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以色列考古学家在以色列默基多地区一处废墟中挖掘出大量圣经时代的名贵珠宝和称为“紧急宝藏”的古代货币等宝藏。这些出土的文物向人们展现了三千多年前中东地区的人们生活画面,其中还包括了他们面对危险逃离家园时紧急留下宝藏的情景。 “尽管被埋藏了1000多年,这些名贵珠宝和‘紧急宝藏’还是在以色列重见天日。”一考古学家说,上个月...
6月9日,考古人员在秦兵马俑一号坑内进行修复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 考古人员在“百戏俑”坑清理一件无头陶俑。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 秦兵马俑一号坑中发现的“秦盾”。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日前对外公布了秦兵马俑一号坑考古发掘和秦始皇陵9901陪葬坑百戏俑发掘的最新进展。 据介绍,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始于2009年6月13...
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玉树地震共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受灾面积35862平方公里,受灾人口246842人。境内的文化遗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文物局的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号召,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在青海省文物局的支持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去年就承担了青海玉树“4•14”地震...
袁仲一说,很多人认为,兵马俑出土时本是花花绿绿,因为考古人员工作不到位,它变成游客们所见的灰头土脸。其实,2200多年来,秦俑坑曾历经水火等磨难,一号二号秦俑坑被火烧过,一号坑是大面积过火,二号坑是局部过火,大量黑色灰烬残留在夯土墙上。三号坑没遇大火,但破损程度最为严重,陶俑基本被砸了个遍,有的碎成粉末,根本没法修复。地处骊山脚下,3个坑都遭过洪灾,再加上深埋地下多年及其他自然因素的侵蚀,使得绝大...
宝鸡大型西周贵族墓葬群现场 6月22日,在宝鸡市石鼓山天玺台一边的石嘴头村四组发现一大型西周早期一贵族武士古墓,其墓葬规格甚高,属于当时贵族墓地。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近几十年国内发现青铜器数目最多,规格最高,保存最完美,发现大器皿最多的一座墓葬。
从左至右:大型盛酒器具罍1件、盛酒的器具卣3件 考古人员又发现一件青铜簋和一件青铜鼎,一件陶制的炊器鬲也在壁龛的泥土里露出颈部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赵航摄 继6月24日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发现20余件青铜器之后,昨日,考古人员又在古墓北侧的深藏壁龛里发现一件用于盛放饭食的青铜簋和一件用于烹煮和盛贮肉类的青铜鼎。另外,一件陶制的炊器鬲也在壁龛的泥土里露出颈部。 村民讲述:扒开土层看见&...
6月25日,记者从山西博物院获悉,为纪念罗伯特·斯特林·克拉克先生的中国科考之行100周年,由美国斯特林和佛郎辛·克拉克艺术中心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精心策划两年多的“来自黄土高原的考古发现”展览已在该艺术中心开幕。其中由山西博物院提供的9组北魏文物首次走出国门,亮相该艺术中心。 此次展览选自山西及甘肃两省近年来重要考古发现的16件出土文物,展现...
6月16日至21日,河南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文物考古勘探培训班在新乡市举办,共培训了豫北地区及全省直管县155名文物考古勘探人员。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主持培训并做出重要讲话。 培训班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新乡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承办,共有新乡、安阳等豫北地区6个地市及长垣、汝州等9个全省直管县155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班邀请了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秦文生处长、杨振威副处长,文物安全处李培军...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认真贯彻“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6月18日上午,河南省文物局李玉东副局长一行应邀莅临考古院开展了精彩安全生产讲座。李玉东副局长首先对市考古院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进行了肯定。然后,从文物安全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重要性剖析了当前文物安全形势,强调了河南省“文物安全督察年”的工作重点,并以生动形象...
“禁”——古代的茶几我国古代青铜器中一种称“禁”的案形器,是周代贵族在祭祀或宴饷时置放酒器的用具。东汉郑玄在为《仪礼士冠礼》作注时说:“禁,承尊之器也,名之为禁者,因为酒戒也。”就是警戒饮酒者的意思。 文献记载,商人嗜酒成风,到商纣王时期达到顶峰。纣王在国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修建了离宫别馆,又作“酒池肉林”,日夜和他宠爱的妃子妲己以及一些贵族幸臣们酗酒玩乐。荒淫无度的侈糜生活导致商被周武王所灭...
说起济南城的历史,人们一定会想起“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的说法。按照这一说法,最早的“老济南”其实是位于现在济南市东约35公里章丘龙山街道阎家村北的东平陵城。东平陵城是汉代济南郡、济南国的治所,西晋永嘉(公元307—312)后,济南郡治由东平陵城西迁至历城。济南城于是到了现在的位置。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现在人们说的“老城区&...
小白礁,位于浙江象山县渔山列岛,石浦港东南约27海里。2008年11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合作开展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时,考古人员在距小白礁20米左右深的海床里发现了一艘木质沉船,命名为“小白礁Ⅰ号”。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堪称继“南海Ⅰ号”、“...
6月23日,考古队员已经试着出水了部分梅园石。新华社发 昨日上午9点,“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水下考古发掘直播特别节目在央视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英语频道同时播出。伴随着央视的直播与设在北京、宁波、象山三地演播室里的专家的解读,小白礁沉船“真容”、那些沉睡在海底已160多年的精美文物,还有神秘的水下考古过程在直播中被一一展现。 昨天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