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30日,由北京开往南昌的T145次旅客列车安全抵达南昌。或许,许多旅客未曾意识到,与他们同行的还有一批特殊的“旅伴”——被誉为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挖掘出土的441组件珍贵文物。 从2011年开始,历经五年的考古挖掘,一座神秘的汉墓渐为世人所知。期间,伴随着专家揭秘、官方发布、媒体追踪……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这是中国考古界第一次把自己推到了公众的鼻子尖底下。”...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数以千计的竹简和木牍,无疑是该墓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其中的文字材料对于专家们来说格外珍贵。昨日,记者获悉,海昏侯墓内出图的5200多枚竹简已剥离完成,将进入正式的释读阶段,青铜器修复也将启动。 青铜器修复本月启动 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中,出土青铜器近3000件(套),其中不乏造型精美的博山炉、雁鱼灯,极其罕见的錞于和编铙,以及象征墓主身份高贵的青铜鼎...
6月24日,中考知春里中学考点,考生入场。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在首博红极一时的“汉代海昏侯墓遗址考古展”中的文物,不仅走进了北京高考题,也走入了北京中考化学卷。 昨日中考进入第二天,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雁鱼灯成为了化学卷上的题目素材;数学卷上则迎来了岁数更大的甲骨文,用来考察平面几何知识。 甲骨文、阶梯水价入数学题 在昨天上午的数学科目中,考生们迎来了“老古董”——甲骨文,...
历史纪实文学作品《西汉海昏侯墓大发现与墓主刘贺传奇》20日在香港举行新书首发式和图片展。 新书作者黎隆武依托史料和出土文物,展开合理想象复原海昏侯刘贺的生平,并在书中叙述了海昏侯墓的考古发现。该书简体字版本已在内地热销逾10万册。 黎隆武表示,史料对刘贺生平后期素人生活的记载很少,为更好地了解刘贺的真实生活状态,他曾去到其故乡进行考察。他亦直言,书中想象的部分包括对刘贺被废后并...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内棺清理工作一直备受市民关注,记者了解到,目前内棺已经基本清理完毕,外棺、棺床等都已经分离开,进行分别处理保护,内棺清理已进入尾声。昨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内的5号祔葬墓也正式进入实验室考古发掘清理阶段。 5号墓主棺已露出棺盖 5号墓的主棺已被套箱提取,昨日开始进入实验室考古清理发掘阶段。“目前清理工作才刚刚开始。”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存信介绍...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葬文物保护及技术保障负责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存信透露,海昏侯墓园中的5号墓主棺进入清理阶段,目前已清理了主棺表层的部分填土,专家组将视现场情况商讨开棺及清理发掘方案。 江西省文物考古所所长徐长青此前表示,关于5号墓的墓主身份,业内一直存在“是儿子还是妾侍”的争议。如在5号墓中也发现遗骸,或能与刘贺的DNA进行比对,从而揭示二人的关系,对墓园整体埋葬形式也将有...
6月16日,记者获悉,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内棺发掘清理已进入尾声,外棺、棺床等都已分离,分别处理保护。此前,刘贺墓园的5号祔葬墓成为许多专家关注的焦点。墓主人究竟是谁存在两种说法,一说主人是海昏侯宠妾;另一说主人为男性,是下代海昏侯。昨日,随着5号墓正式进入实验室考古发掘清理阶段,这一谜底也有望揭晓。 备受关注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工作仍在进行。记者昨日从考古现场获悉,目前刘贺墓的内...
刘贺死因究竟是什么?大刘记印的印文为什么这么奇特?简牍释读出了什么新内容?近日,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局驻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组长信立祥在南昌举办讲座,为我们分析和解释了海昏侯墓考古工作中出现的若干谜团。 香瓜子可能揭开刘贺死因之谜 据信立祥介绍,内棺中墓主人的收殓完全符合西汉列侯葬律的规定,整个尸体用丝绸做的衣服和被子裹住,脸部盖有一块红褐色覆面,头枕琉璃...
13日,记者获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组组长、国家博物馆研究院信立祥来昌作了一场题为“一代帝星陨落的无奈与哀荣”的精彩讲座,就大家关心的香瓜子、孔子身高等话题以及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最新进展情况进行讲解。 靖安墓遗骸发现香瓜子 在刘贺的遗骸中发现了40多颗香瓜子,信立祥表示,从中可以推断刘贺死于夏秋季。“很奇怪,马王堆中的辛追夫人腹部也出现香瓜子,靖安发现的春秋大墓中的遗骸腹部也出现大...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古一直是海内外文化界关注的焦点。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的相关基础建设还需一段时间,目前大量的珍贵文物修复完成后无法及时与公众见面。那么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如何解决?公众考古又该如何拓宽渠道?数字化的网上博物馆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回答。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网上博物馆的宽幅页面上,悦耳的汉乐、金光熠熠的马蹄金、流光溢彩的车马器、恢弘巨大的主墓室、...
图为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网上博物馆虚拟展厅。刘占昆摄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网上博物馆30日正式上线,这标志着海内外民众以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足不出户就能一睹千年古墓中出土的无数珍奇。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墓葬主人为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历经王、帝、侯变迁的人,具有历史唯一性。保护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对于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学术、历史和艺术价值独一无二。 ...
记者昨日从省文化厅获悉,我省将重点抓好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发掘保护,加快推进遗产本体保护、考古发掘和环境整治等工作任务,确保“十三五”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海昏侯墓考古喜获考古奖项“大满贯” 自2011年3月至今,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进展备受市民关注。省文化厅文物局负责人表示,5年来考古队共勘探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共出土包括青...
21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在河南郑州举行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详细剖析了海昏侯墓考古挖掘“亲民性”效应所引发的广泛关注这一情况。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是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项目承担单位。 在中国考古史上首次举办的这场大规模国际性学术盛会上,徐长青向来自埃及、德国等十余国以及港澳地区的近600名专家学者介绍了尘封2000多年的西汉列侯墓的考古情况及文物保护理念。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