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距今5000至6000年前的古人究竟是如何生活的?如果您看了薛家岗遗址,可能便会明白。近日,省政府发出通知,同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潜山县薛家岗遗址的保护规划。 规划中,潜山县将对薛家岗遗址进行原址保护,并建立专门的博物馆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处“国保”将来不仅能得到很好的保护,还能让人们在这处遗址中感受到古人生活场景。 出土的文物举世首现 距今约5500年的薛家岗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器内壁的铭文 提取出的“卣 7月5日下午,随着宝鸡石鼓山西周墓葬中最为珍贵的青铜禁的出土,此次考古挖掘提取工作已全部结束。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共提取出包含了六鼎、六 簋、六卣等在内的大件青铜礼器14种30件,出土青铜器数量多、体形大、保存完整、工艺精美,是30多年来我国商周墓葬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卣”内藏“斗” ...
■永兴岛上遗留的日军碉堡■摄影/本报记者 李晨 1992年5月,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一艘小渔船正艰难地一路向南航行,站在船头的是一位60岁的独臂老人,衣服左袖空荡荡地摆动在海风中。他就是被称为“中国南沙考古第一人”的王恒杰教授,而载着这艘小渔船的那一望无际的黑色海水,就是我国的南海。 王恒杰1932年出生在哈尔滨的一个满族家庭,东北日伪时期,还是孩...
器内壁的铭文 提取出的“卣 7月5日下午,随着宝鸡石鼓山西周墓葬中最为珍贵的青铜禁的出土,此次考古挖掘提取工作已全部结束。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共提取出包含了六鼎、六簋、六卣等在内的大件青铜礼器14种30件,出土青铜器数量多、体形大、保存完整、工艺精美,是30多年来我国商周墓葬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卣”内藏“斗” 当天...
泉州水下考古陆上调查项目进展顺利,昨日,考古队员们来到石狮市蚶江镇进行调查。在蚶江镇和永宁镇都有好消息传来。发现的出水瓷器年代久远,大部分产自唐、宋、明、清的民窑。 在蚶江镇,一名走船几十年的船老大一边吸着烟,一边回忆着在海上打捞瓷器的往事。在他记忆的深处,在石湖码头海域的海底有一条深沟,沟从石湖直通泉州后渚港,沟深约20多米,很多渔民曾经在此处捞起明代的“国姓瓶”或者瓷...
在金川县二嘎里乡,考古专家新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刘家寨遗址,距今约5000年历史。在发掘了3500平方米之后,考古队员发现了200多个灰坑、11座房址、19座窑址等遗迹,并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陶片、石制品、骨制品、兽骨等器物。 昨日,在成都召开的“金川刘家寨遗址考古成果汇报会”上,有专家认为“这或许是一个以制陶业为主的聚落...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主办的文物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中获悉,目前中国考古工作者短缺,全国专业考古工作者不足2000人,而法国国家考古研究院就超过2000人。 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会副秘书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斌说,就从业人数而言,中国与很多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除了法国国家考古研究院有2000余人以外,以色列国家考古文物局有1500人,其中考古人员500人;而在中国,除了像陕西这样的文物大省专...
7月5日,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带领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呼林贵、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副处长贾强、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建林、院长助理孙周勇,在宝鸡市副市长丁琳、副秘书长葛君琪、市文物旅游局局长任周方、渭滨区区长李晓阳等陪同下前往石鼓山西周贵族墓葬考古发掘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并召集会议,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7月5日是石鼓山考古发掘提取文物的最后一天。在考古发掘现场,赵局长认真查看了清理提取文物的过程...
干考古这一行,要有当垫脚石的准备 “考古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好像很神秘,但说实话实际上也可能很枯燥无味。”徐老说,人们关注考古,是希望能出土些价值连城的宝贝,有一个大大的惊喜,但结果却往往不是这样,很可能几年下来都没有成果。曾经进行了电视直播且颇为令人期待的“北京老山就是个空墓”。 徐老说,干我们这一行,出成果的周期很长,所以必须准备好去做奉献...
本报讯(记者朱永安)“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微博)水下考古成果展”日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作为国博建馆百年纪念活动的组成部分,两个专题展览分别展现了国博的馆藏实力和学术研究水平。 除部分瓷器展陈于“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外,展览特选了135余件中国古代瓷器,分为“颜色釉瓷艺术”“釉下彩瓷艺术”和“釉上彩瓷艺术”三部分展出,囊括了不同时期的名窑精品。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
“水牢”门洞前的台阶被发掘出来 贵阳晚报消息 7月4日,记者从遵义市海龙屯考古发掘现场获悉,多年来被视为“水牢”入口的一处拱门,现已确认只是一个特殊通道,与“水牢”无关。 被称做“水牢”的这处拱门,位于海龙屯“新王宫”遗址群左侧,门洞高约2米,宽约1。5米,深约4米多。发掘前...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茶马古道”雅安段现场踏查组对荥经县、汉源县境“茶马古道”进行文物点的补查和复核,通过实地调查和采访相关人员对存疑线路进行确认。近日,顺利完成了田野调查阶段工作后调查人员返回成都。“茶马古道”雅安段的调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分三次进行,历时约二十天。通过田野调查,“茶马古道”雅安段的线路走向的连接节点得到确认,根据保护规划的需要,对道路和沿线文物点的危害因素和环境危害因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