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两汉时期包括西汉、新莽、东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强盛时期,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个方面都为汉民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当时陶瓷业的进步和漆器的发展,虽然代替了青铜器皿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但制铜工艺并没有衰退,而是转向了制造铜镜等方面。因此,两汉时期铜镜的铸制业获得了重大发展,出现了新的高潮。 (The Han dynasty, including the western...
众所周知,中国青铜器历来是世界公认的顶级艺术品。青铜器为何有如此魅力?它的市场前景如何? 青铜器承载悠久历史文化 青铜器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8世纪前的夏朝,就已能生产很复杂的青铜器。到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中国青铜器达到鼎盛时期。那时青铜器只是上层贵族享用物品,平民百姓无法享受。直到公元前3世纪,青铜器发展步入最后阶段,青铜器不再为少数人所专用,而成为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 青铜器是...
虢季子白盘西周青铜器“魁首”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传世青铜器精品中,有一件堪称西周青铜器的“魁首”。这件青铜器就是虢季子白盘,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商周时期盛水器,晚清时期出土于宝鸡,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也是“国博”的“镇馆之宝”。 虢季子白盘的造型酷似大浴缸,呈长方形,直口、方唇,腹壁斜下内收,微鼓,四壁各置一对兽首衔环耳,四足作矩形,器口缘下部周饰窃曲纹,腹...
战国晚期镶嵌几何纹敦 上海博物馆藏 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富于生活气息,注重实用而别出心裁,华贵绚丽又不失大雅。此时的纹饰已从过去奔放的粗花,变为工整的细花,并向图案化方向发展,已无神秘色彩。 战国晚期镶嵌几何纹方壶 上海博物馆藏 战国时期青铜器的时代特点 1.列国器物大量出现 西周的有铭青铜器属周王室和王臣制作的占大多数,诸侯国的为数甚少。到了战国时期,王室、王臣的礼器...
先秦时期的浙江属于古越人居住的地区,它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晚于中原,并且受到中原青铜文化的显著影响。虽然与中原相比,越地出土的青铜重器数量并不多,但在形制与纹饰方面呈现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当中原开始呈现中央帝国的显赫时,越地在经历良渚文化的辉煌后进入一个低迷的时段。在中土君子眼里,这里只是一个荒蛮偏僻边远的东南小国。然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人以朴质彪悍、勇敢坚毅的个性,务实求真勇于拼搏的精神,忍...
1986年三星堆两个埋藏坑的发现,揭开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其中出土的青铜立人像、头像、神坛、神树等各种造型奇异的青铜器,以及面具、权杖、动物形饰等多种制作精美的金箔制品震惊海内外。 2001年初春金沙遗址发现后,随着太阳神鸟金箔片、金面具、金冠带、石虎、石人等重要文物陆续现世,古蜀文明又一段璀璨的历史钩沉浮现于世人面前。“澎湃新闻”获悉,筹备了近一年的“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巡展首...
这对秦汉时代的青铜承弓器(图1),全长22、高5.5、宽3厘米,前端高昂之凤凰首,而凤凰首的眼、眉、耳、鼻、嘴十分清晰生动,但是,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下方的承弓器,冠胜较大,头部更精致,应该为凤;而上方的承弓器,冠胜较小,头部较小,应该为凰。 ▲ 图1 为了确认其使用方法,笔者曾经查阅多本典籍。其中在《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青铜卷》第272页,查到一件战国镶嵌云纹的承弓器,但...
图1 图2 图3 图4 ■安徽望江 宋康年 1986年,“安徽省文物普查暨珍品展”曾展出了怀宁县金拱公社杨家牌出土的一组春秋晚期青铜器。这组青铜器造型奇特、制作精美,1982年3月1日出土于安徽省怀宁县与桐城县交界处,因农民掘土时发现。1985年冬,怀宁县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时被征集入藏在怀宁县博物馆,经鉴定为一级文物。现将这组青铜器介绍如下: 青铜蝉纹鼎(图1),...
青铜器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 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40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 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考古资料来看,中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
西周晚期·青铜史颂簋 铭文:隹三年五月丁巳,王在宗周,令“史颂稣,瀳友里君、百生,师隅盩于成周。”休又成事,稣宾章、马四匹、吉金,用乍彝。颂其万年无疆,日天子令,子子孙孙永宝用。 高:27.8cm RMB: 8,000,000-15,000,000 出版:1。纽约苏富比(微博)拍卖行第八零六号拍品,1998年11月18日。 2。 刘雨、汪涛《流散欧美殷周有铭青...
祭祀对于古人来说,是非常神圣的国家大事。在祭祀活动中,羊是较为高等的祭牲,占有相对重要的一席之地。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就有以羊祭祀的记录。而在众多出土的青铜礼器中,以羊作为主要装饰造型的器物也不为罕见,湖南出土的四羊方尊可谓家喻户晓,北京出土的三羊铜罍也堪称青铜礼器中的珍品。 三羊铜罍:青铜礼器中的珍品 1977年的一个夏日,京郊平谷刘家河村,一位普通的农民正在村东池塘边取土。突然,他...
为期3个月的“铜铸滇魂——云南滇国青铜文化展”于6月26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此展是该院举办的首次以滇国文化为主题的原创展,将带领观众寻觅神秘的滇国极富特色的文化内涵,探寻其历史之谜,领略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 “不同于商周中原青铜器崇神、重礼的程式化、符号化,滇人在充分汲取多种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巧夺天工的冶铸技巧,将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熔铸成一件件青铜艺术杰作,堪称世...
青铜戈 藏友老邱藏有一件青铜戈,品相完好,曾参加过某地鉴宝节目。我虽没有收藏青铜戈,但藏有一枚青铜戈币,因此对戈币有过一番研究。 戈是我国古老的长兵器,在距今3500年前就已出现,至商代已普遍使用。戈的尺寸大小不一,标准的戈由戈头、柄、铜尊三部分组成。戈头分为援、内、胡三个部分,“援”就是平出的刃,用来勾住敌人,是戈的主要杀伤部分;“内”位于“援”的后尾,呈棒状,用来安装木柄。为了避...
商代 · 兽面纹青铜胄 商代(约公元前1600—1046年) 高18.7厘米、口径:纵21.0厘米、横18.6厘米 1989年新干县大洋洲遗存出土 胄是头部护具。圆帽,中空,口平。高浮雕兽面纹,粗大单角外卷,长方圆目横置,卷云状耳竖立,内卷鼻口居中。边沿增厚一周,前面开口收进,如兽面之横口。自前至后正中凸嵴,顶上伸出一段小圆管,用以安插缨饰。侧边各有一小洞,以穿绳系胄固于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