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出土的玉器 山西省考古所供图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经过一年的抢救性发掘,在侯马虒祁遗址内的祭祀坑和墓葬区内共清理祭祀坑822座,出土玉器400余件,发现汉至宋元墓葬37座,出土器物主要有陶器、瓷器、铜器、漆器、铁器等。 虒祁遗址位于侯马市高村乡虒祁村西北约1.5公里,遗址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800米。从东至西由夯土建筑、墓地、祭祀遗址三部分组成。此前曾对该遗址进行过八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清...
出土的玉器。(省考古所供图) 8月4日,省考古研究所对外公布,为配合基本建设,该所利用一年时间对侯马虒祁遗址内的祭祀坑和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祭祀坑822座,出土玉器400余件;发现汉至宋元墓葬37座。 虒祁遗址位于侯马市高村乡虒祁村西北约1.5公里,遗址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800米。从东至西由夯土建筑、墓地、祭祀遗址三部分组成。自1996年8月至2012年8月曾先后对该遗址...
图为人们正排队进入别力古台祭祀大殿。赵海龙摄 图为各个苏木为祭祀仪式准备的整羊。赵海龙摄 20日上午,一场传统蒙古族祭祀仪式在内蒙古阿巴嘎旗进行,当地牧民身着漂亮的蒙古袍,按苏木(蒙古语,乡镇)排成纵队,队伍最前面立着本苏木标识,用大木盘盛着祭祀用的整羊。大家偶有小声交谈,静候仪式开始。 当日的祭祀仪式时间并不长,不到一个小时。但这确是蒙古族传承了数百年的习俗。 “别力古台是成吉思汗的...
记者14日从含山县文旅投公司获悉,凌家滩墓葬祭祀区展示工程正式启动。 据介绍,凌家滩墓葬祭祀区展示工程位于凌家滩遗址核心区,为凌家滩4个国家文物保护项目之一,占地面积23亩,总投资1200万元,由国家文物局下拨专项资金。该项目主要是对凌家滩遗址墓葬祭祀区已经考古发掘的68座墓葬、1处祭坛等进行覆土地面模拟展示和指示性展示,其中5座墓葬进行精品覆罩式展示。 目前,含山县文旅投公司已经精心完成施工...
凌家滩墓葬祭祀区展示工程位于凌家滩遗址核心区,为凌家滩4个国家文物保护项目之一,占地面积23亩,总投资1200万元,由国家文物局下拨专项资金。该项目主要是对凌家滩遗址墓葬祭祀区已经考古发掘的68座墓葬、1处祭坛等进行覆土地面模拟展示和指示性展示,其中5座墓葬进行精品覆罩式展示。 目前,县文旅投公司已经精心完成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并于6月19日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北京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为施工中标单位...
今天是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暑”。它的到来,意味夏季高温天气即将开始。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炎热气候,同时表示对最早一轮谷物收获的感恩,中国社会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食新”、“祭祀五谷大神”等习俗。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说,在这一天,人们会品尝最新收获的粮食,并举行一系列重要的祭祀仪式,表示对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 习俗:古时有“食新”习俗 举行隆重祭祀仪式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摘要】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多年来,随着红山文化遗址的发掘和大量考古材料的不断出现,红山文化备受学术界关注。红山文化的祭祀活动在中国史前文化中晚期最具典型性,以祭祀天地为核心内容,同时也包括图腾崇拜、生殖女神崇拜等诸多方面。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研究表明,在红山文化的祭祀活动中,祭祀礼制已经初具规模,...
讲解员向小学生们介绍了清明节由来及其意义。 小学生动手制作古代祭祀用具。 4月2日上午,来自呼和浩特新华小学的小学生们用淘泥制作了古代祭祀用具。这是内蒙古博物院举的清明节主题活动之一——“清明•印象”。 据悉,本次活动内容分为“解清明礼俗”、“制祭祀古韵”两部分。活动中,讲解员向小学生们介绍了清明节由来及其意义,并结合展厅文物讲述了古人的祭祀活动过程及祭祀用具。孩子们在了解这...
三道海子石堆遗址的鹿石。鹿石是指一些琢平的四面体的或圆形的石柱或石板,上面凿有各种动物图形。鹿石分布极其广泛,几乎遍及整个欧亚草原。 曾经引起学术界种种猜测的青河县三道海子巨型石堆遗址,近期被考古人员证实为早期游牧王国的祭祀遗址,并与俄罗斯图瓦乌尤克盆地阿尔然“国王谷”王族墓地关系密切。 三道海子石堆遗址群位于青河县东北部查干郭勒乡,共分布巨型石堆遗址3座(又称花海子巨型石堆)、中型4座、小型...
朱仓M722东汉陵园遗址考古工地全景 朱仓M722东汉陵园遗址动物祭祀坑 【发现】明确了“寝殿”与“园省”的结构,发现烧窑和祭祀坑遗址 朱仓M722东汉陵园遗址位于洛阳市孟津县朱仓村西部,地处邙山陵墓群东汉陵区——帝陵核心区内。从2014年3月至当年年底,工作人员在此发掘面积近3500平方米,弄清了“寝殿”东门、“园省”夯土台基、“园寺吏舍”局部的基本形制。 “寝殿”...
朱仓M722东汉陵园遗址考古工地全景 朱仓M722东汉陵园遗址动物祭祀坑 图片由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核心提示:昨日,记者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经过考古人员的不懈努力,朱仓M722东汉陵园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进展:明确了陵园“寝殿”与“园省”的结构,发现了烧窑和祭祀坑遗址,对了解东汉陵寝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发现】明确了“寝殿”与“园省”的结构,发现烧窑和祭祀坑遗址...
象尊是商周时祭祀礼仪中使用的盛酒礼器之一。迄今为止,象尊类器物共发现五件,在湖南出土的一件象尊最为珍贵。1975年湖南醴陵县发现一件以象为造型的青铜器,出土时右耳略残缺,象背上的盖已缺失。这件定名为象尊的青铜器现珍藏在湖南省博物馆。 醴陵象尊的青铜久埋于地下,出土时呈碧绿色,周身铸满各种纹饰,通高22.8厘米、宽14.4厘米、长26.5厘米,重2.775公斤。象的造型,躯体肥硕结实,长鼻高翘。嘴...
今天(27日)上午,从广汉市委宣传部获悉,今年羊年大年初一,三星堆博物馆将上演三星堆古蜀大祭祀。 据悉,此次三星堆博物馆羊年新春活动在继承古蜀文明、三星堆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将传播历史文化,展示时尚潮流、营造热闹喜庆的过年氛围,除了三星堆大祭祀、大象装置艺术展外,还有年味十足的绵竹年画展、三星堆特色巨型充气模具展、民俗表演、美食游乐等精彩的节庆项目,时间从大年初一至十六(2015年2月19日...
27日上午,从广汉市委宣传部获悉,今年羊年大年初一,三星堆博物馆将上演三星堆古蜀大祭祀。 据悉,此次三星堆博物馆羊年新春活动在继承古蜀文明、三星堆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将传播历史文化,展示时尚潮流、营造热闹喜庆的过年氛围,除了三星堆大祭祀、大象装置艺术展外,还有年味十足的绵竹年画展、三星堆特色巨型充气模具展、民俗表演、美食游乐等精彩的节庆项目,时间从大年初一至十六(2015年2月19日至3月5...
近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全国共有29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围,内蒙古自治区有19项,其中乌审旗察干苏力德祭祀项目在列。目前,我市已有6个项目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漫瀚调、鄂尔多斯短调民歌、鄂尔多斯古如歌、鄂尔多斯婚礼、成吉思汗祭典、察干苏力德祭祀。 据悉,察干苏力德祭祀在乌审旗保留和传承得最为完整。乌审旗的察干苏力德祭祀集中在两个地方,第一个祭祀点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