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07年9月21日至10月31日,高安文物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会同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该市华林周岭古代造纸作坊遗址进行了调查考古发掘工作。经发掘,发现了宋代至明代时期的水碓9处、沤竹麻坑10多处、槽房10多处等造纸作坊遗迹,出土了宋代至明代时期的青白瓷、青瓷、青花瓷、黑釉瓷、白釉瓷等几百件瓷器,还出土了宋代铜钱、元代铜镜、铜盂、元代石砚、明代烛台等大批文物。此次发掘,证明华林周岭造纸始于宋代,历经元...
11月9日,浙江省文物局鲍贤伦局长在良渚遗址管委会张炳火主任、吴立炜副主任的陪同下,考察良渚遗址考古工作,并看望了长期坚守考古发掘一线岗位的业务人员。 鲍贤伦局长听取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工作站站长刘斌研究员的工作情况汇报,仔细询问了考古工作的进展和成果,实地踏勘莫角山四周城墙遗迹的分布情况。鲍贤伦局长充分肯定了考古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希望考古人员继续保持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我省的文化...
几乎被人遗忘的深山碑记成了丘陵眼中难得的史志资料。 乐昌北部山区古庙内神像的普遍造型——分别为高桂英、李闯王、宋献策和李太子。(由左及右,由上至下) 公元1645年,闯王李自成兵败南撤后神秘地从历史的视野中消失了。400多年来,关于闯王下落之谜一直众说纷纭。虽然目前学术界较多人赞同闯王“九宫山兵败被杀说”、“夹山寺禅隐说”两种猜测,但史学界...
记者昨日从有关方面获悉:素有我国考古界最高奖项之称的2006~2007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近日揭晓。新郑唐户与鹤壁刘庄、荥阳关帝庙三处遗址榜上有名,同时荣获三等奖。 田野考古奖评选从1993年开始,每两年一次,被誉为考古界最严格的评选,不仅要求参选项目本身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要求整个发掘过程必须科学严谨,所发掘的出土文物和重要遗迹具有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次评选,全国共有42个考古项目参选,最...
古老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合浦港的发掘引起国内外考古界的强烈关注,尤其是国内著名高校开始将古合浦港作为考古专业实习的首选。10月28日,在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春明教授率领下,2005级考古专业师生共18人来到合浦实习。这是合浦继1975年中山大学考古专业师生实习以来,迎来的又一次全国重点高校的实习发掘。 汉代,合浦以其毗邻东南亚的独特沿海位置,发展最为抢眼。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就在合浦开辟一条通...
受突变恶劣天气的影响,中国水下考古队对平潭大练海域的古沉船挖掘工作无法全面展开。据悉,目前考古队员发现沉船的遗址范围很大,专家分析可能是该船触礁沉没时,船员自己抛掷下的。 受恶劣天气影响,昨日沉船周围海域水流变得湍急,水质浑浊,能见度极低,加上沉船周围暗礁众多,考古队员无法下海继续工作。目前他们正紧张地测试相关器械,等待天气转好,再展开挖掘。 据介绍,经过前几天的下水勘查,考古队员发现,沉船的...
“它的发现让我们兴奋不已!”昨日,谈起刚刚在炉堆子窑址发现的一座罕见窑址,重庆市考古所考古队员朱寒冰显得格外高兴。经过考古专家的仔细研究和分析,这座窑址很有可能成为近年来现身山城的首座稀有龙窑。 炉堆子窑址位于合川市盐井镇,是我市目前发掘规模最大的一个窑址,今年8月份曾在此出土了大量宋元时期的陶器和陶片。此次发现的窑址长约10米,宽约1.2米,修建年代为宋元时期,它的发现...
10月30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受务川洪渡河石垭子电站建设影响,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于近日展开对务川县大坪汉墓群的抢救性发掘。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助理李飞介绍,务川县大坪镇汉墓群的发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地人在修建一条乡村公路时发现了汉代墓葬和随葬品。后来,村民们又陆续在田地里挖出过青铜器。1982年,务川县大坪镇汉墓群被正式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因为耕地破坏,省...
近日,后太平古遗址群考古发掘结束。 后太平遗址群分布在吉林省双辽市境内东辽河右岸上的大小不等的沙丘漫岗二级台地上。包括王奔镇东风村的东岗子遗址,东明镇后太平村的后太平遗址和后太平墓地,后太平村的盘山坨子遗址,七棵村的七棵遗址,前太平村的孤家子遗址,柳条乡农阁村的西山湾子遗址,白牛村的白牛墓地,新立乡大金山村的大金山遗址等。从东北向西南方向绵延三十多公里,分布地域广阔,文化内容丰富,有新石器时代,...
10月11日,位于定襄和五台两县境内的忻阜高速公路文物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取得重要收获,出土了众多极有价值的汉唐文物。 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忻州市文物管理处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定襄县河边镇滹沱河二级台地青石遗址发掘清理了2000多平方米范围内的古人类遗址,发现了从早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到夏、东周、汉代的多层叠压文化层,发掘出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贝饰等器物。同时还发掘出3处保存完好的古人类烧制陶器...
静候千年的唐宋摩崖石刻、留下深深骡马蹄窝的湘粤古道、身为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大冠堡遗址……随着首期“湖南文物发现之旅”满载而归,三处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今日也向世人揭开了神秘面纱。 在南岳衡山发现的“摩崖石刻”刻在高约三米、宽近六米的天然花岗岩上,共有三方不同字迹的刻文。其中最大的一方碑刻占据了石面将近三分之二的面积,首句刻有...
以色列政府14号宣布,将重启在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脚下进行的考古挖掘工作,此举立即遭到巴勒斯坦方面的猛烈抨击。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巴以和谈正处于微妙时期,如果双方在敏感问题上再次发生冲突,可能将带来严重后果。 以色列内阁部长埃德里14号表示,在调整过施工方案后,以方决定重启圣殿山脚下的考古挖掘工作。埃德里称所有工程都将在古迹保护专家的监督下进行,不会对圣殿山造成任何破坏。 巴勒斯坦方面对此反应激烈...
素有我国考古界最高奖项之称的2006~2007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10月10日揭晓。我省鹤壁刘庄、荥阳关帝庙、新郑唐户三处遗址榜上有名,同时荣获三等奖。 田野考古奖评选从1993年开始,每两年一次,被誉为考古界最严格的评选,不仅要求参选项目本身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要求整个发掘过程必须科学严谨,所发掘的出土文物和重要遗迹具有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次评选,全国共有42个考古项目参选,最终评选...
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市古陶瓷研究所联合进行的对景德镇明代外贸瓷窑址的考古活动,于9月29日在景市北郊观音阁附近的古窑遗址开始了发掘。 据参与本次考古发掘的北大权奎山教授、景市陶瓷考古所江建新副所长介绍,这次考古由著名的古陶瓷专家刘新园先生领队,北大和省考古所都派出了著名专家参与考古发掘;这次发掘的古窑遗址堆积物,系明朝中晚期到清代初期的民窑堆积物。 据相关文献记载和...
记者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博物馆采访获悉,随着赤峰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系列的发现,这一地区已被中外专家确认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据赤峰市博物馆馆长刘冰介绍,截至目前,在赤峰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系列其年代排序为:距今约9000年前的小河西文化、8000多年前的兴隆洼文化、7000多年前的赵宝沟文化、上限早于红山文化的富河文化、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4000多年前的小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