恐龙蛋化石前来鉴定。面对这一尴尬的局面,笔者借《收藏快报》一角谈谈古生物化石的收藏。 古生物化石的收藏,在国外已风行了几百年,而在我国古化石收藏者的人群,仅局限在地矿工作者人群为主。其实收藏古生物化石,是我们认识自己生存的地球,研究地球历史时期中古生物的分类、演化及生态变化...
考古人员在希腊北部发现两个巨型史前象牙化石,这是有史以来科学家发现的块头最大的原始象类动物牙齿。 这两个分别长达4.6米和5米的象牙属于史前动物乳齿象。乳齿象是原始象类动物,外型和长毛象相似,但它们的牙齿比较直,牙齿结构和饮食习惯也和长毛象不同。 除了发现这两个象牙之外,考古人员还发现这只动物的大腿骨和连着牙齿的上下颚骨。考古人员楚卡拉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因为从这些骨头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