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新网北京2月29日电 (记者 张中江) 书画鉴定大师徐邦达遗体告别仪式29日上午在八宝山举行。包括文化部等部门领导、文博界专家等在内的近千人到场送别。 2月23日,中国书画鉴定大师徐邦达于北京辞世,享年101岁。29日,徐邦达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当天上午9时15分,记者赶到现场时,已有上百人在告别厅外等候。人群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乘坐轮椅的行动不便者。人们胸佩白花,低...
本报讯(记者 王贺健)今天上午10时,有“华夏辨画第一人”之称的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追悼会,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包括故宫(微博)(微博)博物院新老院长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前来送徐老最后一程。 徐老是在本月23日早上辞世的。 上午9时30分许,离追悼会开始还有30分钟。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外,已经聚集了数百名前来吊唁的人,其中不少是生前和徐老弟子、同事。 央视《鉴宝》栏目嘉宾、故宫古书画部副...
西沐 2月23日,徐邦达离开了我们。他的离去,仿佛中国书画艺术鉴定界的一盏航灯瞬间熄灭了。从此,也许中国书画鉴定就失去了“徐半尺式”的可以一锤定音的权威支撑,以及一言九鼎的难能可贵的主心骨。可以说,徐邦达作为中国艺术品史界公认的“艺术鉴定学派”的一代宗师,不仅为故宫(微博)博物院书画馆的筹建立下了汗马功劳,更在艺术理论体系的建设上,将传统鉴定的方式方法与现代考古学的原理与手段相结合,并形成系统...
享年101岁 人称最后一位“大师级”领军人物 晨报讯(记者 王歧丰)中国书画鉴定界最后一位“大师级”领军人物走了。昨天13时许,故宫(微博)博物院发出讣告,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书画鉴定家、画家、书法家、诗人徐邦达先生于2月23日8时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徐邦达先生一生看画无数,业内给他一个形象的绰号为“徐半尺”,因为他打开画作一半就能够鉴定出真假。 ...
新华网北京2月23日电(记者 廖翊)记者从故宫(微博)博物院获悉,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书画鉴定家徐邦达先生于2月23日8时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徐邦达于1911年出生于上海一个书画收藏之家,早年从事美术创作。1950年调北京国家文物局从事古书画鉴定工作,致力于重建故宫博物院书画馆。1978年起,受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之邀,徐邦达与启功、谢稚柳、刘...
雅昌艺术网讯(分析师 陈名)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火热的状况恐怕已经不能用火爆来形容,一年两季的拍卖场上人头攒动,这里有艺术品行家,也有普通的艺术爱好者,还有一些在底层从事所谓“铲头”职业的农民。虽然身份上有差异,但是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期冀在这场资本场里分得一杯肉汤。早已市场化运作的高校随时关注着市场的一举一动,所以在这场全民举牌的运动之下,一些高校应运而生了“书画鉴定”这样一个时髦应景的热门专业...
资料图片(元 王蒙)雅昌艺术网讯(分析师 陈名)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火热的状况恐怕已经不能用火爆来形容,一年两季的拍卖场上人头攒动,这里有艺术品行家,也有普通的艺术爱好者,还有一些在底层从事所谓“铲头”职业的农民。虽然身份上有差异,但是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期冀在这场资本场里分得一杯肉汤。早已市场化运作的高校随时关注着市场的一举一动,所以在这场全民举牌的运动之下,一些高校应运...
用科学的手段对艺术品进行保真处理是必要的,但是,中国画的鉴定保真比较复杂。首先,鉴定一件艺术品的真伪,就会遇到很多难题。如果在世艺术家能够百分之百确定自己作品的真伪,则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连艺术家自己都难以确定的作品,对外人来说难度就非常大了。它需要鉴定专家有很高的鉴赏力、对画家有很深刻的了解。因此,鉴定中国画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仅凭科学手段鉴定中国画是不可能的,书画的鉴赏鉴定跟经验密切相关。要通...
辅助依据 1、印章 印章是文件上的证明物,是“取信于人”的东西,书画家用以表示自己的创作,鉴赏家用以表示自己的鉴别,都是相当郑重的。由于印的质地比较坚固,所以某一家的某些印可以延续用若干年,甚至一生。印虽然会因用久而损坏,但究竟不是每一件作品都新刻一印,而常是若干件书画上同用某一或几个印,所以从印章的真伪来帮助判断作品的真伪,是有相当依据的。但印章本身比使用印章的书画家寿命长。书画家死了,如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