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3日上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棺柩套箱工作正式开始,5日,主棺(含棺床在内)初步完成套箱打包。目前,主棺柩正在进行加固处理,为下一步进入实验室考古做准备。 据专家介绍,主棺并非大家想象中的长方体,而是一个不规则的立方体。棺体的北边比较高,南边比较低,差距大概30厘米,所以要打造的套箱也要切合这个棺体。由于套箱和内棺之间存在缝隙,需要使用填充物填充。“这次我们一改以往用土填充的做法,使用聚氨酯泡...
1月7日消息,5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实验室内一片繁忙,现场如同一个现代化的工厂车间。一件件整体提取的文物装在木箱中等待重见天日。 记者在实验室看到,工作人员在做每一层清理时,都会留下丰富的资料,包括影像拍摄、文字记录、图表绘制、三维模型构建等。“并不是每件文物最后都可以恢复原样。”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存信指着一件泥土中刚刚显露出轮廓的马车华盖告诉记者,“这件文物...
日前,由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秦汉考古视野下的汉代海昏侯墓地考古及其意义”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召开。 来自全国各考古文博机构的学者、新闻媒体记者等 80 余人参会。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信立祥宣读了 《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关于增补副主任、委员的决议》。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领队杨军分别对海昏侯墓地考古工作进行了总体介绍和详...
随着主棺柩进入清理发掘阶段,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工作进入最关键阶段。近日,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在南昌举行“秦汉考古视野下的汉代海昏侯墓地考古及其意义学术研讨会”,40余位秦汉考古专家就考古发掘的重大成果及意义进行研讨。 据了解,2011年4月至2015年12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共勘探约100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出土青铜器、漆木器、金器、铁器、玉器、纺织品、陶瓷器、...
海昏侯墓也称南昌西汉海昏候墓,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该墓葬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整个墓园由两座主墓、七座陪葬墓、一座陪葬坑等建筑构成,反映了西汉列侯的墓园制度。在海昏侯墓中,考古人员发掘了大量极具价值的文物。下面,我们就来细数其中发掘的各种“宝贝”。图为在海昏侯墓东室发掘出土一枚韘形佩。韘形佩,俗称鸡心佩,起于秦,盛行于汉代,多作椭圆...
1月3日,记者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针对主棺内棺的套取工作已经启动,套箱时间需要4天左右,届时将整体打包运至1000平方米大的考古实验室进行提取。 内棺昨起套箱打包 目的:安全运至实验室 1月1日至3日是元旦假期,但是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工作人员并没有进入休假状态,考古专家仍在现场工作。记者从考古现场了解到,目前主棺套取材料已陆续到位,现场专家对主棺进行三维扫描后,昨日...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目前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昨日,记者从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针对内棺的套箱工作已经着手进行,此项工作预计还需要3天时间,本月7日后,内棺将整体打包运往附近的文保房进行提取工作。 工作人员正紧张准备套箱工作 昨日,记者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墓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钢条进行切割,用于加固内棺吊运钢架。在现场,还堆积了一些木板和泡沫材料,这些木板是为内棺做套箱而准备的,而泡沫材料是内棺和...
持续一个半月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墓发掘已进入关键时刻。中新社记者31日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因内棺文物保存比预期更好,但堆积情况十分复杂,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墓内棺最终确定整体搬至实验室进行清理。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美、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目前,该墓已进入主墓内棺发掘清理这一最后阶段。连日来,就在社会各界期待能否进行开棺之时,国家...
伴随着内棺提取方案的出炉,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内棺和棺床的套箱提取工作于昨日正式启动。预计套箱过程需要三至五天,整体运输时间还需要半天。届时,考古专家将在文保用房内对内棺和棺床进行实验室考古。 套箱所需材料陆续到位 目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考古进入了最为核心的内棺和棺床的套箱工作。主椁室内,专家们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套箱提取所需要的材料已经陆陆续续搬进现场。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工人搬运着钢筋...
海昏侯墓考古队里,有一半都是年轻人,他们共同的特征是:男,28岁上下,科班出身,高学历,单身。 这群年轻人久居荒野,工作环境枯燥、清苦,他们专注、细致,也愿意用一种幽默的方式自我解嘲,打发空闲的时光。 网上流传的打油诗,是他们工作、生活、心境的真实写照。 王迪在戏里戏外完全是两个人。 不工作时,与人类沟通已经不能满足他了。和猫、狗说话,和刺猬交流,还经常一溜烟儿似的奔向野地,摘两个柚子回来...
30日上午,国家文物局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组长、秦汉考古专家信立祥公布:“在主椁室现场清理,存在极大的隐患和不安全因素。为确保文物万无一失,我们决定整体套箱提取,进入实验室清理。” 早晨8时过后,记者来到墎墩山上的海昏侯墓考古工地,工作人员已经进场。公安和武警的力量比往日增强,公安人员至少多了一倍。9时许,专家入场,随即进入主墓内,在主棺旁开会讨论接下来的操作方案。 经过现场勘查和三次激烈的讨论...
据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报道,南昌海昏侯墓内棺清理方案12月30日确定,将打包到实验室进行清理。预计打包过程需要三到四天。 据悉,此前专家组预备了两种内棺清理方案,即现场清理和整理打包到试验室进行清理。今日上午,经过专家组的观察分析,确定将整理打包到试验室进行清理,因试验室温度、湿度、氧气含量均可控,可以更好地保护文物。 此前,海昏侯墓已出土包括玉片、玉饰、玉璧等玉器,专家推测,棺内或有大量珍...
12月30日,海昏侯墓内棺清理工作启动。因为内棺文物保存比专家预期的更好,但堆积情况非常复杂,专家组决定将内棺整体套箱提取到文保用房进行实验室考古。 “内棺文物堆积情况非常复杂,现场清理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组长、秦汉考古学会会长信立祥说,为了文物的安全,决定将棺床和内棺一起提取到文保用房进行实验室考古。 “估计整体套箱提取时间为3至4天,但后期实验室考古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主棺已经采取临时保护措施 专家组组长信立祥 历时5年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进入最关键阶段。12月30日,从发掘现场传来消息:因内棺文物堆积情况复杂,为确保文物安全,专家组协商决定套箱整体提取,进行实验室考古清理。 目前,提取方案正在报国家文物局审批,若整体打包提取,墓主身份有望在春节前揭开。 一重棺内已提取200多件文物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工作进入第三阶段——对主棺进行清理发掘...
清洗后的金板 记者 王祺摄 28日,考古人员再次对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内棺进行了一次探测,棺内除了金器、玉器和纺织品痕迹外,还发现了几个漆盒。 记者注意到,经过专家们的清洗保护,金板露出了“真颜”,本该有的光泽没有因为在地下埋藏2000多年受到影响。这些金板并不是统一的尺寸,同一块金板,不同部位的厚度也不一样。专家介绍,每块金板大约一公斤左右。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上有孔子图像及生平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