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熟悉了古罗马时代的高大石桥建筑,谁还会在意两千年前古代中国的桥梁科技?而今中国专家的最新考古发现表明,一座秦始皇时期已存在的跨越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木桥,应属于迄今为止发现的两千年前世界上最高大的木桥。 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毓芳告诉记者,这座举世罕见的木桥的最初作用,是用于联系跨渭河建设的秦都咸阳的南北两岸,是秦始皇居住的咸阳宫和位于渭河南岸的兴乐宫的重要交通枢纽。 “...
埃及文物部25日说,法国考古学家在埃及首都开罗西部阿布拉瓦什地区考察期间,发现一艘大约有5000年历史的法老太阳船。据了解,这艘6米长、1.5米宽的船“保存良好”。船板正在翻新,等待完工后交付博物馆展览。古埃及法老相信,他们死后在身边埋葬的太阳船,来世还会承载他们。
【核心提示】近年来,我国学界不仅运用动物考古学的国际新技术、新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果,而且对现有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展开了新的思考。 动物考古学是一门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它通过分析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考古遗址中的动物骨骼,揭示人类利用动物资源的行为,以达到研究人与动物的关系,拓展和加深对人类社会认识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学界不仅运用动物考古学的国际新技术、新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果,而且对现有的研究...
三沙市所辖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拥有大量的文物遗址,是我国水下考古的“富矿区”,三沙市的设立,将给水下考古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推动南海水下考古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海南省博物馆正在展出的“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每天都迎来大批的参观者,展出的古瓷器等出土文物展现了南宋时期我国在南海海域进行海外贸易的辉煌历史。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国...
专家为市民解读。 一片寂静深邃的大海,深藏着无数秘密。 这段时间,有关海洋的新闻频出,除了“蛟龙”号,还有一艘名为“小白礁一号”的清代沉船。 神秘沉船,留下无数未解的猜想,如今,潜水发掘已收尾,出水的500余件各类文物一点点揭开沉船的面纱。兴奋的不止是考古专家,还有更多普通人。 今天,由本报和省科协、科学24小时杂志社共同主办的“...
央视近期播出《寻宝·走进晋江》节目,某藏友展示一件青花热水瓶,声称它是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装开水用的,市场价值至少在100万元以上。他言之凿凿的“证据”,则是瓶底文字:“明成祖内阁司礼太监御宝 大明永乐六年戊子秋。” 这一说法遭到出镜专家当场否定,“一般来说,没有把皇帝的帝号(写上去的),明成祖,清世宗,没有这么写的。R...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昨日,省考古研究所、鄂州市考古队等对鄂州西山街办一处工地的东晋古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了大量的金银饰品,同时在鄂州首次发掘出金制武昌鱼饰品。 23日上午,在鄂州市西山街办一处施工工地现场,3座青砖古墓凸出在外,10多名考古队工作人员正对其中一座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该古墓长7.5 米,墓穴下面还有一条排水沟,古墓方砖上刻有精美的菱格花纹。考古队员介绍,从墓葬的规格来看,墓...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昨日,省考古研究所、鄂州市考古队等对鄂州西山街办一处工地的东晋古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了大量的金银饰品,同时在鄂州首次发掘出金制武昌鱼饰品。 23日上午,在鄂州市西山街办一处施工工地现场,3座青砖古墓凸出在外,10多名考古队工作人员正对其中一座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该古墓长7.5米,墓穴下面还有一条排水沟,古墓方砖上刻有精美的菱格花纹。考古队员介绍,从墓葬的规格来看,墓主...
近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张家口市张北县境内元中都遗址考古工作,并颁发了考古发掘证照。日前,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北县文物局联合组成的元中都考古队进驻遗址工地,标志着元中都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从1998年到2003年,由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元中都遗址宫城的中心大殿、南门、西南角台和皇城南门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批珍稀的建筑基址与构件,获得了宝贵的...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云南省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考古工作队,对陆良县马街镇薛官堡村委会发现的青铜时代古墓群进行第一次正式的主动性考古发掘。 薛官堡古墓群位于马街镇薛官堡村,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当地村民建房、耕作、打井等日常生产活动,曾出土过一些文物,从而引起了省市文物部门的高度关注,并于近期对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 在薛官堡考古挖掘现场的唐家坟和周家坟,大大小小的坑道里,考古工作人员有...
近日,配合工程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东风中路S8地块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揭露面积350平方米,清理汉至民国时期水井近40眼,发现大型汉代木构水渠和唐末五代时期大面积垫土等重要遗迹,出土了大量各类遗物。 经考古发掘,距现地表4.5米以下为灰白色粘质生土,此深度与工地西南面的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国时期层面深度相近。但此次未发现南越国时期文化遗存。 目前在工地发现的最早人类生活遗存为东汉时期,包...
黎阳仓遗址考古发掘现场。(鹤壁日报记者 李国庆 摄) 黎阳仓是隋唐时期的重要国仓之一,距今1400余年,被誉为“天下名仓”,长期以来,黎阳仓遗址备受考古界和史学界的关注。7月20日,记者再次来到位于浚县伾山街道办事处东关村东、大伾山北麓的考古发掘现场,近距离体验考古队员的辛苦。 考古需要耐心和细心 为了避开一天中最热的时段,7月20日早上6时,考古发掘工作已经开始了,...
周日特别策划 号称国之大宝的盐,是什么时候开始被祖先使用的? 史书记载的五谷、四畜,指的到底是什么? 古代中国人吃的是哪些美食? 在7月12日召开的2012文明探源公众考古论坛上,来自考古一线的专家学者向公众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开展10年来的阶段性成果。其中,盐业考古、农业考古、动物考古、食性分析等跨学科的考古发现,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早期中国人的餐桌,品味舌尖上的历史。 微盐大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