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1821年的一张图解,描绘了格尔蒂迷宫。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希腊克利特岛一家采石场地下发现的精心开凿的地道网络可能就是囚禁传说中人身牛头怪的神秘迷宫。地下洞穴网络位于克利特岛南部格尔蒂镇附近,由于弥诺斯宫殿就位于20英里(约合32公里)外的克诺索斯,这个地下洞穴被认为就是人身牛头怪迷宫。 克诺索斯遗址是在一个世纪前被发掘的,被很多人视为传说中弥诺斯王的宫殿。他利用迷宫囚禁妻子与一头...
近日,由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向中国科技馆新馆捐赠的三具恐龙化石正式掀开神秘面纱,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到这些珍贵的“破译人类史前文明的钥匙”。 这三具恐龙化石,分别是我国最大的恐龙化石“阿纳川街龙”、我国最早的恐龙化石“许氏禄丰龙”和食肉型恐龙化石“双脊龙”,均属于国宝级化石。 恐龙化石被安放在中国科技新...
记者今日从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获悉,世界权威科学杂志《科学》日前刊登了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馆藏的一件古哺乳类动物化石标本研究成果,此次研究成果能在《科学》杂志上刊登使河南省的古生物研究工作有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科学》杂志是享有盛誉的世界级高级科普月刊,该刊内容涉及几乎所有的科技领域,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向公众介绍这些领域最前沿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及这些科技领域对人类未来的商业、文化、伦...
我国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带毛恐龙化石 《自然》:填补了恐龙向鸟类进化史上关键性的空白 中国科学家日前在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发现了距今约1.6亿年的带毛恐龙化石,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带毛恐龙化石,是鸟类起源研究一个新的、国际性的重大突破。 世界顶尖科技周刊——英国《自然》杂志9月25日在其网站刊登了这一重大发现,称“本次发现填补了恐龙向鸟类进化史上关键性的空白̶...
太阳神鸟金饰 金沙遗址博物馆全景 金沙遗址博物馆遗迹馆 古蜀人生活场景 在四川省成都市高速路和摩天大厦的钢铁丛林中,超过30公顷的土地上矗立着两座钢铁和玻璃建造的金沙遗址博物馆。与众不同的是,这是一座关于3000年前古代文明遗址的展览馆。国际著名的《科学》杂志近日发表文章说,这里展现了能够证实史前文明高度发达的证据,但是至今我们仍未完全了解它的全部内容。这些发现将改写人们...
昨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博物馆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经过公众投票及评标委员会专家评审,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博物馆设计方案敲定,市民呼声较高的04号“星河”方案最终胜出。 该方案的设计构想是,整个建筑外观都是纯白色,像一条洁白的哈达,而且会根据灯光的变化展现出不同的色彩,建筑设计在外墙上注入了民族元素图案,并可通过阳光映射在室内的地板上,此建筑设计巧妙运用我区七地(市...
碑帖拓本的损坏原因,除藏品本身物质结构的不稳定性因素外,还受种种客观环境的影响。 温湿度的剧烈变化,往往是藏品损坏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控制书房的温湿度,必须采取调节措施。目前升温主要是用暖气;降温,可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降低湿度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隔绝和减少湿度的来源;另一方面要排除已有的湿度。 可见光及不可见光对碑帖拓本的损害也很大,一些纸质和布帛的碑帖拓本,在光照下都是危险的,...
23日,西藏三大重点文物维修工程竣工庆典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竣工庆典并讲话。 刘延东说,8月的雪域高原,天高气爽,艳阳高照,我们迎来了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维修工程的胜利竣工。这是西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成就,是西藏各族人民期盼已久的一件喜事,是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她说,党中央、国务院历...
来自外太空的陨石飞向地球 7月24日,据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俄罗斯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已经解开了困扰人们近百年的通古斯大爆炸之谜。他们找到了有力的证据,证明通古斯大爆炸是由陨石撞击引起的。 通古斯大爆炸发生在100年前的1908年6月30日,当地时间早晨7时14分(格林威治时间零时14分)。爆炸地点位于石泉通古斯卡河流域,位置在北纬60.55度、东经101.57度。据记载,当天早上7时许,一个火球...
发掘引人瞩目,保护更受关注。图为兵马俑一号坑正待修复的陶俑。 就秦兵马俑发掘而引发出的所谓“古代道德”问题,本报已经展开激烈争论。7月1日,王达三先生又推出《“封坟护墓”的道德解码》一文,来回应笔者此前的商榷。通观作者新出之文,感到其立意愈加不妥,不得不再行研讨一番。 《解码》论旨中的“道德不分古今”、“惟道是...
伦敦科学博物馆为了迎接百年馆庆,最近挑选出了迄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学物体展出,其中有些还是馆内珍藏之宝;这些物品经过公众投票,决定他们的排序。 近日,近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展出了10件科学发明,在过去的100年里,它们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扩大了人类的视野,影响了整个世界。 世界最早建立的科学博物馆伦敦科学博物馆为迎百年馆庆,最近挑选出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学物体展出,有些就是它的馆藏之宝,并邀请公...
这是“泥潭龙”化石(资料照片)。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发现的“泥潭龙”不同寻常的“手部”结构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泥潭龙”保存了四个手指,但是其第一指却严重退化了,第二指非常发育。这显示了一种与其他早期兽脚类恐龙完全不同的手指退化模式。新华社发 这是...
6月17日上午,中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三巡回检查组徐荣凯一行9人到我馆视察工作。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巴音朝鲁陪同视察。 徐荣凯一行视察了宁波博物馆“新乡土主义风格建筑”,观看了“宁波历史陈列”、“宁波民俗风情陈列”、“明清竹刻艺术陈列”,并听取了宁波博物馆党支部书记董贻安...
螨虫不是一直以菌类为生吗?但是科学家在对一处中国土遗址进行了一年的观测与研究之后,最终发现螨虫在吃菌的生活中还以其机械性的动作“吃掉”珍贵的土遗址,而此前人们从没发现这种现象。 科学家是在对西安的唐长安城一处名为含光门的城门遗址进行保护的过程中意外发现这种螨虫“吃”土遗址现象的。这处遗址已成为唐含光门遗址博物馆的一部分,因其城门夯土墙长期包砌在后代...
在6月13日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何星亮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注重科学性,尤其要防止开发性破坏。 在何星亮看来,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性破坏现象十分严重,表现在:一是某些古老的村落被确定为保护区之后,便进行过度的旅游开发,修建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