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菱形镶器《荷塘情趣》 青花瓷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起始于唐宋,成熟于元代。制作时,用氧化钴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高温一次烧成,所成效果蓝白相映,晶莹明快,怡然成趣。青花分水画法发端于明朝成化年间,于天启、崇祯时期获得较大发展,至康熙中期成熟。 釉料与青花 每个时代青花瓷的用料都有不同特点。比如明早期永乐、宣德年间以苏尼勃青料烧制的瓷器,发色浓艳,浓黑处带“铁锈斑”...
明嘉靖青花五彩鱼藻纹盖罐 通高46厘米。盖为天盖地式,宝珠形钮。通体以青花、枣红、娇绿、蜜黄等釉彩合谐搭配五彩鱼藻图,展现出鱼水相融的自然风景,显得生机勃勃。器辅以变形覆莲瓣纹、蕉叶纹、璎珞纹、八宝纹等装饰,外底青花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此罐1955年于北京东郊出土,形体硕大,构图饱满,画法古拙,色彩明艳,富丽堂皇,为嘉靖五彩瓷中难得的精品。 嘉靖五彩瓷素负盛名,有“百...
青花五彩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彩绘瓷品种之一,由宋金红绿彩瓷发展而来。青花五彩为宣德时期创烧,嘉靖、万历时期盛行,到清康熙时期,五彩瓷器的烧造达到顶峰。青花五彩是在已高温烧成的青花瓷器上,用釉下青花与多种金属为着色剂的釉上彩料绘制图案花纹,再经低温烘烤而成,青花只作为图案纹饰的一部分,五彩为多彩之一。 最早的明宣德青花五彩瓷器收藏于西藏萨迦寺,共3件。两件为宣德青花五彩云龙鸳鸯莲花藏文碗,另一件...
1、元青花的窖藏现象 到目前为止,国内馆藏元青花共计156件,其中窖藏发掘90件,约占总数57.7%。而在90件窖藏元青花当中,1965年河北保定窖藏发现6件;1972年北京元大都建筑遗址窖藏发现10件;1982年江苏丹徒县窖藏发现6件;1982年江西高安县窖藏发现19件;1984年内蒙古赤峰县窖藏发现5件;1986年江西萍乡市窖藏发现9件;2000年安徽繁昌县窖藏发现14件;2001年内...
国内馆藏元青花的发掘、征集和珍藏是从1959年至2005年的46年间陆续完成的,按10年左右为一个阶段,可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如下: 1959-1968年:12件,占7.7%;1969-1979年:31件,占19.9%;1980-1990年:72件,占46.2%;1991-2005年:41件,占26.2%。 由以上数据可知: 1、按元青花来源时间的数量排序为:1980年...
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瓷器都具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风格又首先表现在造型和纹饰上。从馆藏元青花的造型和纹饰风格看,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如下: 大盘16件,占10.3%;玉壶春瓶9件,占5.8%;梅瓶19件,占12.2%;大碗6件,占3.8%;大罐12件,占7.7%;八棱梅瓶2件,占1.3%;执壶2件,占1.3%;楼阁瓷仓1件,占0.6%;钵1件,占0.6%;高足碗5件,占3.2%;花觚4件,占2....
根据元青花发掘、征集和珍藏地区不同,国内馆藏元青花分布在以下区域,如下: 北京23件,占14.7%;江苏16件,占10.3%;河北9件,占5.8%;山西2件,占1.3%;湖南5件,占3.2%;江西48件,占30.8%;天津1件,占0.64%;新疆2件,占1.3%;浙江4件,占2.6%;广东5件,占3.2%;上海2件,占1.3%;内蒙古18件,占11.5%;安徽17件,占10.9%;四川3件...
根据元青花来源方式不同,分为墓葬出土、窖藏发掘、民间征集和元代建筑遗址发掘四类,具体如下: 1、馆藏元青花来源的数量排序为:窖藏发掘90件,占57.7%;民间征集29件,占18.6%;墓葬出土23件,占14.7%;元代建筑遗址发掘14件,占9%。 2、窖藏发掘、墓葬出土和元代建筑遗迹发掘元青花数量之和为127件,占81.4%。这表明国内馆藏元青花大多数来自地下出土。 3、在...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
青花瓷是瓷器大家庭中的一个品种。所谓“青花”,青者,乃青色之意,而花者,则为花纹。这些瓷器或单色,或三彩,品种繁多,釉色丰富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中,汇聚着千姿百态的陶瓷器,而其中的瓷器更是“独领风骚千百年”。这些瓷器或单色,或三彩,品种繁多,釉色丰富。特别是傲立于世界陶瓷艺术之林的青花瓷,更以其独特的风韵受到人们的青睐。 回眸历史青花瓷是瓷器大家庭中的一个品种。所谓“青花”,青...
1月30日,记者获悉,世界上第一家以元青花命名的博物馆在高安基本建设完毕,预计今年4月正式开馆。届时,35年前在高安出土、惊艳世界的19件国宝级元青花,将与世人见面。 世界首座元青花博物馆落户高安 高安元青花博物馆是获得省文化厅批准及国家文化部备案、以元青花命名的博物馆。这不仅是我国第一家以元青花命名的专题博物馆,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那它为何会落户江西高安呢? 中国古陶...
图中这件清代青花瓷熨斗(见图),通高16厘米,长23厘米,宽12厘米;主体呈舟船形,上接注水口,上旁有手柄,全身布满青花纹饰,周边饰以回纹;通体施白釉,以当地平等青料手绘花卉纹饰;全器清新亮丽、光滑平整,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在2012年9月23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一槌定音”栏目中,经有关专家鉴定,确认这是一件清代中期景德镇生产的民窑精品。 这件古气盎然的生活用品,造型奇特、釉色肥润、...
中国青花瓷的发展历经唐代的萌芽、宋朝的沉寂、元代的横空出世、明清的繁荣。康熙青花,称得上是青花瓷最后一座美丽的山峰。 康熙时期,政局已趋稳定,社会经济逐渐恢复,以青花瓷为主流的制瓷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陶雅》记载:“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之浓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此时的青花瓷器,官民窑界限已没有前朝那么严格。胎土淘炼精细,质白缜密,坚硬纯净,分量较...
青花折枝牡丹碗,个旧王林寨小满坡出土。通高7厘米,口径15.2厘米,底径6.7厘米。圆唇,直口,斜直腹,平底,外底心有乳突。外壁饰云涡纹,下接勾云纹;内口沿饰一周花草纹,碗内底绘折枝牡丹纹。外壁施釉不及底,釉色青中略黄,青花蓝中发黑。元明时期建水窑青花折枝牡丹纹样均采用勾勒填涂的方法,线条纤细柔美,构图雅致。普遍绘在碗、盘的内心及瓶、罐的器身,一般一朵花数片叶,仿佛迎风抖动,充满动感,叶子一笔点划...
青花山水人物花卉纹大碗,云南省博物馆藏品。高22.6厘米,口径14.4厘米。敞口,深腹。胎为瓦灰色,釉色白中泛青灰,通体青花装饰,青花艳蓝中有黑斑。碗外壁绘缠枝白边莲纹,花叶呈葫芦形,靠圈足部分绘仰莲。内壁口沿处绘雷云纹,下接折枝石榴、桃等花果纹。碗内心绘山水人物纹,一高士闲坐水边松干下,逸然自得。绘画手法简朴粗犷,布局合理,远山、近水与人物相互照应,相得益彰。敞口深腹碗是建水窑中数量最多、最典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