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蜀道是秦汉隋唐时代,首都长安与四川之间的道路。蜀道因“蜀”而得名,蜀为商周时代的方国。蜀国曾是从周武王伐商纣的八国之一,战国时代为秦所灭,以其地置蜀郡。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据蜀,改为成都尹。三国时,刘备建蜀国,元以后为四川省之别称。可见早在商周时代关中已与蜀地往来,至战国时代的秦国与蜀来往更为密切。 “蜀道”之名当源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
9月2日至3日,江苏省文物局在扬州市组织召开了《扬州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考古工作计划》论证会。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多名文物、考古专家参加。来自扬州市政府教科文卫处、市文物局、建设局、规划局、市古城办、瘦西湖管委会、市博物馆等相关负责同志共同列席了会议。会议由省文物局博物馆处束有春处长主持,扬州市政府董玉海副市长致辞。2010年,扬州城...
考古专家调查发现,黄河以西的明代长城多数地方并非巨石厚砖,构筑绵延不绝的实际是因地制宜的夯土墙。 主持陕西省明代长城资源调查的西北大学教授段清波说:“考古调查发现,黄河以西的明代长城绝大部分都是夯土墙构筑而成。譬如陕西省境内明代长城基本以土墙为主,土墙占了长城全部墙体的87%,而沿伸到河西走廓嘉峪关的长城更是如此。” 据了解,明代长城与秦长城一样,都是中国北方修建的主要...
记者从9月5日召开的为纪念中国与伊朗建交40周年伊中文化交流与战略合作研讨会上获悉,自2009年霞浦县发现摩尼教遗迹、文物、族谱后,一大批摩尼教经文和科仪书等多部重要文献相继被发现。这些经文等文献珍贵程度,远超20世纪初我国敦煌、吐鲁番出土的摩尼教残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陈进国博士、北宋摩尼教代表人物林瞪第29代裔孙林鋆先生向与会的中国、伊朗学者发布了现存最早的公元966年建的霞浦摩...
记者从河北省文物局获悉,中日合作共同研究泥河湾盆地晚更新世中、晚据介绍,这个项目是去年8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日本同志社大学共同研究确立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泥河湾盆地古环境、旧石器时代遗址编年的深入研究。项目已经河北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 经过前期的考察论证,今年确定以侯家窑、籍箕滩、西白马营等遗址为目标开展相关工作。相关研究人员已深入遗址现场,采集相关的测试样品。这次采集的样品主要...
记者从近日在洛南召开的旧石器考古现场研讨会上了解到,目前,洛南县已发现300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大量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使洛南由旧石器考古的空白地区一跃成为富集区,成为中国旧石器考古的一个新亮点。 由洛南县政府承办的本次旧石器考古现场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家文博考古和学术单位的40多位旧石器考古专家和学者,专家们通过现场参观和学术交流,普遍对洛南发现大量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表现出浓厚兴趣,认...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考古发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考古发掘项目管理,国家文物局2011年9月3日至5日在陕西西安举行了“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电子审批系统培训班(西北地区)”,会议由国家文物局主办,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承办。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关强司长、考古处闫亚林处长、张磊副处长、陕西省文物局刘云辉副局长、文物处赵强处长、贾强副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王...
近日,江苏省文物局组织考古专家,对省内部分重点考古工地进行了检查验收。根据国家文物局2009年颁布的《考古发掘项目检查验收办法(试行)》要求,重要考古发掘项目应进行中期检查,并在田野考古工作结束后由考古发掘单位向省文物局提出验收申请。大云山汉墓、张家港东山村遗址和苏州草鞋山遗址均是该省这两年的重要考古发掘项目,必须进行检查和验收。专家组一行在考古发掘领队的带领下,仔细查看发掘现场和文物库房、抽查发...
2011年8月10日,自治区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塔城地区文物局及乌苏市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乌苏市四棵树吉尔格勒特水库对涉及20余座古墓葬开始进行发掘。经过10天的发掘工作,工作队将水库建设所涉及古墓葬清理完毕,工作于8月20日结束。(塔城地区文物局) ■ 返回
为配合伊犁州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在自治区文物局的协调和伊犁州、特克斯、昭苏县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1年5—7月,先后对特克斯库什塔依水利枢纽、昭苏斯木塔斯水电站淹没区涉及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 对特克斯库什塔依水利枢纽淹没区的发掘是在2010年两次共发掘90座墓葬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三次抢救性发掘。本次共清理墓葬76座,遗址100平方米。根据墓葬结构可分为地面石棺墓、偏...
…… 全文阅读 (原文发表在《考古》2011年第7期;作者:李志鹏) ■ 返回
“万里长城”在世人心目中是一条巨龙般的墙,然而考古专家调查发现,明代长城的许多地方有两道,表明“万里长城”并非是一条简简单单的防卫家园的墙。 主持陕西省明代长城资源调查的西北大学教授段清波说:“明长城在许多地方不是一道,有的地方有两三道。譬如陕西省境内明代长城,整体上就由两道修建时间有先后、走向基本平行的长城组成,这表明长城并非是人们想...
9月3日,国家文物局2011年田野考古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岐山举行。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文物保护与考古司考古处副处长张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炜林、市文物旅游局党组书记任周方、岐山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巨文利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书记雷兴山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培训学员和北京大学研究生、本科实习学生等共计60多人出席了...
沈阳地区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这证明沈阳在3万年前就有人居住了! 昨日,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宣布,近期考古发现的是旧石器时代的打制工具,这意味着沈阳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已经从7200年前的新乐文化,提前至2到3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指距今约250万年至距今约1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此次考古发现的打制石器,包括砍砸器、雕刻器、钻器等,为人类在生产中,加工和使用的工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