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罐高27.5cm,口径21cm,腹径33cm,足径20cm。) 由弃儿到宠儿的传奇 2005年7月12日的佳士得公司伦敦拍卖会上,一件“鬼谷子下山”青花罐,由伦敦古董商艾斯凯钠齐以1568.8万英镑(约2.45亿人民币)竞得。 元青花在这一刻算是走上了一个小小的巅峰,令无数人叹为观止。几十年前,关于元青花,那几乎一片空白,现在瞬间成为收藏界的新宠,究竟咋回事? 据说,...
陶瓷,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中的无数工匠与艺术家共同创造的一种人类文明的结晶。它既作为实用品,又有着审美价值;既包容着复杂的生产技术,又凝聚着精湛的艺术创造。在中国工艺美术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青花瓷,是陶瓷系列中的一个瓷器品种。它是用一种叫瓷石的粉末和圭粘土混合为料制成胎坯,用氧化钴等矿物配成釉料,在胎坯上画出图案和纹饰,然后罩上白釉,入窑高温下一次烧成。 鹤庆松桂镇是云南烧制青花瓷的主要产地...
元青花,以“至正型”器为典范,同时还包括“延佑型”和一些形、纹简陋,销售层次较低的青花瓷。为提高“目鉴”科学性,在前辈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结合公私藏品,就元青花鉴定,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1、大花大叶,叶为满色,但花朵不填满色,且外部绘有较明显的空白边线。山石、海水、人物、动物纹等、亦相类,纹饰内露白。 2、缠枝莲叶,“叶形多呈葫芦状,或有一至五个尖瓣”(孙瀛洲)。 3、变形莲瓣边饰,有的为一...
明末清初,德化瓷器,由于窑炉结构、配方原料和烧成气氛的变化,由乳白演变为淡青色的白釉,这种色调很类似当时景德镇的白釉,只是釉光比较景德镇白釉刺目,因而又有“填白”或“甜白”之称。胎骨的瓷土淘洗不如建白瓷精细,加上成份有所变化,呈色由“糯米胎”变成普通的白色或灰白色,质地非常坚实。 德化青花瓷器白釉质地和青花色调的特点,大体有如下的发展趋势;前期白釉质地洁白微泛淡淡的水青色,青花色调比较肥厚滋润,...
款识是书写在青花瓷器上的文字资料。记载着器物的制作时代、地点、作者姓名或作坊牌号、定制者的姓名、堂名、画押记号等。青花瓷款识因属于釉下彩,一般与器物制作时代相同,很难后加款。所以,青花瓷款识的时代风格是鉴定器物真伪的重要依据。 从元代起出现青花瓷器款识,但目前所见者极少,仅有江西丰城县出土的“元后至元戊寅六月”铭青花釉里红四灵盖罐和楼阁式瓷仓;江西景德镇陶瓷馆收藏的“戊子年”青花缠枝灵芝纹罐;英...
一、用水将器物洗干净,过多使用高锰酸钾的水会呈现紫色,有时用手指蘸点水一摸,手指也会染成紫褐色。 二、顺着太阳光线用十倍以上的放大镜探视瓷器表而釉层,老瓷面的磨损纵横交错,粗细深浅不一,新瓷则无这种现象,有的作伪者用砂纸磨线条的方向力度几乎都一样。 三、老瓷自然剥釉是由于胎釉结合不好造成的,剥釉的周围还可以再剥,新瓷剥釉则是打出来,剥釉的周围胎釉的结合还是紧密的。 四、用大头针撬缩釉点可破裂...
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年)景德镇窑生产的青花瓷器。这个时期的青花瓷器代表元代青花的最高水平。长期以来陶瓷研究者对元代瓷器。尤其对景德镇青花瓷器认识不清,主要原因是考古学上没有找到鉴定元青花的标准器,无从对其进行对比综合研究。英国大英博物馆达维德基金会收藏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器身上有“至正十一年”(1351年)铭。此瓶造型很有气魄,青花构图丰满,口沿满绘缠枝菊花,瓶颈上部绘并列蕉叶,下部绘...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30余年,政局动荡,使得经济生产受到很大影响。据文献记载,此三朝有官窑产品:正统三年(1438年)曾禁止民窑烧造与官窑器式样相同的青花瓷器;正统六年(1441年)命景德镇烧造金龙、金凤白瓷罐及九龙凤青花缸;正统十二年(1447年)又有不准民窑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的禁令;景泰五年(1451年)有减饶州岁造瓷器1/3的记载;天顺元年(1457年)曾派中官赴景德...
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成功地烧制出青花瓷器。中国国内现存各地传世、出土的元代青花瓷有100多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元代青花瓷有2 00多件。 元代中、晚期青花瓷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多为小件器物,胎体轻薄,不甚精细,多为青白、乳白半透明或影青釉。青花的颜色灰暗迷蒙,纹饰稀疏但奔放洒脱,有的可以说相当潦草,常见器物有高足杯、碗、盘、香炉、小罐、蒜头瓶、玉壶春瓶等,多为日常生活用品,这类青花瓷器...
早在2005年,一件“鬼谷子下山”元代青花瓷罐即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对元代青花瓷的报道热,各执己见,热闹非凡。因为看似一件不起眼的大瓷罐居然在拍卖场上卖出2.3亿元的天价。 为什么这么值钱啊?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存世量太少,目前全世界只有200多件。听明白了吧,物以稀为贵,好东西稀少了更贵。 2013年6月,北京古玩城旁边的弘钰博古玩城开业,与以前许多处古玩城开业一样,楼里不少店铺出现...
成化官窑瓷器可以说是明代瓷器中传世最稀少的珍品,历来皆被中外收藏家奉为至宝。现存传世的成化瓷绝大部分藏在北京和台北两个故宫,而在全球私人手中的藏品也仅有20余件,其珍稀名贵堪比宋代汝窑。 成化官窑瓷的瓷胎、白釉、成型、青料、画工,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雪白细腻的瓷胎经过反复凝练,显得轻盈纯洁,釉汁温润透亮,其玻化程度已臻完美,微闪蜡质光,有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亲切的触感,如羊脂美玉,甜美甘...
万历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48年。万历皇帝的性格对瓷器产生了很大影响。万历瓷器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装饰繁缛,密不透风,瓷器画得非常满,没有空地儿。 万历的青花瓷器除密不透风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画面没有主题。画面上满满的,找不出主题,画花鸟,整个器身上都是花鸟;画草,满满的都是草。这种特征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一定跟皇帝的生活背景,以及政治背景有关。当时中国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艺术中有...
记者从秦皇岛市抚宁县文物管理所获悉,在板厂峪长城修复过程中,发现了一批极具江南纹饰特色的明代瓷器,这一发现或能印证了明代官兵“南兵北上”的历史史实。 据史料记载,明朝曾经有3次“南兵北上”的历史记载。抗倭胜利后,1568年,戚继光到北方总理“蓟辽保练兵事务”,他针对当时蓟镇守军统属多门、毫无战斗力的情况,上书朝廷招募浙东士卒,1569年第一批3000名义乌将士北上。后来这支浙兵成了戚继光的...
记者从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文物管理所获悉,在板厂峪长城修复过程中,发现了一批极具江南纹饰特色的明代瓷器,这一发现或能印证了明代官兵“南兵北上”的历史史实。 板厂峪长城是秦皇岛市境内明长城中最精华的地段之一,这次出土的文物包括明代时广泛使用的青花瓷酒盅、纹饰优美的瓷碗、已经折断的象牙秤杆,更有一块断裂残缺已无法拼完整的石碑,上面刻有清晰的“凤阳戚继光、路副总兵、都指挥”等字样。此外,还有铜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