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了保护、挽救、发展中国民间艺术的奇葩——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作为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之一,国内规模最大、最具专业性的木版年画博物馆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历时两年多精心施工建设,13日宣告竣工。目前布展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将于本月20日正式开馆。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在建筑规格、展品数量、馆藏丰厚上位居中国年画博物馆之首。 天津杨柳青年画起源于明代,至今已有近400年...
《凤翔木版年画》藏书票日前面世,全套一枚,志号为2011-2(1-1)T,发行量5000枚。 该藏书票展现了凤翔木版年画的代表作品《佳人爱菊》,该年画曾经在我国邮政部门发行的《凤翔木版年画》邮票上亮相。该年画是年节时贴在闺中少女门上或窗扇上的,构图造型独特,色彩艳丽,人物姿态优雅。 凤翔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国外收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在世界各著名博物...
在重庆市梁平县找到年画古版 福建漳州武庙门上的年画 经过9年抢救性普查,4月16日,22卷本《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全部出版完毕。通过“中国木版年画抢救与保护工程”,全国20个年画重要产地的年画遗存和传承得以全景式地记录下来,其中首次囊括了台湾米街年画、澳门纸马年画和海外收藏的中国木版年画精品。这套鸿篇巨制被著名作家冯骥才称为“完成了农耕时代中国年画终结式...
经过九年抢救性普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首批全国性重点实施项目——《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成果16日在京正式发布,《杨家埠卷》、《朱仙镇卷》等22本装帧精美的木版年画,首次全景式集中呈现农耕时代的中国木版年画。&包括$300万字、1万幅图片、1000多分钟的动态影像光盘《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由《杨家埠卷》、《杨柳青卷》、《朱仙镇卷》、《武强卷》、《绵竹卷》、《梁平卷》...
经过九年抢救性普查,煌煌22卷本《中国木板年画集成》日前面世。这一被冯骥才称为“完成了农耕时代中国年画终结式总结”的项目,首次囊括了澳门和台湾年画。中国木版年画普查工作始于2002年,是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组织各年画产地相关人士和权威学者共同从事的一项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问世的《中国木板年画集成》有300万字,1万幅图片,1000多分钟的动态影像DVD光盘,大量珍贵年画发现和全...
滩头木版年画 【项目介绍】 隆回县滩头木版年画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在不断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滩头木版年画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艳丽、润泽的色彩,古拙、夸张、饱满、个性化的造型,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工艺,使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滩头木版年画从造纸原料的选择、纸张的制造、刷粉,到画稿、刻版、七次印刷、七次手绘,二十多道生产工序都在一个...
2月2日,河南朱仙镇一位民间艺人在制作木版年画。春节临近,河南省开封市朱仙镇几十家木版年画作坊正抓紧时间制作年画,供应节日市场。中新社记者 赵敏 摄 不贴在门上,不挂在墙上,精致的木盒内装上几张五色套印年画,辅以“朱仙镇”等字样,这是一份时尚的新年礼物。即便是除夕日的今天,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作品依然在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内热销。 伴着渐起的鞭炮声,中新社记者来到开封市22公...
杨家埠木版年画 春节渐近,年味浓了,年画备受推崇。记者26日到中国木版年画之乡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村采访了解到,这个有着300多户人家的小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赶印年画,有的家庭作坊一天能达到7000多张的产量。 杨家埠木版年画始于明朝末年,繁荣于清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并称中国民间三大木版年画。在杨家埠百年名号“同顺德”画店的第十...
朱仙镇年画作品 年画曾是我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过去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如今,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色彩鲜明、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年画几乎已无迹可寻。这些改变,不仅使年节少了许多味道,也使年画这种传统的手工技艺面临生存的危机。 日前,中国木版年画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河南开封举行,围绕中国木版年画的保护与发展,专家们从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学...
近日,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朱仙镇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博物馆对外开放。该馆集收藏、展示、研究三大功能为一体,陈列朱仙镇木版年画品种210种。朱仙镇木版年画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朱仙镇木版年画线条粗犷,形象夸张,构图饱满,色彩艳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目前已被20多个国家的博物馆收藏。
“流光瑞影──中国木版年画展”为澳门艺博馆馆藏展。展品悉数为中央美术学院薄松年教授捐赠的百余件作品中所选出,展出约六十件套。本次展览是呼应中国传统年节的跨年展,通过此展览可增进本澳市民对此一民间年节艺术的认识之外,亦为农历年带来应景的欢娱喜乐气氛。年画是中国民间逢年节、喜庆前后用来祈福纳祥、避邪消灾的一种装饰。制作以水印木刻为主,是传统民俗版画艺术重要的门类。多以直白方式表...
时间:2011年1月28日—4月24日 地点:澳门艺术博物馆 展品为中央美术学院薄松年教授的捐赠,是次展出作品约六十件套,多数为清代、民国旧刻版或依旧版式样重新刻制,而于二十世纪末进行刷印的木版年画。年画是中国年节时分用来祈福纳祥、避邪消灾的喜庆装饰。它是一种具审美趣味、以直白方式表达主观愿望的传统民间艺术,乃中国重要的民俗版画。造型简练,色彩鲜艳,形象质朴,富含情节、寓意及装饰性。民间年...
年画曾是我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过去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如今,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色彩鲜明、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年画几乎已无迹可寻。这些改变,不仅使年节少了许多味道,也使年画这种传统的手工技艺面临生存的危机。 日前,中国木版年画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河南开封举行,围绕中国木版年画的保护与发展,专家们从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学、经济学的角度阐释...
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西青区人民政府、市文广局、市旅游局共同主办的中国·杨柳青木版年画节今天上午开幕。本届木版年画节的主题为:“传承年画艺术,弘扬民族文化”。 本届杨柳青木版年画节为中国木版年画传承和发展、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同时也成为天津市乃至全国春节民俗文化活动的一大亮点。年画节期间,将陆续举办中国木版年画展示活动、中国木版年画研究权威学者王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