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水下考古学源于西方,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步确立了“水下考古学”这一独特的学科体系。 20世纪80年代,水下考古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在此条件下,与国外水下考古历史悠久、发达的国家开展国际合作是创建我国水下考古的有效途径。因此,中国政府和文物考古界决定发展水下考古学时,就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国际合作方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突出地表现在...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于达成协议并签署了“雅砻江官地水电站文物考古发掘保护合同”。雅砻江官地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和盐源县境内,是雅砻江中下游河段的重要梯级电站,主要任务是发电,兼具蓄能和拦沙作用,是川电外送的电源点之一。电站设计装机容量240万k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10.16亿kW.h,水库正常蓄水位1330m,死水位1328m,坝高156m,正常蓄水...
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彩绘帛画、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的金丝皇冠,这些中国人所熟知的稀世珍宝,都是经由考古学家夏鼐之手而呈现于世。 “李济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拓者,但从广度来说,夏鼐对中国现代考古学贡献是相当大的,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谈及恩师夏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王世民总是滔滔不绝。这位与夏鼐共事达33年之久的白发老人,至今仍以学生的谦逊敬仰之情回忆恩师——那是一位不善言辞、治学严...
第一财经日报:夏鼐先生曾经主持了定陵的考古发掘,这是新中国主动挖掘的第一座皇陵。当时,夏鼐是反对开挖的,但之后依然完成了这个巨大工程。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王世民:虽然当时郑振铎身兼考古所所长的职位,但其实从上世纪50年代起,具体工作还是由梁思永与夏鼐主持。定陵当时是吴晗先生倡议挖掘的。但夏鼐与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持反对意见,后来上报到周总理处,最后还是周总理拍板批准挖掘。 但是,定陵挖...
内容提要:8月27日,市委副书记、政府代市长陶淑菊在市政府办公厅负责人、市文化局主要负责人的陪同下,赴元代集宁路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及考古发掘工地进行现场考察调研。 8月27日,市委副书记、政府代市长陶淑菊在市政府办公厅负责人、市文化局主要负责人的陪同下,赴元代集宁路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及考古发掘工地进行现场考察调研。 陶淑菊市长在听取了市文化局主要负责人关于元代...
杭瑞高速公路临湘至岳阳段起于临湘市大界村,与杭瑞线湖北段对接,经临湘市、岳阳县、云溪区、君山区诸区县,终于君山区新建农场十大队,与杭瑞线岳阳至常德段对接。路线全长71.8公里。目前该项目已进入施工前准备阶段。2011年8月,受湖南省文物局委托,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联合岳阳地县文物部门对高速公路所经区域进行文物勘探调查。本次调查共发现文物点4处,其中商周遗址、宋元遗址各一处,明清墓葬两处。下...
水下考古学是田野考古学在水域的延伸,是运用考古学所特有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对人类水下文化遗产开展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工作。同时,水下考古学又是一门边缘学科,需要诸多相关学科的技术支持,如海洋勘探技术、潜水工程技术等。但直至20世纪80年代,水下考古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1985年,英国人米歇尔·哈彻在南中国海打捞出大批中国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并在1986年4—5月,将这批盗掘...
随着丝绸之路和敦煌学研究的兴起,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实物载体——外销瓷研究也逐渐成为陶瓷研究领域的主流课题,克拉克瓷和汕头器成为陶瓷研究的宠儿。克拉克瓷和汕头器是当时欧洲对来源于中国东南沿海民间窑场用于外销瓷器的一种称谓,其具体产地一直是学者们亟待解决的课题。20世纪90年代,随着漳州窑的发现与发掘,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不断被填补;然而,在深入研究产地与销售地时,流通环节的资料...
经过考古工作者4个多月的艰苦工作,随州叶家山墓地共发现清理墓葬65座和1座马坑,出土陶、铜、瓷、漆木、玉石等各类文物达739件套,青铜器多达325件。最为重要的是,在多座墓葬的青铜器上见有“曾侯”和“曾侯谏”的铭文,比已知的曾侯乙墓要早500余年。近日,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总领队黄凤春,随州市博物馆副馆长项章详细介绍了这一考古发现,并分析说:叶家山墓地应是早期曾国高等级贵族公...
近日,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组织的考古小组在土耳其东南部发现一扇巨型石门以及一座雕刻精美的石狮。据考古人员初步推断,石门是通往希泰帝国(前950—前725年)首都Kunulua城堡的大门,距今约有3000年历史。而石狮完整无缺,呈蹲坐姿、张口怒吼状,狮身高1.3米、长1.6米,目前文物已运至安卡拉建筑博物馆保存。 此次考古小组组长、多伦多大学教授TimothyHarrison指出,在20世纪30...
公元8世纪,世界上最为强盛繁华的是唐帝国。无数人曾畅想其城市的富庶、城墙的厚重、宫殿的巍峨。随着晋阳古城考古发掘的大规模展开和原貌开发的启动,一座沉睡地下千年的古城即将浮现…… 阅读提示: 晋阳古城大遗址是春秋迄至五代的一处大型遗址。自公元前497年赵筒子筑晋阳城,到宋太子兴国四年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毁灭止,历经近1500年。此后各种建筑基址整体尘封于地下,其...
“考古掘出新春秋” ——随州叶家山墓地考古发现将改写历史教科书 经过考古工作者4个多月的艰苦工作,随州叶家山墓地共发现清理墓葬65座和1座马坑,出土陶、铜、瓷、漆木、玉石等各类文物达739件套,青铜器多达325件。最为重要的是,在多座墓葬的青铜器上见有“曾侯”和“曾侯谏”的铭文,比已知的...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完成了沿江高速公路的考古调查,发现明代家族墓10座。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此次考古调查共发掘文物点5处,资料留取文物点9处。其中,考古发掘面积计900平方米,共清理明墓10座、清墓1座,取得了较大收获。本次发掘的明代墓葬以砣坟墓地和清洁坪墓地为代表。砣坟墓地包含墓葬2座,并排相邻,皆为长方形单室石室墓。墓室后龛及两侧壁内发现有精美的雕刻图案,以折枝、花草、禽鸟等题材为主,雕...
为防御匈奴南下,秦始皇在修建长城之外,还修建了由首都咸阳直援北方长城的古代高速路--直道。然而最新考古研究发现,这条道路在使用200年后已悄然改线,中间路段走出高山,其功能也由军事渐变为民族融合之路。 主持秦直道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在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多年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尤其是近两年的考古发掘情况表明,旨在防御匈奴骑兵南下的秦直道,在汉匈关系持续好转的情况下,直道的中段路线渐渐...
碧沼寺遗址位于富阳市渌渚镇杨袁村,其东、西、北三面均环山,2011年7月20日开始,受富阳市文广新局和渌渚镇政府的委托,杭州市文物考古所与富阳市文物馆联合对其进行了考古调查。野外调查工作于8月14日结束,室内整理及初步研究工作已于8月22日完成。通过调查和初步研究,基本掌握了该遗址的范围、建筑布局和结构做法等,为下一步遗址的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遗址除部分被现代民居覆盖外,总体保存较好,发现遗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