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文物管理所在文物保护巡查时,在该区蘑菇山取土断面上发现了群葬古墓群。 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呼伦贝尔市博物院、满洲里市文物管理所、扎赉诺尔区文物管理所组成的联合发掘组对该墓群进行清理保护发掘工作。日前,考古清理工作已结束,共清理6座墓葬,编号为M2-M7,收集出土文物百余件。 据悉,该古墓群葬式极为丰富,均为土坑竖穴墓,有儿童墓、武...
(作者工作单位: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 本文所谓四种钧釉瓷器分别为鸡心碗、罗汉碗、鸡心盘和折沿盘[1]。鸡心碗,圆口,深腹,上丰下削,小圈足;罗汉碗,直口(或微内敛),上腹壁近直,下腹壁圆折收,圈足;鸡心盘,直口,浅腹,圈足;折沿盘,折沿平口,厚唇,浅腹,圈足。这些器物在辽宁、内蒙古、吉林、河北、山西、陕西等北方省区的金元遗址中大量出土。由于大多未经正式考古发掘,缺乏用以确定具体朝代的共出物品,...
梅子青釉穿心炉 现今收藏界有一种认识,把器型作为古器断代的首要依据,这样的断代思路是不科学的。器型在各朝代之间都有模仿,简单地拿器型作为断代依据,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困惑和错误。 若干年前,有位“器型断代论者”与笔者争执一件龙泉炉的年代问题,对方死抱着“器型断代论”不放。那件龙泉窑梅子青釉器物为“穿心炉”,器型似炉,器底部中间...
躺在木床上的年轻男性干尸距今约2000多年,棺架保存完好,但上面覆盖的毡子已经腐朽殆尽有着纹身图案的干尸手背鄯善洋海古墓地发现的带有方形钻孔的颅骨在古干尸陈列馆展出近日,沉睡千年的吐鲁番出土干尸及其随葬物品展在新疆吐鲁番博物馆古干尸陈列馆开展,在近400平方米的展厅里共展出9具干尸、1具骨架,其中夫妇合葬墓两座,展出干尸的时代从距今3000前,一直延续至清代。新疆吐鲁番是世界上发现古代居民遗体最多...
沉睡数千年的吐鲁番出土干尸及其随葬物品展,19日在新疆吐鲁番博物馆开展。展出干尸的时代从距今3000年前,一直延续至清代。 新疆吐鲁番是世界上发现古代居民遗体最多的地方,考古发现的干尸中最早的距今3200多年。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唐朝等各个时代入葬的古代干尸均有出土,且不同历史时代连绵不断。相关专家表示,“吐鲁番各个历史时代的干尸都有,全部自然形成,这是不同于我国其他地方以...
图6 图9、图10 美国 兰 亭 赵 聪 本文所附十个青花葡萄纹折沿花口盘图出自八部古陶瓷专著。图1选自赵力成编《中国明清青花瓷器图录》第9页,口径44厘米,高7.5厘米。图2选自梅宁华、陶信成主编《北京文物精粹大系 陶瓷卷 下》第96页,口径45厘米,底径28.8厘米,高8.2厘米。图3、图5选自余继明编著《中国元明青花瓷器图鉴》第52页、58页。图3 口径43厘米,图5口径44.5...
四川 伍秋鹏 一、明代民窑青花瓷断代的研究现状 关于明清时期青花瓷的断代,在许多陶瓷著作中都有相应的叙述,但大多侧重于各朝的具体特征,而对于断代的依据却很少涉及。这些从理论上总结的各朝民窑青花瓷的特征,大体都是正确的,但对于具体器物的断代则需要更明确、更细化的标准。 明清时期民窑青花瓷的断代,特别是对于明代民窑青花瓷的断代,目前处于混乱状态。相同或相似的器物,有时在不同的著作中所断年代早晚差...
敦煌曲子词在莫高窟藏经洞内封闭千年,源于它的敦煌曲子戏却始终流传民间。随着社会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如今,延续百年的敦煌曲子戏正遭遇传承断代窘况。 “目前,从事此戏种的艺人只有10余人,且大多已过花甲之年,曲子戏已步入老剧目、老演员、老观众的‘三老’阶段。”敦煌市文化馆馆长赵虎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说。 1900年,在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中保存的曲子...
研究甲骨与铜器的最基本与主要的工作,就是年代问题。商代甲骨文主要出于河南省安阳殷墟,大部分的卜辞都契刻在经过人工修整的龟甲与牛骨上。由于殷代的文献除了《尚书》中有若干篇疑似是商代的作品以外,没有其他遗留,所以甲骨文成为学者研究商代历史的唯一文献资料,因此显得十分重要。而甲骨文属于商代晚期材料,史料记载商代晚期有两百七十多年的时间里不再迁都,一直定都于今天的安阳,所以将存世及出土的甲骨文进行分期断代...
传世玻璃器数量少,而且无法用热释光等自然科学手段进行年代测试 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玻璃可谓随处可见,毫不稀奇;但在我国古代,玻璃却是非常尊贵的稀有之物,甚至可以代替宝石。那些备受帝王们钟爱的玻璃器皿,有的如秋水般清澈幽然,有的如美玉般温润高雅,造型多样,色彩缤纷,望之让人目眩神驰。 不过,作为一种极为易碎的物品,古代玻璃器能保留至今殊为不易。即使是世界上收藏古代玻璃器数一数二的北京故宫博物院...
错金银铜镦 在出土金缕玉衣和玉棺等珍贵文物后,盱眙大云山汉墓经过进一步发掘清理,最近又有了新的重要发现。在规模最大的1号墓中,考古人员出土了矛、戟、铍等大量随葬兵器,很多兵器上还装饰有工艺复杂、纹饰精美的暗花纹。陵园东南区域还发现了一处规格很高且未遭盗掘的陪葬墓,初步推测为诸侯级人物的墓葬。此外,通过对出土铜钱的整理分析,考古专家初步摸清了1号墓主人的下葬年代,这为今后探究其真实身份迈出了重要一...
利用树木年轮的生成规律来进行断代的技术。它是现阶段最精确的断代方法。还可用于校正碳-14年代。 这种方法根据的原理是:树木生长,每年春长秋止,在树干横截面上木质疏密相间,显出圆圈即所谓年轮。年轮的数目的就是树龄。年轮的宽窄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旱年生长受到限制,年轮就窄,雨量充沛、气候温润的年份,生长繁茂,年轮就宽。同一气候区中同种树木的不同个体,在同一时期内年轮的宽窄谱是相似的。如果一棵活树内层...
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断代的技术。它是考古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测定年代的方法。1949年开始实际应用于考古年代测定。一般适用的范围在5万年以内。美国芝加哥大学W.F.利比(1908-1980)教授是本方法的奠基人。 原理 放射性碳素(碳-14,14C)断代法所根据的原理是:宇宙射线同地球大气发生作用产生中子,中子同大气中氮(氮-14)发生核反应,产生放射性同位素碳-14。碳-1...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