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从“六大”居首到“十大”第一 从“田野”平纪录到首个“金尊” “海昏侯”接二连三捧回中国考古大奖 自南昌西汉海昏侯墓2015年11月开始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以来,“海昏侯”便陆续开启了“领奖模式”。这不,5月22日,首届中国考古大会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在河南郑州揭晓,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喜摘“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这是继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5月14日中国考古学会...
5月23日,记者获悉,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1日在河南郑州开幕,会议期间公布了首届“金尊奖”获奖名单,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保护项目获首届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 海昏侯墓系列考古成果成为关注热点,会议期间举办了多场专题讲座。据专家透露,从初步识读的部分竹简中,还发现一篇西汉冢赋,描绘了为一位列侯花费数百万五铢钱修建豪华墓室的经过。 3场主题讲座揭秘“海昏侯” 首届中...
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雁鱼灯 21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在河南郑州举行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详细剖析了海昏侯墓考古挖掘“亲民性”效应所引发的广泛关注这一情况。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是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项目承担单位。 在中国考古史上首次举办的这场大规模国际性学术盛会上,徐长青向来自埃及、德国等十余国以及港澳地区的近600名专家学者介绍了尘封2000多年的西汉列侯墓的考古...
19日,“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题讲座”在北京举行。目前海昏侯墓的考古工作进行到了哪一步?下一步还有哪些计划?讲座结束后,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项目领队杨军接受了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独家采访。 考古进展:正进行更精细地发掘与处理文物 16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颇受关注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位列其中。而此前,海昏侯墓内棺考古也已进入后期清理阶段。考古人员发现了保存...
5月19日,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项目领队杨军表示,这件文物此前曾被认为是“屏风”,但现在看来是“衣镜”。图为该“衣镜”出土场景。郭晶 摄 19日,“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题讲座”在北京举行。目前海昏侯墓的考古工作进行到了哪一步?下一步还有哪些计划?讲座结束后,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项目领队杨军接受了中新网记者独家采访。 考古进展:正进行更精细地发掘与处理文物 16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今日,“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 据介绍,在进行为期一天半的汇报演示后,16日下午,经评委会评议和投票,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最终揭晓。 最终,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陕西宝鸡周原遗址,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江西南昌海昏侯刘贺墓,河南洛...
5月15日至16日,“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举行,25项入围项目向终评评委会和社会公众进行成果介绍和演示。其中,受关注程度最高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能否跻身“十大考古新发现”,将在今日下午4时30分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揭晓。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今揭晓 据了解,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名单的考古项目共有25项,包括备受关注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
漆盒内提取的一面精美的铜镜。 图 伍文珺 5月10日,记者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内棺考古发掘现场获悉,在内棺头部位置提取的10多个漆盒部分已经开箱,考古人员在漆盒中发现了精美的青铜镜和西汉的“梳妆盒”——漆奁。与之前发现的三子漆奁不同的是,这次发现的是一套十分精致罕见的九子漆奁。专家认为,目前还未发现的海昏侯金印,可能藏身其中。 ●贴金漆盒中发现九子漆奁 据悉,在刘贺头部位置发现的1...
玉圭 海昏侯墓内棺文物 内棺琉璃席 “金玉满棺”、部分遗骸只余痕迹、刘贺身高170-175CM之间……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内棺清理工作一直备受市民关注,内棺文物叠压关系如何?金缕琉璃席究竟有什么奇妙之处?刘贺的遗骸保存情况如何?这些问题一直是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昨日下午,记者走进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文物保护工作用房,对刘贺内棺情况进行了细致的采访。 刘贺身高在170-1...
自今年1月15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一号主墓的内棺吊运至文物保护用房以来,在近4个月里,有关海昏侯墓考古的信息似乎被“屏蔽”了。5月6日,经过多次努力,本报记者采访到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获得海昏侯墓考古的最新进展。 金器数量再创考古纪录 说起海昏侯刘贺墓,人们自然会想到金器。确实,从2015年11月4日发现一大一小两枚马蹄金以来,无论是金器的数量还是种类,海昏侯墓不断刷新中...
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 考古人员在刘贺遗骸腹部发现尚未消化的香瓜子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工作一直在有序进行。近日,海昏侯墓主椁室出土的“孔子屏风”吸引了考古界的关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提出,这件文物或许不是屏风,而是一组铜镜。 此外,考古人员揭开覆盖在墓主人刘贺面部的玉璧,发现了保存较完好的牙齿。考古人员还在刘贺腹部发现尚未消化的“香瓜子”,由此推断...
海昏侯墓新发现,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一号主墓的内棺吊运至文物保护用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获得海昏侯墓考古的最新进展,金器数量再创考古纪录。4月26日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杨军给记者提供的数据中金器总数还是378件,其中金饼285枚,马蹄金48枚,麟趾金25枚,金板20块,总重量超过80公斤。 说起海昏侯刘贺墓,人们自然会想到金器。确实,从2015年11月4...
记者日前探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工地获悉,海昏侯刘贺墓主棺已进入后期清理阶段,考古工作者在提取完敷面后发现了刘贺的牙齿。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存信说,从数量上看,刘贺牙齿保存较完整,根据之前的考古经验,有较大几率在刘贺口中发现玉琀。记者了解到,玉琀作为含于死者口内的葬玉,各朝代形制不一。其中,汉代人多以蝉为琀,寓意亡人“蝉蜕”复生,灵魂得到延续。 “由于棺体受重压变形...
发掘出的金器 新华社发 南昌海昏侯墓还有哪些未解之谜?公众固然已被以公斤或吨来计量的金银和铜币“亮瞎眼”,作为考古人最感兴趣的又是什么?昨天下午,海昏侯墓发掘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做客中原国学讲坛,以大量现场图片和生动的讲述,完整再现了海昏侯墓的发现、发掘过程,让很多关心这一近年最火考古项目的文博爱好者如临考古现场。讲座结束后,杨军就很多公众感兴趣的话题接受了大河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2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海昏侯墓葬发掘清理运用“实验室考古”,是中国考古学和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的“完美”结合范例。 王巍介绍,“实验室考古”是将在田野考古发掘现场不容易清理和易损坏的遗迹和遗物如丝织品、漆器、木简等,与木质棺椁及周边埋土一起套箱提取,通过移至在室内创造的安全技术条件和良好环境进行发掘清理和研究,最大限度并有效保存、还原墓葬原始状态信息,达到文物安全保护、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