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类似北京天坛的北魏皇家祭祀遗存近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北大青山山麓发掘完成。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认为,这样距今大约1500年的遗存极为少见。 该遗址位于大青山蜈蚣坝坝顶海拔1662米的山脊之上,周围山势平坦。远望如一个圆形大土包,为一个高大的土筑圆形台基,周缘环绕有土筑垣墙。台基底径东西约35米,南北约36米,高约5米;基顶中部下凹,东南部留有1米宽的缺口似门迹。台基周围发现有陶片、瓷片和残砖...
“目前能够保留下来的或考古发掘出土的北魏皇家祭祀遗存,是极为少见的。内蒙古考古专家日前初步认定,呼和浩特市蜈蚣坝坝顶圜丘遗址为北魏皇家祭祀遗存。”10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组负责人张文平博士在接受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坝顶圜丘遗址如一个圆形大土包 张文平介绍,该遗址远望如一个圆形大土包,为一个高大的土筑圆形台基,周缘环绕有土筑垣墙。台基底径东西约35...
昨日,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广州木雕神楼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再次展出(见图,郑迅 摄),这离上次展出已有半个世纪。这座金光闪闪的木雕神楼将持续展至2016年6月28日,向观众述说经历百年的故事。 今年10月,该馆在文物仓库中整理出一批木构件,这批木构件包括木框架若干、带彩绘的木板10余块、带金漆木雕的屏门12扇和长约4.2米的长条形木箱子8个。屏门上的金漆木雕非常精美,保存完好。木板上的彩绘内容为人...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第一期考古研究工作于26日结束。经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正式确认,石家河印信台遗址为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规模最大的祭祀场所。 石家河遗址群占地8平方公里,遗址古城面积约1.2平方公里,在距今4300年左右达到鼎盛时期,是长江中游面积最大、等级最高、延续时间最长的史前聚落。 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印信台遗址进行了发掘,在1.4万平方...
历时一年的湖北天门石家河印信台遗址第一期考古研究圆满结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正式公布,印信台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规模最大的祭祀场所,有助于还原中国史前最鼎盛的祭祀文化面貌。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面积最大、等级最高、延续时间最长的史前聚落。整个遗址群占地8平方公里,遗址古城面积约1.2平方公里,距今4300年左右达到鼎盛时期。印信台遗址位于石家河古城的西边,与石家河西城...
在2014年考古发掘基础上,考古工作者今年对吉林宝马城遗址进行深入发掘,发现了能够证明该遗址为金代皇家祭祀长白山神庙的新证据,进一步印证了此前的推断。 宝马城遗址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长白山主峰以北约50公里处。此前的发掘结果表明,宝马城的始建年代和主体使用年代均为金代。记者在宝马城遗址看到,遗址内建筑中轴线南向正对天池瀑布豁口,天气晴好时,肉眼便可眺望长白山主峰。据介绍,这与《金史》、《...
陕西省考古专家邢福来27日向中新社记者透露,考古人员在榆林市统万城遗址外,发掘清理出两处大型夯土台遗迹,依其位置和形制判断,夯土台或为1600多年前建立夏国的匈奴人的祭祀场所。此系中国首次发现匈奴人祭祀建筑遗址。 统万城位于陕西靖边县城北红墩界乡白城子村,是大夏国的都城遗址,建城者为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匈奴族后裔——赫连勃勃。它始建于413年,役使10万劳力,历时7年建成。城墙用一种特殊的灰白土筑就...
1600年前匈奴人的祭祀场所规模会有多大,祭祀礼仪与汉人的又有什么联系?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统万城遗址考古队获悉,日前考古专家在我省榆林靖边统万城遗址发掘出土两处大型的夯土台遗迹,很可能是1600年前,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的祭祀场所。 南部夯土台遗迹由3座夯土台组成 据省考古研究院统万城遗址考古队队长邢福来介绍,新近发掘出土的两处大型夯土台遗迹中,一处位于统万城外南面3公里左右。这...
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大成殿前的头门,只在9月28日打开,因为这一天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今年是孔子诞辰2566周年。9月28日,南孔家庙举办祭孔典礼,今年南宗祭孔的主题为“凡人善举、共创和谐”,来自16个国家的孔子学院院长参加典礼。 上午9时,礼乐响起,祭孔典礼正式开始。主祭人是衢州市长杜世源。陪祭人是孔子75世嫡长孙孔祥楷,现为孔氏南宗的代表人物。 典礼时间大约持续40分钟,分礼启、献礼、颂礼、礼成...
作为民族始祖的黄帝起于何时? 拜祭黄帝究竟应该在陕西还是在河南?这一争议最近爆红网络,使得人们重新关注“拜祭黄帝”这个话题。其实,拜祭黄帝,自古有之。历史上的大一统政权中,不独汉族政权公祭黄帝,少数民族政权也从不缺席这一活动,其中清代尤甚。清代一方面承前朝之制,设黄帝神像于帝王庙中,皇帝多次亲临致祭;另一方面常派专员致祭黄帝陵寝,规格隆重,一般是三年一次,若遇特殊事由,随时致祭。 那么问题来了...
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近一年的抢救性发掘,山西侯马虒祁遗址共清理祭祀坑822座,墓葬37座,其中西汉墓6座、东汉墓2座、北魏墓4座、宋金墓25座,出土了陶器、瓷器、铜器等祭祀品和随葬品。 虒祁遗址位于山西省侯马市高村乡虒祁村西北约1.5公里,遗址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800米,由夯土建筑、墓地、祭祀遗址三部分组成。该遗址之前进行过八次大规模考古发掘。2014年9月起,为配合基本建...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经过一年的抢救性发掘,在侯马虒祁遗址内的祭祀坑和墓葬区内共清理祭祀坑822座,出土玉器400余件,发现汉至宋元墓葬37座,出土器物主要有陶器、瓷器、铜器、漆器、铁器等。 虒祁遗址位于侯马市高村乡虒祁村西北约1.5公里,遗址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800米。从东至西由夯土建筑、墓地、祭祀遗址三部分组成。此前曾对该遗址进行过八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清理古墓葬2000余座,祭祀坑30...
考古工作者经过一年时间,在山西虒祁遗址发掘出祭祀坑822座,玉器400余件,汉代至宋元时期的墓葬37座。与以往不同,此次考古工作依托科技手段获取资料,为研究晋都规制和宗教礼仪制度提供了新资料。 记者5日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在此次考古发掘工作中,工作人员运用无人机进行超低空拍摄,以开阔视角揭示了遗存的整体面貌。运用计算机根据拍摄的数字影像制作拍摄区域的三维模型,并对祭祀坑内的动物骨架进行鉴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