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文物管理所获悉,在板厂峪长城修复过程中,发现了一批极具江南纹饰特色的明代瓷器,这一发现或能印证了明代官兵“南兵北上”的历史史实。 板厂峪长城是秦皇岛市境内明长城中最精华的地段之一,这次出土的文物包括明代时广泛使用的青花瓷酒盅、纹饰优美的瓷碗、已经折断的象牙秤杆,更有一块断裂残缺已无法拼完整的石碑,上面刻有清晰的“凤阳戚继光、路副总兵、都指挥”等字样。此外,还有铜锁...
从贸易记录和考古发现推测,越南最早的青花可能产于14世纪后期,至15世纪前期的后黎王朝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藏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普·萨莱博物馆铭款"大和八年"(1450年)的青花牡丹唐草纹天球瓶,就是后黎王朝时的越南仿制元明青花并销往国外的最早纪年的制品。瓶高54.9厘米,球形瓶体布满了缠枝牡丹,勾勒细致,用笔严谨,色彩鲜丽,气势浑厚,是越南青花高峰期的代表作。收藏于日本松冈美术馆的青花...
关于日本青花的始烧时间,一般认为是1616年,那一年朝鲜陶工李参平在九州西北部的有田泉山发现瓷土,便在上白川天狗谷开窑,首次成功烧制出青花瓷器,这些青花瓷被称为"伊万里青花瓷".初期伊万里青花(1646-1640年)仿制李朝青花风格,纹样多画简练的松、竹、梅、菊、柳、葡萄、卷草或山水等,笔调粗放,画法写意。釉色白中透青,青花呈色灰蓝。器型以碗、壶、瓶为主。日本MOA美术馆收藏的青花花卉纹小口瓶是一...
中国文化很早就传入朝鲜半岛,并在典章制度、民俗风习、思想学术、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对朝鲜半岛保持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倍受世人喜爱的青花瓷也不例外。 据目前所发现的文献资料,朝鲜青花的出现应不晚于十五世纪中期的李朝早期。据史书记载,宣德三年(1428年),明朝使节尹风献青花瓷给世宗(在位1418-1450年),青花瓷就成了李朝宫廷用瓷。朝鲜史籍《经国大典》记载:世祖时,帝王酒器用金、银和青花、...
元青花是我国的国粹,也是我国的珍品。如今正因为其存世量的稀少,使得青花瓷的收藏与拍卖行情不断高涨。可以说,保存至今的完整元青花少之又少,目前还没有一件元青花是传承有序的。元青花神秘而美丽,其身世之谜在业界仍有很多争议。 众所周知,陶瓷史是由一连串的标准器串成的,标准器要有准确的年代、窑口。尽管业界对元青花的器型、釉色、纹饰,及苏麻离青的来龙去脉等有过很多论证,但元青花的窑场和烧造却一直没有...
青花瓷器是以氧化钴呈色的传统釉下彩瓷器。青花瓷器起源于唐代,成熟于元代晚期。明清时期成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要品种。随着民间文物收藏热的不断升温,幽亮雅洁的古代青花瓷器日益成为收藏家们追逐的宠儿。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新仿青花瓷器大量出现。因此,青花瓷器真伪鉴别知识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 鉴别青花瓷器应从胎、釉、造型、纹饰、绘画风格、青料的呈色、工艺以及书写款识等几方面入手,分析、了解它们的时代特征和发...
无论是鉴赏瓷器,还是鉴定瓷器,上手亲自触摸与感受都是非常重要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手感不仅可以印证、补充、丰富观感和判断,甚至可以修正、矫正、否定观感结论。手感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瓷器的手感是一个复杂、细微而又微妙的感知体验和对比、思辨的经验积累过程,尽管会因人有异,但也必然异中有同、小异大同: 1、轻重感。 瓷器的轻重是相对的、比较的、动态的存在,没有绝对的标准,...
近30年来,随着国内外研究、收藏元代青花瓷器热潮的不断升温,其市场价位已今非昔比,动辄就要千万元之巨。与此同时,当代景德镇瓷器制造业对仿制元青花的热情也与日俱增,各种元青花的仿制品不断问世,并由当初的低档产品逐步向高档仿品发展。那些高仿品,其价格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可以讲,他们制作的“高仿品”无一不是用来打行家、专家之“眼”的。在现今古玩市场上,如果没有那些行家和专家为买家“掌...
一、器型: 古瓷的器型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需求而变化的,是断代的重要依据。有些器型通过传承演变具有前朝遗风,例如:梅瓶、玉壶春、蒜头瓶等宋代就流行,蒜头壶青铜酒器从战国时就已经出现。元青花的器型种类很多,绝大多数是生活实用器,有部分是祭供专用器,少量为装饰器。比较常见的罐类有:大、小罐,包括盘口兽首罐、盖罐、两系、四系罐。瓶类:梅瓶、葫芦瓶、象耳瓶、蒜头瓶等。壶类:玉壶春、执壶、盖壶、四系方壶、扁壶...
嘉庆瓷器的釉质逐渐变粗,釉面泛青,光润不足,瓷器的釉面上普遍出现轻微的波浪釉和似荞麦粉的针点,俗称“荞麦地”。 嘉庆青花瓷器上的耳系一般非常工整、方正,见棱见角的牌形耳好似古代的玉牌一样,器物足根圆而粗,修胎不精,厚薄不匀,尤其是民窑器。 双狮耳发展到嘉庆时,上头大下面小,模印清晰。一般讲,器物上的耳饰越清晰其年代越早。 另外,嘉庆时出现的帽筒,形体比较高大,有的器身还有镂...
一、用水将器物洗干净,过多使用高锰酸钾的水会呈现紫色,有时用手指蘸点水一摸,手指也会染成紫褐色。 二、顺着太阳光线用十倍以上的放大镜探视瓷器表而釉层,老瓷面的磨损纵横交错,粗细深浅不一,新瓷则无这种现象,有的作伪者用砂纸磨线条的方向力度几乎都一样。 三、老瓷自然剥釉是由于胎釉结合不好造成的,剥釉的周围还可以再剥,新瓷剥釉则是打出来,剥釉的周围胎釉的结合还是紧密的。 四、用大...
元代政府为了拉动海外的巨大市场,也为了扞卫中国瓷器的世界独特地位,为了宗教和文化产品对海外藩属国的文化影响力渗透,结合蒙古统治者自身尚蓝尚白的一些民族习惯,必须考虑推出代表国家实力和文化(宗教)影响力的载体物,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自然是瓷器。顺便也压制阿拉伯地区逐渐成熟起来的多彩绘陶器势头(不仅仅是出口创汇的问题,主要是政治和宗教<元代佛教是国教>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元青花在元代中期逐渐...
要说我国成熟的青花瓷器,唯有元代青花是终极青花这点不用怀疑。但要追溯青花的历史渊源,我们还得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和1983年说起。当时南京博物院考古队前后在扬州的唐城遗址发掘出了几件残破的青花瓷器,这次考古发现促成了唐青花概念,把青花的产生从元代上升到唐代时期。首先,唐青花出于巩县窑址和扬州遗址两地。在巩县,唐青花不但发掘了窑址和遗物,并且还与唐三彩共存。因此,巩县是唐青花的生产地无疑。扬州位于大...
康熙青花瓷器的款识,丰富多样。朝代款主要是青花双圈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字体端庄工整,雄健有力,字与字之间距离比较大。 仿明代款有:“大明永乐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大明隆庆年制”、“大明万历年制”,多是楷书。 民窑青花多数不书年号款,往往写堂名款,又称斋堂款。如:碧云堂制、兴裕堂制、兆庆堂制、惟善堂制、慎得堂制、杏林轩制珍玩、丛菊斋制...
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千姿百态,仿古创新。既有陈设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祭器、外销瓷等。大件器物多是民窑烧制,尽管体积较大,但极少变形,风格挺拔向上,粗犷豪放,制作规范,丝毫没有笨拙感。中小件器物富有独创性,严谨大方。主要品种有:盘、碗、碟,杯、盒、瓶、尊、壶、罐、炉、钵缸、香熏、笔筒等文具、挂钟等。 故宫藏清康熙青花龙纹瓶 瓶类:瓶类是康熙青花造型最为丰富的,多用为陈设观赏。有长颈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