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工作人员在陕西周原遗址社祭遗存处进行考古发掘。1月28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院获悉,考古人员2014年在闻名遐迩的陕西周原遗址发掘出一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西周时单体建筑,并在此回字形建筑的院落中发掘出一处社祭遗存,其残存的亚字形社主石基座超过1.68米。
近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官网报道,该校和于默奥大学的考古学家近期采用新方法对瑞典瓦斯泰纳地区附近的一个维京人(Viking)遗址进行的探测取得了全新发现。该遗址一直被认为是古代墓葬,但考古学家借助非侵入性探地雷达(一种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探测发现,它很可能是维京时期一个大型宴会厅。在这座平台附近曾分布有当时的王室墓葬。 于默奥大学的马丁·伦德奎斯特(Martin Rundkvist)说:“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连年战争,社会动荡,加上在政治上分裂割据,南北方在经济发展上很不平衡。因此,铜镜的形制、纹饰和铸造工艺,在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中,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公元三世纪,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为曹魏政权所控制,东汉末年受战乱破坏的铜镜铸造业,基本得到了恢复,曹魏政权尚方工官中,担任铜镜制作的是右尚方。《通典》记载:“……汉末分尚方为中左右尚方,魏晋因之。”传世铜镜铭文中有:...
战国铜镜的制作特点是形制轻巧,多圆形,少数为方形。镜较轻薄,厚度在0.1——0.8厘米之间,直径一般在10——20厘米之间。镜纽多为细小的弓形纽,纽上也常有几道弦纹。纽的周缘常有圆形或方形纽座。圆形镜多为素卷缘,方形镜有较宽的边沿。 战国铜镜不铸铭文,但花纹样式极其丰富多彩,除素面的外,也有单层或双层花纹。对花纹种类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作为区分战国时代不同时期铜镜的重要依据。关于战国铜...
图语:中国古代音乐小百科之隋唐音乐 公元581年,隋文帝统一了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隋帝国,隋文帝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大力兴正礼乐,发展文化事业。将前代传下来的音乐以及传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和外国音乐加以整理,分定为七部,它们是:国伎、清商伎、高丽(今朝鲜)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同时,又杂用疏勒、扶南、康国、百济、突厥、新罗等伎和鞞、铎、巾、拂四舞。 隋炀帝大业中(605—618),...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宋代著名的窑系有:以生产白瓷为主的定窑系,以生产白瓷和釉下彩绘瓷为主的磁州窑系,以生产红,蓝窑变釉为主的钧窑系,北方生产青瓷的耀州窑系,南方生产青瓷的越窑和龙泉窑系,及以江西景德镇为中心的青白瓷系和生产黑瓷及各种黑色窑变釉的黑瓷系等。除了这些为数众多的民窑外,宋朝宫廷还建立了汝官窑,钧官窑、汁京官窑,郊坛官窑,"哥窑"等官窑群。与宋朝同时,中国北方并立的三个少...
随着制陶工具的逐步改善,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制陶原料的深入了解,人们渐渐烧制出一些初步达到瓷器标准,但在一些方面又不够完善的器物,这就是原始青瓷。 商周时期是从陶器过渡到瓷器的渐进阶段,也是原始青瓷的发生发展阶段。当时有一部分陶器用高岭土做胎子的原料,这一方面提高了烧成温度,使胎质坚致,不渗水;另一方面也使胎子的颜色由深变浅,提高了洁自度。器表施一层用草木灰和瓷石配合而成的高温釉,经过...
作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的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康熙晚期受珐琅彩瓷影响和启发而出现的釉上彩瓷新品种,素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近年来,雍正粉彩瓷的市场行情一直居高不下。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拍卖市场上,共有23件雍正官窑瓷器的成交价格超过千万元,品种有粉彩、黄地青花、霁蓝釉、炉钧釉、青花、天蓝釉等,其中以粉彩瓷的数量最多。 雍正时期...
扬州铜镜自隋代以来便成为贡品。唐代扬州成为全国主要的铜器制作中心,继续承当贡镜的制作义务。在出名的长安广运潭水上博览会上,船上的妇女齐声高唱“潭里车船闹,扬州铜器多”,可见扬州铜器的影响。《新唐书·地理志》中载:“扬州广陵郡士贡金银铜器、青铜镜……”那么,扬州青铜贡镜究竟是怎样的?对此,《中国古代铜镜》的作者孔祥星曾在书中提到:“唐代百炼镜(江心镜)为皇家贡镜。”至于百炼镜(江心镜)的详情孔文没有...
民国时期的书画收藏,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就是收藏规模越大,越有眷恋情结,不肯以其轻易交易赚取个案中物的利润——为爱而藏;为嗜而藏;为信仰理想而藏。其实他们并非不知道自己收藏宏富的价值连城,但他们却义无反顾、一任其旧;不到身处窘境的晚年,或要处理身后事,决不将自己的收藏脱手与人以取厚利。 进入民国时的收藏大家,论规模、论品质、论影响,以庞元济、张伯驹、吴湖帆、张珩、张大千为同一辈中最为杰出者...
战国青铜矛、南朝岳州窑鸡首壶青瓷、番邦鼓……自今年5月下旬开始,洞庭湖博物馆人文实物资料征集小组深入华容,开始人文实物资料征集登记。通过初步甄别,目前已完成华容县征集工作,并收集到180余件人文实物资料。在民间,除了征集到反映洞庭湖区农耕生产、渔猎经济的实物,其中还有不少罕见宝贝。 接下来会在沿洞庭湖的岳阳县、湘阴、汨罗等重点地区开展征集登记,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在全市各地的征集工作。 ...
我国的青铜时代经夏、商、西周和春秋,大约经历了15个世纪。中国青铜器的品种也极为丰富,不仅有酒器、水器、食器、兵器、礼器,还有车马器、农具、工具及各类生活用具等。这其中,尤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最为上乘。铸造者准确把握铜锡比例,使得器皿品质优良,经久耐用。加之造型庄重,纹饰富丽典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扬州博物馆《广陵潮——扬州古代城市故事》的众多展览文物中,一件最大、最重的“四凤铜盘”...
盛唐时期露胸坦荡肥美文物女俑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近日,热播剧《武媚娘传奇》经过剪裁复播后引起热议。片中女角脖子以下部位被剪掉,只剩下人头。网友如此吐槽:武媚娘惨遭“切胸 ”,成了“武大头”,这哪是《武媚娘传奇》,活脱脱一部《大头娘娘和小头皇上》。 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先遭“停播”并“回炉重造”,后经“切胸”而“复播”,争议的焦点在于唐朝女子露胸坦荡的尺度是否如《武媚娘传奇》展现的那...
退票是老百姓旅行中的常事。近年来铁路部门根据不断变化的现状,对退票规定几经调整。从今年9月1日起出台的梯次退票方案规定,根据退票时间不同收取相应退票手续费,旅客退票一定要算计好时间,尽量减少损失。 如果在民国坐火车,您就不需要操这些心了。民国铁路规定:除非遇到特殊原因,否则车票售出,一概不退,无论是开车前还是开车后。民国火车站也没有退票窗口。这个规定看起来非常霸道,但在当时却有一定合理性,因为...
玉,石之美也。中国人自古尚玉,正所谓“君无故,玉不去身”。从古至今,玉被各个时代的人们赋予了诸多美好的寓意。在战国时期,玉更被视作“美德”的象征,诸子百家崇玉、王孙贵族爱玉,佩戴美玉成为一种风尚。而据史料记载,战国七雄中,楚玉为玉中之最。而在出土的战国玉器中,造型柔美的玉器大多都是楚玉,专家称与楚人爱美有关,也反映了独特的楚玉文化。 上世纪70年代,在长丰县杨公公社发现的战国晚期楚国贵族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