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10日对新华社记者说,经过5个月的实验室考古发掘工作,海昏侯刘贺主棺基本清理到位,内外棺组合结构正在梳理之中。截至目前,海昏侯国遗址的核心部分刘贺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基本结束。 徐长青介绍,刘贺内棺隐约可见墓主人遗骸痕迹,并有精美的贴金漆盒随葬。从遗骸头部至腹部依次可见覆面、玉枕和数块大小不等的玉璧,以及玉具剑、书刀和带钩、佩玉等,刻有“刘贺”名字的玉印也赫然别...
图为2015年11月,南昌汉代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铜雁鱼灯首次江西省博物馆展出。(资料图)刘占昆摄 “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出土成果展”将于10月11日在江西省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922件海昏侯墓出土的精美文物将长期面向公众展出。 9日下午,记者从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厅、江西省文物局联合召开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发掘保护利用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述消息。 南昌西汉海...
“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出土成果展”将于10月11日在江西省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922件海昏侯墓出土的精美文物将长期面向公众展出。 9日下午,记者从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厅、江西省文物局联合召开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发掘保护利用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述消息。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中国目前发现的结构最完整、布局最清晰、保存最完好的汉代列侯墓园。经过5年考古发掘,目前...
图为南昌汉代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发掘现场。(资料图)刘占昆摄 刘贺牙齿尚存,遗骸下现百枚金饼;主棺剥离出5000余枚竹简,成功释读出多部典籍内容……10月9日下午,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厅、江西省文物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发掘保护利用情况。 “此次新闻发布会,标志着历经五年多时间,对集帝、王、侯于一身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圆满结束。”江西省文化厅厅...
历经5年多时间,对集帝、王、侯一身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考古发掘工作9日圆满结束,海昏侯国遗址考古勘探及文物清理保护等工作仍在进行。 截至目前最新成果有:刘贺内棺隐约可见墓主人遗骸痕迹,刻有“刘贺”名字的玉印赫然别在腰间;考古专家已经成功剥离出5000余枚竹简,目前已释读出《论语》《易经》《礼记》《医书》《五色食胜》《悼亡赋》等多部典籍内容。 今年初海昏侯刘贺内棺整体打包进入...
图为海昏侯墓出土青铜雁鱼灯。 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 10月1日,在南昌国际展览中心展区,江西南昌市民衷丽萍正忙着挑选梳子、马克杯、书签等以海昏侯墓出土文物造型元素设计的系列衍生品。时不时,她还抬头咨询展区工作人员。 当天,2016艺术江西国际博览会(简称“艺博会”)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作为本届“艺博会”重要展览项目之一,海昏侯墓的考古成果备受关注,其中内地首个“再现海昏”系列文化创意产品...
18日,记者获悉,考古专家们准备拆解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椁室,并做椁板保护,还将对墓底进行发掘。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杨军表示:“我们对墓底进行发掘,将可以了解墓葬建造过程和看墓底是否还有其他遗存,如祭祀遗存等,为下一步墓葬的复原和展示打下基础。”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存信介绍,目前除1号主墓刘贺墓基本发掘结束外,2号侯夫人墓还没开始发掘;3号墓已发掘完成,但墓主还未知;...
针对近期网络上流传的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论语》是失传的齐《论语》这一观点,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信立祥表达了不同意见。 “我并不支持这种说法,我觉得要等待全部整理、释读完之后,才能得出结论。”信立祥对本报记者表示,要等到简牍释读、研究工作结束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据信立祥介绍,目前简牍刚剥离完,保存状况不太好,有腐朽的迹象,正处于加固阶段。加固工作完成后,再进行扫...
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发掘现场 据专家考证,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有竹书《论语·知道》篇。专家称,《论语》中发现《知道》篇,很可能属于《论语》的《齐论》版本,如果完全释读出来,在整个学术界将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据了解,海昏侯墓目前共出土了一万件(套)文物,竹简有五千多枚。其中已发现的有《论语》、《史记》、《医经》、《孝经》、《医书》以及筑墓的赋等。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表示,...
据有关媒体近日透露,根据专家考证,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有竹书《论语·知道》篇,很可能属于《论语》的《齐论》版本,如果完全释读出来,在整个学术界将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表示,《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如今,大家看到的《论语》是张侯之后用《鲁论》和《古论》形成的版本,但是《齐论》到汉魏的时候就失传了。《齐论》和《鲁论》《古论》最大...
海昏侯墓出土竹书“论语” 或为失传1800年“齐论” 据专家考证,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有竹书《论语·知道》篇。专家称,《论语》中发现《知道》篇,很可能属于《论语》的《齐论》版本,如果完全释读出来,在整个学术界将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据了解,海昏侯墓目前共出土了一万件(套)文物,竹简有五千多枚。其中已发现的有《论语》、《史记》、《医经》、《孝经》、《医书》以及筑墓的赋等。南昌西汉海...
由国家文物局编著、文物出版社出版的《2015中国重要考古发现》近日出版发行,该书共收录2015年全国较为重要的考古发现40项,其中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被列入其中。 据悉,该书介绍了包括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山西丁村遗址群2015年考古调查与发掘;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山西兴县碧村遗址2015年发掘收获;四川大邑高山古城遗址、江苏句容孔塘遗址、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墓等考古项目的成果。
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专家张传官看来,其中出现的“绢纨”一词值得略加探讨。他认为,“绢纨”同列, 而“纨”既已说明其材质,则“绢”很可能不是指质地。参考前文“紫纨”“绿纨”的辞例,“绢”应该也是指一种颜色。 实际上,“绢”所指称的颜色应该是黄色,亦即小麦成熟之后麦茎的颜色。考古专家孙机先生曾指出:“在汉代,绢特指未漂湅的泛黄色之帛。” 先秦秦汉的绢较为粗疏,并非名...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丝织品考古又有新进展。7月21日,记者获悉,海昏侯墓出土一方木楬,记载了一些物品及其数量。其中,部分释文为:紫丸(纨)上衣五;绿丸(纨)上衣十;绢丸(纨)上衣四。 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专家张传官看来,其中出现的“绢纨”一词值得略加探讨。他认为,“绢纨”同列, 而“纨”既已说明其材质,则“绢”很可能不是指质地。参考前文“紫纨”“绿纨”的辞例,“绢”应该也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