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南宋杭州从正月初一开始,公私房租减免3天。4月上旬,皇帝坐车到景灵宫,举行孟夏礼,要求沿路的公私房减免3天房租,租客沾了皇帝的喜气。举凡大型祭祀、祈祷、恩典、考试放榜等,皇帝一高兴,就可能减免公私房租3——15天。因为减免频繁,周密在《武林旧事》里夸耀,那些租客,几乎是白住房子了,幸福指数非常高。 北宋熙宁十年,开封的公租房,每间月租170文。18年后,哲宗绍圣二年,...
12月3日,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韩城市“徐村司马迁祭祀”作为祭祖习俗进入名录。 韩城是中华史圣司马迁故里,司马迁后裔居住的徐村地处偏僻的西部山区。相传,司马迁因李陵一案被削职后而入狱。先判死刑,后改判宫刑(阉割)。消息传出后, 司马家族怕株连九族,决定改姓和迁居。长门在“马”字旁加两点,改姓“冯”;次门在“司”字旁加一竖,改姓“同”,逃往荒无人烟的巍山老牛坡...
从双墩遗址二次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目前出土的遗物非常丰富,11月16日上午,又有一批陶片、兽骨新鲜出炉,其中陶片上的刻划符号有网状、三角形等。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双墩考古发掘执行领队张东告诉记者,已经发现了和祭祀相关的遗迹,但是目前还没有提取遗物。 新发现,文物十分丰富 双墩遗址距今已有7300多年历史,遗址面积二三万平方米,上世纪90年代进行过一次发掘,是蚌埠地区乃至淮河中...
龙文禁及其配套器物一共6件 出土于石鼓山西周贵族墓的龙纹簋 出土于石鼓山西周贵族墓的凤鸟纹簋 青铜“牺尊”是石鼓山西周墓最受关注的出土器物。 “周野鹿鸣——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青铜器展”昨日正式在上海博物馆与观众见面。此次展览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文物旅游局和上海博物馆主办,它同时也是第十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陕西文化周”的重要活动之一。 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在今...
近期,我省考古人员在宝鸡发现一处秦汉时期的祭祀建筑遗址,令考古专家惊喜的是,其建筑材料上出现的一些陶文,与在秦始皇陵陵园内发现的相似,有的还一样。专家推断,该遗址建材烧制,可能来自秦陵工匠之手。今年10月,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南湾村村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大量古代建筑遗物,秦始皇陵博物院与陈仓区博物馆联合组队对该地进行考古调查。据专家介绍,此次调查共发现廊道、便道、夯墙各两段,夯土台基一处,以及包括...
近期,我省考古人员在宝鸡发现一处秦汉时期的祭祀建筑遗址,令考古专家惊喜的是,其建筑材料上出现的一些陶文,与在秦始皇陵陵园内发现的相似,有的还一样。专家推断,该遗址建材烧制,可能来自秦陵工匠之手。今年10月,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南湾村村民在平整 土地时,发现了大量古代建筑遗物,秦始皇陵博物院与陈仓区博物馆联合组队对该地进行考古调查。据专家介绍,此次调查共发现廊道、便道、夯墙各两段,夯土台基一处...
宝马城遗址建筑西北角础石,直径近一米。 记者从吉林省文物局获悉,最新考古发现证实,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镇附近一处丘陵南坡上的宝马城遗址,为金代皇家祭祀长白山的神庙。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皇家祭祀长白山的神庙遗址。 此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宝马城为唐代东北地方政权“渤海国”朝贡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有学者认为是渤海国中京显德府下辖的兴州。 宝马城遗址现存城墙周长约465米,城内中部...
记者从吉林省文物局获悉,最新考古发现证实,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镇附近一处丘陵南坡上的宝马城遗址,为金代皇家祭祀长白山的神庙。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皇家祭祀长白山的神庙遗址。 宝马城遗址现存城墙周长约465米,城内中部由南向北顺次排列有三个土台,考古人员判定为大型建筑基址;城内外散落有大量砖瓦残片,础石等建筑构件以及陶片、瓷片等遗物。前期考古试掘结果表明,该城遗址为宋代统治我国北方的女真...
记者从吉林省文物局获悉,最新考古发现证实,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镇附近一处丘陵南坡上的宝马城遗址,为金代皇家祭祀长白山的神庙。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皇家祭祀长白山的神庙遗址。 宝马城遗址现存城墙周长约465米,城内中部由南向北顺次排列有三个土台,考古人员判定为大型建筑基址;城内外散落有大量砖瓦残片,础石等建筑构件以及陶片、瓷片等遗物。前期考古试掘结果表明,该城遗址为宋代统治我国北方的女真族完颜...
最新考古发现证实,位于东北吉林长白山脚下的“宝马城”是800多年前金代皇家祭祀长白山的神庙,这是中国发现迄今最早的皇家祭祀长白山的神庙遗址。 考古专家认为,这一成果是中国金代考古的重大发现,为研究宋金时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与金代建筑风格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对探索金代礼仪制度以及古代北方山祭与中原皇家山祭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宝马城遗址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镇附近的一处丘陵南坡...
日前,宁夏彭阳县白阳镇出土了一件玉琮,其出土地点为打石沟新石器时代遗址。彭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杨宁国介绍,这件玉琮属于青玉,高7.7厘米,宽8厘米,内圆外方,两面穿孔,是难得一见的玉器精品。 为配合青石嘴至彭阳一级公路的修建,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彭阳县文物管理所对距今已有4000年历史的打石沟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发掘出保存较为完整的袋状窖穴、半地穴和夯土墙体房址30多处,出土...
一个大石铲制作精美,长约40厘米。资料图片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近期对位于广西隆安县乔建镇的大龙潭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石铲和迄今广西最大最完整的石铲祭祀遗存场。 记者在一处约60平方米的探方里看到,石铲林立,特别密集。“仅这个探方就出土了70多个保存完整的石铲。”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谢广维说,目前发掘出完整的石铲近百个,较大的石铲碎片数百片。...
长宽不足5厘米的微型石铲。(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长4.5厘米,宽2.2厘米,这样罕见的微型石铲,形态完整,通体光滑,呈束腰状,小巧得像一枚吊坠。6月17日,在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最近一次对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大龙潭考古遗址的抢救性发掘中,一批有规律放置的石铲出土,这种微型石铲也在其中。 该遗址目前已挖掘了3600平方米。在挖掘现场记者看到,在一处约60平方米的探方范围内密集分布...
广西发现目前最大的石铲祭祀遗存,其出土的微型石铲像吊坠 做个石铲来佩戴?古人有那么前卫吗 长宽不足5厘米的微型石铲。(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长4.5厘米,宽2.2厘米,这样罕见的微型石铲,形态完整,通体光滑,呈束腰状,小巧得像一枚吊坠。6月17日,在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最近一次对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大龙潭考古遗址的抢救性发掘中,一批有规律放置的石铲出土,这种微型石铲也在其中。 该遗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