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山东省文物保护与收藏协会、山东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鉴事感言——崔明泉先生书画辨伪谈”公益性讲坛将于4月20日在山东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开讲。此举旨在普及书画鉴赏知识,提高书画爱好者鉴别真伪的能力。 受邀主讲人崔明泉是享誉省内外的文物鉴定专家,从事文物鉴定和文物征集工作近60年,文物鉴定经验丰富。他先后发表了《黄慎诗书画合册》等学术论文30余篇,著有《中...
朱万章在《书画鉴定实例解读》讲座中 朱万章在《书画鉴定实例解读》中回答观众提问 明人所仿《清明上河图》中的城门上方为半圆形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所见城门上方为方形 作为“纪念苏庚春先生暨征集书画精品展”的系列活动,由广东省博物馆主办、广东省博物馆研究员、广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朱万章主...
疑伪《墨竹谱卷》1 疑伪《墨竹谱卷》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墨竹谱》图1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墨竹谱》图2 吴中生 我久居苏州,爱好书画,又常往来于沪、宁之间,因此对三地书画收藏的掌故颇知道一些。书画作伪古已有之,今日亦然。前几日与杭州朋友相见,他提及所见一卷款为元四家吴镇的《墨...
自1983年至1990年,书画家、鉴定家劳继雄陪着鉴定大家谢稚柳等老先生跑遍全国各省市,先后过目了10余万件书画作品,并练就了过人的眼力和卓群的品位。昨天下午,他应上海图书公司与东方早报社之邀,担任东方早报文化讲堂“海上博雅讲坛”第四期主讲嘉宾,在上海古籍书店,与上海书画和收藏爱好者亲密接触,交流四十年书画鉴定生涯的心得。 劳继雄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书画典籍整理工程的...
材料与笔墨,是形式和形象的关系。材料是“死”的,笔墨是“活”的。前者易言传,后者难意会。原因很简单,对于“死”的东西,只要有充分的时间,科学的分析,一般人是可以接受的。但不排除也有钻牛角不解之人。对于“活”的东西,不是时间能解剖其中之秘要。笔墨需要人用激情去感悟,用大脑去理解。当然没有大量的资料, 没有...
经常会有人拿画请朱万章鉴定,画上赫然盖着乾隆的大印。 曾接到过一个电话,说其祖父是民国政府某要员之随从,曾追随政府从北平将故宫重要文物南迁。文物抵达南方时,其祖父开小差,将其中一件宋代马远的山水画偷将出来。后来历经数次政治运动,他们都视此画为生命,千方百计保护下来。直到今天,其祖父、父亲均已不在,而他成了这件作品的“持宝者”。近年来书画拍卖市场如火如荼,他遂动心,准备将此...
朱万章(中)在鉴定书画。 朱万章(广东省博物馆研究馆员,广东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 书画鉴定是一门高深且兼具实用性和学术性的学问,没有一定的书画阅历和文史、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行的。在现代的文物鉴定中,书画鉴定是唯一一种不能以科技手段替代的文物鉴定门类,在以后相当长时间内,仍然需要人们的经验来进行判断。既然主要取决于经验,因此难免会受到很多主观因素的制约,使书画鉴定自然成为所...
书画鉴定学问很深,这里只列举比较重要的几个方面: 1、历史知识 鉴定书画要了解古代的生活习惯、器用服饰等等,但还不止于此。鉴定者除了要看见作品的艺术价值外,也要看到它的历史价值。例如司马光的《通鉴稿》,书法并不佳,但从历史文物的角度来看却十分珍贵。又如明人手札,存世件数以万计,它们除了可供研究当时的书法艺术,还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材料价值。缺乏历史知识,既无法对这些东西作出恰当的估价,也不可能根据...
古书画鉴定,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鉴赏中有可言传,也有只能意会的。鉴定没有公程式,方法种种,皆因人而宜。古书画鉴定过程复杂。但是,材料与笔墨二点,是整个鉴定过程不可脱离的主题,二者并重,在鉴定过程中不可或缺。 唐寅 《立石丛卉图》立轴纸本水墨 纵52.6厘米 横28.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材料与笔墨,是形式和形象的关系。材料是“死”的,笔墨是“活...
《怎样鉴定书画》张珩 著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已故著名书画鉴定家张珩先生所著《怎样鉴定书画》一书影响深远,其中《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一章,开宗明义:“凡遇一件具体的作品时,首先要看它的特点属于哪个时代。它的时代已经摸索判断之后,然后再作进一步的考查,便方便多了……个人风格比时代风格还要具体,更容易捉摸……要写某一家的字先...
文博会期间,有“万虾翁”之称的广东画家余重光的作品《神龙报春》高调亮相,与一般国画作品不同的是,它被誉为“史上第一幅MPR多媒体中国画作品”,并经过深圳市公证处现场公证。据了解,该画面植入了MPR技术,画面上隐藏的二维码为日后书画真伪鉴定提供了可靠“证据”。记者近日采访了该技术的开发者,以期解开其神秘面纱。 MPR,是将现代最先进的二维条码编码解码技术、微距数码摄像技术、语音压缩及播放技术和现...
近日,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单国霖与原故宫(微博)博物院宫廷部主任、故宫研究员单国强在深圳至正艺术博物馆举行“中国古书画鉴赏讲座”。两位专家提出,鉴定一张书画的真假,需从作品风格、题跋、印章、材质、装裱等几个方面着手。 单国强指出,题跋中包括画家在作品上的名款、字号、年款、诗文、书法风格甚至作画地点,都可作为判断字画真假的因素。另外,如果画上有作者同时人的题跋,应该弄清楚他和作者之间...
古书画鉴定,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鉴赏中有可言传,也有只能意会的。鉴定没有公程式,方法种种,皆因人而宜。 - 古书画鉴定过程复杂。但是,材料与笔墨二点,是整个鉴定过程不可脱离的主题,二者并重,在鉴定过程中不可或缺。 - 材料与笔墨,是形式和形象的关系。材料是“死”的,笔墨是“活”的。前者易言传,后者难意会。原因很简单,对于“死”的东西,只要有充分的时间,科学的分析,一般人是可以接受的。但不排...
广东书画鉴定界泰斗苏庚春作品在世时已现赝品 苏庚春无疑是广东书画鉴定界的泰斗。在广东的41年间,他为博物馆系统征集了上万件书画,抢救文物无数,同时为广州书画鉴定培养了一支队伍。其在书画鉴定方面“一锤定音”的公信力使他被尊为广东书画收藏鉴定界的“定海神针”。 苏庚春先生自小即学篆刻,后又转至书法。他早期的弟子、鉴藏专家陆小明认为老师的书法在师法古人之后自成一家,走的是“秀美路线”。与陆小明在...
徐邦达追悼会于2012年2月29日上午10点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雅昌艺术网在追悼会现场采访了国家博物馆陈履生副馆长。 雅昌艺术网:您能简单地谈一下徐老吗? 陈履生:徐先生是我们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古书画鉴定家和研究家,我想特别要说的是他在书画创作方面也是卓有成就,应该说他从海派出发,精研文人绘画,把他鉴定、研究中的成果积极地运用到他自己的书画创作中来。 我们可以看到他虽然不以书画为名,但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