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不是影片《恐龙失踪记》,更不是《侏罗纪公园》中的一幕,但是当10月5日一伙窃贼盗窃了位于瑞士考古发掘现场的一个恐龙脚印后,却引起了考古学家们的极度焦虑。 据法新社10月5日报道,该遗址位于瑞士北部古尔特杜区(Courtedoux),这个被盗的恐龙脚印是由一只距今1.52亿年、重大3吨的异龙(Allosaurus)留下的。考古学家哈格队长介绍,这个恐龙脚印大约40厘米宽、70厘米长。 据了解,...
荆州有个熊家冢古墓,是湖北省已发掘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楚国高级贵族墓葬,据说墓的主人这座沉睡了2000多年的古墓自发掘以来备受关注,最近,考古人员在清理一座殉葬墓的时候,发现了一样奇特的东西,让全场的考古人员感到震惊。 考古工作人员对熊家冢墓的65号殉葬墓和72号殉葬墓进行了清理。在65号殉葬墓,考古人员清理出20件精美的文物。 熊家冢考古队李亮:“包括玉璧、玉环、玉璜,还有玉珠...
因安吉县良朋工业园区开发,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今年四月开始对上马山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截止目前为止共发现墓葬四十余座,所有墓葬的时代为西汉早—东汉时期,出土了釉陶器、陶器、铜铁器等四百多件器物,对研究上马山墓地的分期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陕西汉阳陵陪葬坑近日出土了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花生。这20多粒花生出土时和其他粮食的炭化物混合在一起,由于在地下埋藏了2100多年,已经完全炭化,但依然保留了清晰的外形。在中国西汉墓葬中发现花生这还是第一次。有关记载曾说,花生是在明代时由南美洲传入中国。这次发现将中国花生的历史由明代提前到西汉时期,一下子提前了1500多年。
早在7700年前,聪明的史前人类已经知道利用烧荒筑坝的方式,营造适合种植水稻的田地。这是考古学家对我国杭州附近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跨湖桥考古的最新发现。由英国达勒姆大学和我国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学者联合发表的这篇论文刊登在最新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创造跨湖桥史前文化的,是一支行踪神秘的史前人类。论文作者之一、复旦大学文物和博物馆学系教授陈淳这样形容这群祖先:这支人类在迄今约7800年前迁...
近日,滨海路龙口段东羔村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圆满结束,首次发现了五千年前的聚落遗址。 滨海路工程途经龙口市诸由观镇、徐福镇、开发区、黄山馆镇所辖27个村。为配合工程建设,龙口市博物馆与烟台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联合对该路段的诸由观镇东羔村遗址和徐福镇港栾遗址进行重点勘探并取得考古重大收获。发掘出古聚落房址9座,为大汶口文化时期半地穴式居,出土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等;发掘古墓葬9座,其中1座为大汶口时...
台湾海底有四大传说遗迹,分别是澎湖的虎井沉城、东西吉的水下村屋、屏东的佳乐水古城和台东的悬崖边步道。日前,岛内考古学家探索了佳乐水这个消失的古文明和距离现在约1万2000年前的海底古城。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宁静的海面下,距离水面将近20米的地方,阳光照射,珊瑚布满了整片海底,此处就是屏东佳乐水。将近10名岛内考古学家在海下搜索,不放弃任何一个角落,为的就是传说中距今约1万2000年前的佳乐水海...
以色列考古学家23日说,考古学者在耶路撒冷北部发现一座古采石场遗址,建造犹太人第二圣殿的石头就来自那里。 这一采石场遗址位于圣殿山以北大约4公里处。大约两个月前,文物部门专家在对当地一项工程例行核查时发现了这一遗址。 圣殿山是犹太教徒圣地,希律王时期建造的圣殿被称为第二圣殿。考古学家在那里发现了用于建造第二圣殿的石头,还发现了古代工具和希律王时期的钱币,距今约2000年。 “我们...
9月23日下午,一条惊人的消息从夜郎古道合江传出:距县城约一公里的合江镇魏家祠村6社长江边密溪沟码头,当地一修房农户在平整宅基时,挖出了一个汉代古墓群!昨晚7时许,省考古研究院专家急速赶到合江,古墓群发掘工作全面展开。合江县文体局肖局长透露,根据目前的发掘情况,此墓群可能系东汉墓。五号汉墓中,淤泥掩埋了2具陶棺,这在合江出土的大量汉代画像石棺中,并不多见。惊人发现平整宅基地陡然挖出古墓群。 长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和《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并受慈城古县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委托,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近期组队对慈城古镇太阳殿路与东城沿路一带,重点对太阳殿路与东城沿路交界处之慈城老镇小东门所在区域进行正式考古发掘。本次考古发掘项目现已上报浙江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审批,拟发掘总面积约300平方米,发掘协议工期为50个工作日。目前考古工作进展...
昨日,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目前巢湖市凌家滩五度发掘正在积极申报“中国田野考古一等奖”,如果申报成功,将不仅是中国田野考古大奖评选以来,第三个获得此殊荣的考古项目,也将是安徽省唯一一个获得此荣誉的考古工程。 据负责凌家滩发掘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敬国教授介绍,中国田野考古奖是我国考古界最高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这是考古界评选最严格的一个奖项,开评以来曾经有好几届出现一等...
经过四个多月的紧张勘探发掘,牟平区照格庄遗址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昨日,有关部门透露,考古发现,该遗址距今约3600-3900年,是胶东岳石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夏代东夷部落文化的重要一脉,在我国史前文化的分类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照格庄遗址位于牟平城南、照格庄村西,1972年春被发现。1979年冬,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对该遗址进行局部发掘,确定该遗址距今约3600-3900年。因...
昨天,西汉夫妇合葬墓考古又有新发现,首次出现汉代女性用品。在头厢除了发现漆器金箔贴片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在汉代称为漆奁的化妆盒和一个连体的男女木俑。考古人员称,从连体的男女木俑来看,这对夫妻生前两情甚笃。 昨天下午,在主墓室的东北角,考古人员在泥水中依次发现木俑、漆器、陶器等物件。记者看到,一块包有金箔的块状漆器被发现,该金箔颜色呈现鲜亮的金色,上面还有精美的图案。考古人员介绍,西汉时...
自今年6月,金莲山古滇墓群考古工作进入室内整理阶段以来,我市考古工作者在研究中又有新发现——金莲山古滇墓群具有明显的古代百濮族群的文化特征。这一结论如果被证实,扑朔迷离的古滇民族来源之谜将由此找到答案。 经过对澄江县金莲山古滇墓群一年多发掘、整理、研究,考古工作者有了新的发现,有关专家称,滇青铜历史文化可能因此被改写。 9月1日,据考古队队长、市文物管理所所长杨杰介绍,此次金莲山古滇墓群考古发...
中国首次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综合考古研究——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考古项目,迄今已发掘石筑高台1座,石围居住基址4座,墓葬12座,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铜器、铁器、骨器等珍贵文物。 学者认为,东黑沟墓葬中以墓主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和以人牲为代表的土著文化同时共存,反映了当时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与文献记载的匈奴在这里击败月氏的历史相合。 东黑沟(又名石人子沟)遗址位于乌鲁木齐以东约600公里的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