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海I号”昨天出水后,如何确保这艘千年古船日后妥善保存,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据专家表示,保存千年古船,水晶宫内的“水环境”至关重要。 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润林教授为首的十多位专家为此日夜攻关,希望提供一套最科学的“供水”方案。最乐观预计是,明年1月水晶宫“供水”方案最终完善并出台实施。 一年前...
当地文明史提前到了新石器时代 发现新石器时代文物 有望出土大量元代青花瓷 5000年前 川南古人用的是石斧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昨日公布对向家坝库区文物进行的第五次复查成果:在本月该院联合宜宾市博物馆、屏山县文管所展开的行动中获得两项重要成果,修复了川南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古文明史,随之出土的铜斤、半两钱更是直接为研究秦灭巴蜀后的蜀人南迁路线提供了新的物证。 叫化岩遗址 发...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19日宣布,该院在12月联合宜宾市博物馆、屏山县文管所对向家坝库区文物进行的第五次复查中,获得重大考古成果,其中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两处巴蜀墓地的发现尤为重要。 向家坝水库是中国“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之一,淹没区位于四川省屏山县和云南省绥江县及水富县境内,其中库区在屏山县境内长约93公里,面积约120平方公里。 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高大伦院长介绍,...
印第安纳大学提供的残骸水下照片 加勒比海盗传奇人物威廉·基德船长的故事最近得到了新的印证。美国考古人员13日宣布,他们在加勒比海一座小岛附近海域发现了一艘可能是基德船长俘获后遗弃的船只残骸。 沉睡300年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海下考古队13日发表报告说,他们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圣卡塔利娜岛海岸附近水下约3米处发现一艘沉船残骸,它可能是基德船长1699年抛弃的“基达”...
过去的一年里,几乎每周都有重大考古发现,每周都有关于人类历史的新理论发表,从这些中挑出十大最重要发现是件困难之事,尤其此次不只是为报纸挑选头条标题,而是将在未来十几年内都会被业内谈论重视的话题。下面这些就是美国《考古学》杂志挑选出来的2007年重大发现: 1.发现美洲最古老太阳观测站 发现美洲最古老太阳观测站 旅行家们早就注意到,秘鲁沿海山丘上排列的13个塔楼至少建于19世纪,然而去...
为加强我国与东南亚国家考古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经云南省相关部门批准,东南亚考古研究中心近日在云南省昆明市成立。 据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东南亚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杨德聪介绍,目前国内对东南亚考古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相对滞后,资料收集不完整,缺乏组织有力的研究机构。 云南省作为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区,东南亚考古研究中心的成立具有科研创新性和现实可行性的双重意义。 据了解,东南...
丘浚墓考古于12月16日正式结束,考古池回填也即将完工,然而18日上午,就在考古发掘结束之际,丘浚墓园两根原始文物华表被打捞出水。至此,一直困扰人们多年的华表之谜,终于被厘清。 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位工人在丘浚墓前方约一百五十米处的一个长满水葫芦的水塘里,沿着齐胸深的臭水慢慢摸索,终于在水塘中央找到华表。在大型吊车的牵引下,一根长达三米外表基本完好的石华表缓缓吊出水面,同时找到的还有一根被折断的华...
北京时间12月18日消息,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考古学家在约旦一处住宅的围墙附近发现了一袋工具,据说这些工具是史前狩猎采集者在14000多年前留下的。发现的成套工具是同类中最完整、保存最完好的,为我们了解史前狩猎采集者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考察证据。 据墨尔本拉筹伯大学考古项目的一位高级讲师菲利普-爱德华兹博士介绍,这些工具表明袋子的主人拥有在野外获取肉类和可食用植物的装备。爱德华兹表示,这袋工具包...
二层盏托 三层杯 挖掘出11处窑址 出土青瓷文物标本2万多件 瓷器纹饰有力佐证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地位 昨天,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该所所长褚晓波激动地发布了一个消息:在东钱湖郭童岙经过7个月的考古挖掘,共发现8处龙窑和3处馒头窑遗址,出土各类文物标本2万多件。这些瓷器上的纹饰说明大多瓷器是用来出口的。 继上林湖之后,东钱湖郭童岙窑址再...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考古发掘后,丘浚幕园昨日开始回填 12月16日,记者从丘浚墓考古现场获悉,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考古发掘,丘浚墓考古发掘活动宣告结束,考古现场将按原貌填充恢复原样。 据海南省文物考古所的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考古发掘最大亮点就是发掘出丘浚墓始建时的享亭(祭拜亭)遗址,为日后的重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丘浚墓的看守者丘秋明告诉记者,“文革”初,丘浚墓曾被破坏。因墓...
鸡笼山一号石室甬道 考古工作者向人们展示从鸡笼山一号石室中挖出的文物 鸡笼山石室土墩抢救性考古挖掘已进行了一个半月,目前仍在发掘清理中。昨天,苏州博物馆与苏州高新区教育文体局合作组成的鸡笼山考古队相关成员召开媒体见面会,通报了现阶段考古发现:可基本判断D1号石室土墩为春秋时期的贵族大墓,虽然墓主身份难以判断,但猜测其王位不会比真山大墓墓主吴王低。 苏州博物馆考古部主任丁金龙介绍,这...
良渚古城南城墙遗址 良渚古城西城墙遗址 良渚古城北城墙遗址正在挖掘中 在余杭民间流传长达一年半之久的良渚遗址有着惊人发现的传言,终于得到官方证实。昨天,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对外公布,在良渚遗址莫角山四周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完整的古城墙基址,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古城址,堪称“中华第一城”。专家称,这一重...
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的古城 权威专家称为“中华第一城”,是堪比殷墟的重大发现 良渚古城北城墙遗址正在挖掘中 良渚古城文物 昨天,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向外界公布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经过18个月的努力,良渚文化考古勘探工作获得重大成果,在莫角山四周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完整的古城墙基址,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据了解,良渚古城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
鸡笼山一号石室甬道 考古工作者向人们展示从鸡笼山一号石室中挖出的文物 一号石室出土的弯月形玉饰件 一号石室出土的玉瑗 一号石室出土的瓷碗等文物。记者 濮建明 摄 一号石室外景。 目前仍在发掘清理中,虽然墓主身份难以判断,但猜测其王位不会比真山大墓墓主吴王低 鸡笼山石室土墩抢救性考古挖掘已进行了一个半月,目前仍在发掘清理中。昨天,苏...
广西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何村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最近,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何村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文化遗物,尤其是出土的双肩蚌器和折肩陶器,这在广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中较为罕见。专家初步判断,何村遗址距今6000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目前,考古发掘正在进行当中。 据介绍,何村遗址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