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90O年,一个初夏的夜,“咚、咚、咚......”几声沉闷的敲击声刺破夜空。 “哗”,甬道的墙壁顷刻间倒塌。灰烟弥漫过后,墙里面竟然显现出一人多高的门来。门用泥块封了起来,于是又是几声敲击,泥块碎落为碎泥残土。两个好奇的脑袋从门口向里张望,一个是莫高窟的王道士,另一个是他请来抄经书的杨秀才。两人拿着油灯进门又穿过一个甬道后,进入了一个洞窟。昏暗...
戈壁中古党河流过的深谷断壁上,一排石窟朝阳洞开 ,空旷的河谷中响起一阵阵清脆的斧凿声。进入石窟,穿过长长通道,一个不大的石室出现在眼前。一位头发几乎花白的老者如同古代的敦煌画匠一样在墙壁上细心地描绘着一个大佛。是谁在这曾经是古丝绸之路的荒漠上开凿这座石窟呢?为什么又要在石窟的墙壁上绘画呢?这还要从莫高窟说起。 从公元366年第一位佛选择莫高窟居住到今天莫高窟的众神在此落脚己逾1600年,洞窟大...
在两会期间,两会委员樊锦诗(敦煌研究院院长)显得特别高兴,原因是,在今年初,包括“数字敦煌”在内的,总投资2.61亿元的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开工了。1998年,樊锦诗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后,便带领科研人员在石窟遗址保护、管理上探索一条更为可行、科学的道路,为了这一工程,年过古稀的她已经为之奋斗了40年。 窟的开放,参观的游客从每年的2万到现在的30多万人次,如何协调开发和...
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距离丝路名城敦煌几百公里的罗布泊上空,升起了一朵震惊世界的蘑菇云。“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然而此时正在北京中南海的周恩来总理又想到了另一件事情,他吩咐身边的工作人员:“马上让国家文物局的王冶秋同志和敦煌联系,问一下敦煌人民受到影响了没有?莫高窟损坏了没有?” 敦煌那边的消息很快反馈回来:R...
释迦舍身图(二) 魏,作者:关山月,尺寸:23.9cm×30.4cm 引言 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其中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莫高窟,是敦煌石窟的代表,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从公元366年,一位叫乐尊的和尚凿下了第一座石窟起[1],直到元朝,石窟的开凿延续了一千余年。如今,乐尊开凿的那个石窟早已无法分辨得出,可经过风沙侵蚀仍保存着近五百...
“我与敦煌——饶宗颐敦煌学艺展”将开幕将于2009年1月16日下午4时在深圳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饶宗颐教授敦煌彩绘、敦煌白描、敦煌风光、敦煌写经、敦煌木简残纸等80余幅书画作品。据悉,展览将持续到2月12日结束。 饶宗颐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他长期潜心致力于学术研究,涉...
记者今日采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王旭东时了解到,敦煌莫高窟将采用最先进的数字技术来模拟现在的洞窟,为游客营造出一个数字洞窟。据悉,这一数字洞窟是世界范围内的首例。 敦煌莫高窟现存洞窟七百三十五个,彩塑二千多身,壁画四万五千平方米,这座连续营造了上千年东方艺术的宝库,具有特殊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九八七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由于敦煌莫高窟文物本体材质脆弱,...
2008年12月底,甘肃省政府在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工地隆重举行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开工仪式。副省长咸辉出席仪式并做重要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正锋主持开工仪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环保局、省文物局的有关负责人,酒泉市政府及敦煌市党政领导及敦煌研究院部分职工共计600余人参加了仪式。 咸辉副省长在讲话中强调了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的重大意义。她...
资料图: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中新社发 张富 摄 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二十九日正式开始建设,这标志着敦煌莫高窟史上最大的...
昨天,是搬迁后的国家图书馆敦煌吐鲁番资料阅览室重新开放的日子。已故学人、书法家启功生前珍藏半个世纪的敦煌俗文学资料,共218种1500余页,经由启功家人之手,捐赠给了国家图书馆。这是敦煌吐鲁番资料阅览室成立20年来,收到的最大批量敦煌学研究手稿。该阅览室将辟专区,长期展出这批文献价值、文物价值很高的资料。 据介绍,这批手稿中,涵盖了《敦煌变文集》中完整的78种作品。《敦煌变文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
在“敦煌舞派”的原生地甘肃,三十年间,敦煌题材的舞台艺术作品如雨后春笋“百花齐放”,由一部敦煌剧引出了十台敦煌戏。 一九七九年五月,《丝路花雨》的推出,创立了一种新型舞蹈派系--敦煌舞。《丝》剧从敦煌莫高窟里保存着的历代舞姿图绘,选取、提炼出典型化的静态舞姿,探讨其动作流程,使其“复活”。“反弹琵琶伎乐天R...
由数家机构和众多专家鼎力合作,敦煌研究院和中国文物学会联合监制的“盛世佛光·敦煌壁画长卷”近日复制成功。 长卷将5万余平方米的敦煌壁画浓缩汇聚于一幅全长20.2米的卷轴之上,收入佛教史迹、佛教故事、本生、因缘故事、尊像、经变、供养人、装饰图案等60余组精华。画面色彩丰富,形象生动,结构清晰,充分体现了壁画原作风貌。这一方法使人们能直观、近距离观赏历史文化遗产,对...
2008年8月1日至6日,敦煌研究院在敦煌莫高窟举办了“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这是敦煌历史上,也是藏族历史上,更是国际学术界第一次以敦煌吐蕃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甘肃、青海、西藏、四川、湖北、江苏、台湾等地的二十多家敦煌学、藏学、民族学、考古学、佛学等专门研究机构的近6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51多篇,其中绝大多数在大会中都有宣读,这些论文集中...
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沙漠化已对敦煌境内如莫高窟等著名文物古迹造成严重威胁,许多重要文物遗址处在重度和中度沙漠化地带。 正在敦煌举行的“2008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区域研讨会”上,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公布了他们的最新调查研究成果。 敦煌市沙漠化程度严重,已经对境内文物遗迹造成严重威胁,其中莫高窟、西千佛洞和寿昌城...
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会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在敦煌举行。此次会议透露,具有千年历史的敦煌莫高窟成城湾花塔得以加固,塔上彩绘也得到复原。 这座古塔位于莫高窟前的河谷上游一点五公里处,塔上高耸的塔刹由七重层层缩小的莲瓣组成一朵硕大的花蕾,因而得名“花塔”。据考证,这座花塔约建于一千年前,属于宋代土塔建筑。 敦煌研究院保护所副研究员孙毅华介绍,经过千年风雨,这座花塔白灰层、塔基、塔...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