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群。完整的敦煌莫高窟由南区和北区构成。 近日,从敦煌研究院传出消息:敦煌莫高窟北区经过先后6次发掘,证明了北区洞窟是莫高窟石窟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非此前讹传的画工塑匠窟,而是僧人的禅窟和生活窟。其中文物数量达7万多件,经过鉴定并陈列的文物有1451件,其中不乏首次发现的珍贵文物,填补了考古学领域的诸多空白。 据负责北区考古研究工作的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彭金章介绍,北区探明...
今天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获悉:在西藏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地位的萨迦寺,抢救性考古清理工作日前告一段落,新出土文物500多件(组)。萨迦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城,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主寺,分萨迦南寺和萨迦北寺,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寺院建筑群,有“第二敦煌”的美誉。萨迦北寺初建于1073年,大多数建筑毁于上世纪60年代。萨迦南寺始建于1268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一直非常重视萨迦...
(艾轩 《旷野起风》 布面油画 60X50CM) (孔柏基 《敦煌印象》 纸本油画 45X53CM) 本次秋季拍卖主要分架上绘画、当代名家版画、先锋摄影和小型雕塑四个板块,共计118件作品。架上绘画作品占80%,其中包括80后、70后、新生代及老一代艺术家的不同时期的作品。突出新生力量、拍品种类的多样性构成了06秋季太平洋油画拍卖的整体貌。 架上绘画 当下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是群雄并起...
记者从敦煌市文化局了解到,为保护莫高窟景区,过去三年里,敦煌市先后将莫高窟景区内的1500座坟墓搬出景区。 敦煌市文化局副局长赵志英介绍说,千百年来,敦煌民间流传着一个风俗:凡有人去世必定埋在紧邻莫高窟的地方,“头枕三危山,脚踩鸣沙山”,以图吉利。因此,多年来在莫高窟周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坟墓,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不但对莫高窟及周围不同时期的古墓保护带来了许多不...
本报敦煌6月11日电随着《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分布在莫高窟保护区内的1000余座现代坟墓,目前已搬迁1157座,此举将更有利于做好莫高窟的文物保护工作。 2003年3月1日,《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按照条例规定,分布在莫高窟保护区内的1000余座现代坟墓必须全部迁出。为此,敦煌市政府和敦煌研究院联合成立搬迁小组,深入到城市各社区和农村各乡镇,向群众宣传保护文物的政策及...
前天,敦煌研究院表示“可以恢复到原貌”,昨天,敦煌研究院专家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被破坏烽燧无法完全复原 “1200年的文物,现在看来已无法完全复原,这次破坏也大大缩短了它的寿命。”广东强视影业公司投资的《楚留香传奇》严重破坏了吐鲁番境内的古文物唐代烽燧。昨天上午,对烽燧破坏程度进行调查的敦煌研究院专家这样对记者说。 据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
敦煌研究院日前为日本友人大洞龙明及其家人捐资修复的敦煌莫高窟第45窟、第57窟壁画、彩塑修复竣工举行了揭牌仪式。 大洞龙明及家人专门赶到敦煌参加了揭牌仪式。敦煌研究院为了表示对大洞龙明及其家人支持敦煌保护事业的感谢,特颁发证书、制作铭牌以作纪念。 大洞龙明是日中友好交流协会会员,他与夫人都是日中民间交流的友好人士。为了表达他们全家对敦煌艺术的无比热爱,已经为敦煌石窟保护两次捐资,为...
为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环境,敦煌研究院日前将准备建设的数字展示及游客接待设施选址进行了改动,迁出了保护区。 记者14日从敦煌研究院了解到,数字展示及游客接待设施是“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设施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原设计,数字展示设施(馆)选在现敦煌莫高窟陈列中心东侧建设,游客接待设施(中心)拟在现售票处建设,都在莫高窟保护区范围内。修改之后,数字展示及游客接...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专家近日对阿尔寨石窟壁画留有的《圣教度母二十一种礼赞经》考证后认为,这部经文是以前从未发现的蒙元版本。 据阿尔寨石窟研究专家、现任内蒙古鄂托克旗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巴图吉日嘎拉介绍,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圣教度母二十一种礼赞经》木刻本是1431年之北京木刻本,当今世界仅存一套,现藏法国吉美博物馆。同一经文也保留在阿尔寨石窟第32号窟中,而且其中包含有北京版木刻本中所没有的内容。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