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年恰逢中共宁波支部成立90周年。4月2日,海曙区消防大队的官兵来到大革命时期中共宁波地委旧址纪念馆参观,并敬献花圈,在党旗前宣誓,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纪念馆所在地启明女中,其创办和发展历程与我党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1925年,中共宁波支部成立以后,其驻地就在启明女中内。随着清明节的临近,越来越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中小学校来到纪念馆祭奠、缅怀革命先烈。 为满足参观需要,海曙...
我国的陶艺发展到了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后以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写当时盛况为“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 永乐宣德时期为青花瓷器的早期,虽然比不上甜白、脱胎的精致,但由于苏泥渤青钴料的输入使用,使这时期的青花大放异彩;画工的艺术修养很高,利用青料的散晕,作末骨...
2015年3月,萍乡博物馆征集到一件绣花蓝布围裙,经初步认定,这是一件具有晚清时期风格的萍乡民间妇女用品。围裙绣花构图精美,针脚细密均匀,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地方文化研究实物资料,具有一定艺术文化研究价值。 这 件围裙所绣,图案布局对称,内容丰富多彩,有镶滚如意纹、方形补子、荷花花卉、儿童戏耍、锦鸡、对弈等图案。通过这些精美的图案,能了解到清代官服的补子在晚清已被地方民间服饰吸收。我们知道,明清...
“3000多年前,人类身高几何?”这些天,在漳平市赤水镇穿云洞遗址,新出土的商周时期的人类骸骨,可以让我们探知一二。 25日,是本项考古调查的“第一天”。 据悉,该处古遗址叫穿云洞遗址,目前在一层考古现场出土有商周时期的人类骸骨,二层考古现场发现大量陶片,年代为新石器时期,以及龟板陪葬品和铜器装饰品等。工作人员表示,现场还发现打制石器的痕迹,不过,目前暂未出土石器。 ...
1 嘉靖崇道的原因、措施及影响 明世宗朱厚骢,年号嘉靖,统治时间长达45年之久。嘉靖皇帝在崔文的协助下开始进行一系列崇道活动。他特地召见入京师为其即位祝贺的道教天师张彦祤,对张所说的“清心寡欲”很欣赏,加封其为“正一嗣教真人”,赐与诸如金冠、玉带、蟒衣、银印等许多礼物。按照惯例,每年的春祈秋报等斋醮,是由礼部官员参与其事。而此次祈嗣则是从皇帝到文武大臣都参与其中,如此兴师动众,标志着嘉靖崇...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越窑青瓷莲花碗 越窑 越窑在南方浙江省绍兴,主要制造青瓷,越窑的青瓷明彻如冰...
1949年以来,特别是1957到1965年,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艺术陶瓷发展较快。1966到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阻碍了陶瓷艺术的正常发展。"文革"后期,陶瓷艺术创作开始复苏,但设计人员的作品要经过"工农兵三结合小组"的严格把关审查,基本以"八个样板戏"作为人物形象创作的模型,形成了概念化的定制。这样,"文革"期间的陶瓷作品,就失去了地方艺术特色和陶塑艺术家的个人风格。相反,也就在...
郫县商周遗址 3000年前,古蜀金沙王国在成都平原创造了一个辉煌的时期,古蜀人在这里世代繁衍。金沙王国以如今的金沙遗址为中心,辐射开来,延伸至郫县等地。昨日记者获悉,成都市文物考古队在对西华大学内一工地进行勘探时,意外发现了一处殷商遗址。该遗址是否与金沙王国联系,它是一个村落,还是一处重要聚落,这些谜团需要静待进一步考古工作来解答。 记者赶到西华大学东门发掘现场时,这里已被好奇的学校师...
清代雍正时期的瓷器,人们多提"粉彩",然涉及此一时期五彩瓷则感生疏,谈及聊聊无几。其实,景德镇生产的五彩瓷器在明、清两代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雍正时期的五彩瓷,亦具新姿流行当世。笔者提出来,与为研究古代陶瓷艺术的学者共欣赏。雍正时的五彩瓷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局面呢?本文在这里写出、俾以对之有所了解。 粉彩在康熙时期出现之后,虽然成为生产的主流,但是五彩以它的独特风格依然发展着。粉彩以柔和见长,能表达阴阳...
由于珐琅彩瓷器的价格不菲,在珐琅彩瓷研制成功之后,清代及民国至现代的景德镇有一个竞相仿制的过程。然而,清珐琅彩瓷到底是从何时仿制,又如何发展的?笔者认为在清康熙瓷胎画珐琅研制成功之后,在景德镇历史上有3个仿制珐琅彩瓷的过程及时期。 清中期以后 珐琅彩瓷在康熙晚年研制成功,经雍乾两朝达到顶峰,乾隆二十年前后,瓷胎珐琅彩及瓷胎洋彩生产基本上以景德镇为主,这种工艺和艺术形式得以在景德镇生根、开花、结...
半拉山积石冢出土的石雕人像。 半拉山积石冢出土的陶人头像。 图片由李玉江提供 日前,考古学家在朝阳市龙城区召都巴镇尹杖子村半拉山山顶积石冢进行抢救性挖掘保护时,挖掘出大量陶器和石器,其中现场出土的两件5000年前红山文化时期先人头像,具有极高的学术、艺术价值,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积石冢是距今5000年前红山文化时期比较普遍的丧葬方式,多建在山丘顶部,先砌出石棺墓再垒砌石块...
明清两代是中国彩瓷高度发展时期,彩瓷的迅猛发展为中国的瓷业史增添了新的篇章。这一时期单是景德镇的彩瓷就达数十种,其中着名的有青花、五彩、粉彩、珐琅彩和斗彩,以及各种色地彩、素三彩等。瓷器品种和装饰内容之丰富,又为彩瓷生产开拓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就"五彩"而言,经常提及的是"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而到了清代末期宣统年间新创制了一种"釉下五彩",由于传世精品少见,不被人们重视。 釉下五彩瓷器是...
晚明至清乾隆是景德镇民窑获得空前发展的重要时期,其时欧洲诸国先后来到东方,大规模开展与东南亚诸国,特别是与中国的直接贸易。在欧洲、美洲空前广阔的海外市场的巨大需求和高额利润的刺激下,中国古老的手工业如丝织业和制瓷业等,纷纷获得了新的活力。但是,景德镇制瓷业在这三百年中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历史不断变革的过程中,景德镇陶瓷业的兴衰成败已经变得身不由己,一切都便随着历史的潮涨潮落而起起伏伏。 在...
人物故事镜在铜镜的背面铸造以人物故事图案的纹饰,其题材包罗万象,神话故事、儒释道、民间传说等等无所不包,如东汉时期的东王公西王母镜、神兽故事镜,唐代的真子飞霜镜、王子乔吹箫引凤镜等。笔者选取自藏的三面宋、辽、金时期人物故事镜,与读者分享。 宋代许逊降龙镜 许逊(239——374年)晋道士,汝南(今河南汝阳)人,字敬之,号许旌阳。按《十二真君传》:“许真君名逊,字敬之,本汝南人也。祖...
春秋战国之际,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从“敬天"向“重民"转化。在丧葬习俗上,出现用俑葬取代人殉的社会进步潮流。俑,是以人或动物形象捏塑而成的陪葬品,有木制、陶制与瓷制,以陶制品为多。 在考古发掘中发现年代最早的陶俑,为春秋晚期到战国初期。在山东临淄郎家庄出土有六组小型陶俑,山东泰安康家河出土的几件陶俑及山西长治、陕西铜川出土的则是战国早期的陶俑。其中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山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