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29日,记者从陕西宝鸡渭滨区石鼓 镇西周古墓葬考古发掘工地获悉,考古工作者已从考古现场的古墓葬中清理出20多件青铜重器和一批车马器、兵器等文物。目前,该墓葬的考古发掘工作仍在科学有序地进行中。 6月22日,宝鸡当地群众修建房屋时发现青铜器后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省、市、区文物部门按照考古发掘规定和程序随即展开抢救性清理。陕西省文物局立即将这一重大考古发现通过书面报告、文物信<息等形式上报...
a
“新王宫”遗址出土的一件宣德年间瓷片 昨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飞透露,考古队在遵义市海龙屯“新王宫”遗址废墟中,发现了大量明代宣德年间的生活瓷器残片。这些发现或能将这座“王宫”的初建历史向前推进百余年。 当天下午,在向海龙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专家介绍考古发现时,作为海龙屯考古领队的李飞,首次公开披露了这个信息。...
众所周知,人造心脏是近些年才制造成功的,可令人惊奇的是,一具被发掘出来的史前穴居人尸骸,竟然在他的胸膛内发现移植了一颗构造精密、由多件金属配件组合而成的人造心脏。 这具史前穴居人的尸骸是一队考古队在非洲突尼西亚北部一处偏僻森林内进行研究工作时偶然发现的。根据碳14鉴定,证明这位穴居人死了至少有5万年以上。 考古队长梅沙·夏维博士说:“那尸体早已腐化,但他体内的人造心脏仍然...
危地马拉当地时间6月28号一组考古学家宣布他们在危地马拉的拉科罗纳考古遗址发现了一些石板,而这些石板上关于玛雅历法的相关记载,为第13个白克顿周期在2012年结束的说法提供了新的证据。 这些已经有1300年历史的石板,是在危地马拉的拉科罗纳考古遗址发现的。上面记录了玛雅长计历中的13个白克顿周期的结束时间。玛雅历法中采用的长计历开始时间为公元前3114年,以大约394年的周期标记时间,一个394...
昨天,宝鸡西周贵族墓葬发掘进入第7天,继前日发现的怪宝物和一件用来盛酒的卣之外,暂未发现其它陪葬品。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徐天进认为,“怪宝物”应该是一件商代铜盘,用来盛水。 同时,原计划昨日将发现的青铜器出坑,但因此次已发现青铜器级别比较高,数量大,国家文物局将派专家组前往宝鸡指导挖掘。 商代器皿为何现身周墓? 作为商代用于盛水的东西为何出现在周代墓葬里?徐天进称,根据文献记载,周...
众所周知,人造心脏是近些年才制造成功的,可令人惊奇的是,一具被发掘出来的史前穴居人尸骸,竟然在他的胸膛内发现移植了一颗构造精密、由多件金属配件组合而成的人造心脏。这具史前穴居人的尸骸是一队考古队在非洲突尼西亚北部一处偏僻森林内进行研究工作时偶然发现的。根据碳14鉴定,证明这位穴居人死了至少有5万年以上。考古队长梅沙·夏维博士说:“那尸体早已腐化,但他体内的人造心脏仍然十分完好,看来稍加修理便可再次...
6月20日至25日,“最早的中国———发现中国文化考察活动”在山西省太原市正式启动。本次考察活动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现中国基金、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央视《首席夜话》栏目组共同举办,汇聚了考古学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媒体等各行业的考古爱好者,开启发现中国、发现自我的奇妙旅程。 什么是考古? 考古源于人类不停息的好奇。 ...
四川或存巴蜀以外古文化系 四川向家坝库区考古自2009年开始以来,发掘过程中不断取得新发现。记者近日获悉,在位于屏山县新市镇的龙秧遗址西北部,近期出土了东周时期遗存,从中发现原始土著渔猎人类聚落生活遗迹及大量文物,历史认识时间被再度推前。 龙秧遗址出土文物丰富 为配合向家坝水电站建设,2011年10月开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宜宾市博物馆、屏山县文管所、屏山县新市镇人民政府对龙秧遗址进行...
昨日打捞出水的五彩罐盖。 昨日从小白礁海域吊装出水的4块梅园石。 海底淘宝·聚焦“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发掘 “小白礁I号”沉船像极了一个害羞的姑娘,这几天一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昨天上午,中央电视台第二场大型水下直播,终于掀起了它的盖头,让亿万观众看清了这条在水下“安睡&rdquo...
距今1万年神秘废墟惊现叙利亚沙漠 叙利亚的沙漠,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的考古学家罗伯特-梅森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古代建筑废墟,距今1万年,年代比埃及大金字塔更为久远。这座废墟是2009年发现的,由于当地爆发的暴力冲突,考古学家无法对其进行研究。 2009年,梅森在叙利亚一片几乎没有生命存在的沙漠考察时无意间发现一系列石线、石环和石墓。经过进一步的勘察,他最终发现了这座神秘的古代 废墟。梅森在哈佛大...
(记者 林明杰) 陕西省宝鸡市南郊石嘴头村4组发现一座西周贵族大墓,出土青铜器规格之高、数目之多、保存之完美,为数十年来之最。 昨天,一位青铜器专家激动地对记者说:“马承源(已故著名青铜器专家)先生在天有灵,也会兴奋!”他说,尤其其中出土的器型巨大的青铜“禁”(一种酒器),堪称圆了中国青铜器学界的梦。“过去中国的青铜器专家都要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隔着玻璃去看那套世界仅存的西周青铜‘禁’,而这次...
“要动土,先考古。”专家学者呼吁多年的地下文物保护立法工作终于有了实质进展。记者从文物部门了解到,目前立法工作已进入立项审查阶段。 近日,北京市法制办主持、市文物局承办召开了“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立项论证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的立法非常必要,而且时间紧迫。 记者了解到,专家们在会上对立法提出四点建议。首先是建设项目考古应...
日前,多位国内考古学界名家专赴大同,与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专家学者,就“北魏平城”学术专题展开深入研讨。 研讨会上,大家就北魏平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所处的历史地位,是否为中国都城发展史之里程碑,北魏平城与现在的大同对比所处的地理方位等,展开论证与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北魏平城选址精心、规划科学、建设规范而有创新,为北魏洛阳城的建设提供了人才与范例,并以师法自然、天人...
昨日,记者从曲阜市文物旅游部门了解到,鲁国故城周公庙宫殿区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发现清理了陶井一座和大型建筑房址一处。此次考古发现的战国陶井和唐代房址,年代久远,较为罕见,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和保护展示意义。 据现场的考古人员介绍,陶井深约4米,直径约0.8米,由11个陶井圈组成,保存完好,井中同时出土了大量砖瓦陶片,在底部还发现有完整的陶壶、陶罐各一个,可复原的陶缽5个,完整瓦当2个。根据出土的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