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素有“金山、银城、铜都”之誉的江西德兴市,在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过程中,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开展对古采银、采铜和采金遗址文物普查,并有重要发现。该市在着力开展文物普查的同时,及时跟近,出台措施认真做好新发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使文物普查、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利用并重并举,取得良好成效。 德兴银山银矿遗址位于德兴市银山矿区,在南北朝时民间群众性采冶银矿已经兴起,唐朝时官...
孔螈复原图 据美联社报道,科学家挖掘出最原始四腿动物化石,距今3.65亿年。此发现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鱼类是如何进化成陆地行走的高级动物的。此发现成果发表在6月26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这个化石是水生动物孔螈,学名为“Ventastega curonica”,在拉脱维亚发现。尽管孔螈很可能是进化的尽头,但这项发现为从鱼类进化到四腿动物提供了新的知识。四腿动物是有四...
科学家利用岩石年代测定方法精确测定出恐龙灭绝年代 近日美国科学家使用新的年代测定方法精确确定出恐龙的灭绝年代为白垩纪与第三纪之间的过度时期,为6595万年前上下波动约4万年。据科学家表示,此次工作人员们对恐龙灭绝年代的确定,大大精确于此前的测定数值。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们所利用的这个方法叫氩-氩年代测定法(The argon-argon dating method),该方法通...
在3万年前,现代人类的近亲穴居人从地球上消失,而现代人类幸存延续至今。科学家们一直都猜测究竟现代人类在物种进化上占据着何种优势,目前最新一项研究有助于正确揭示穴居人灭绝之谜。 人类学家研究小组对穴居人和现代人类的头骨进行了对比,指出两种物种之间的变更是随着时间不规律变化导致的,并非受物竞天择进化论所影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人类学家提姆·韦弗斯说,“实际上我们不能...
我国地质科学家在伊迪卡拉纪多细胞动物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贵州发现了距今大约5.8亿年的伊迪卡拉纪八辐射螺旋动物化石,这是八辐射螺旋动物实体化石的首次发现。 据介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新元古代研究组经多次详细野外发掘,终于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实体标本,直径近3厘米,定名为“八臂仙母虫”。
“当前,我国大遗址保护令人痛心!”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大遗址保护论坛上说,随着我国各项经济建设的不断开展,在许多地方以经济发展为重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大遗址保护工作的压力非常大,形势非常严峻。 大遗址是指中国文化遗产中规模和文化价值突出的文化遗址,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史迹主体。国务院先后公布了6批2...
食鱼恐龙的头骨化石 英国科学家日前称,他们最近在英国的萨里郡发现了一枚极其罕见的食鱼恐龙头骨化石。这种食鱼恐龙在生物学上被命名为“重爪龙”,它们的头骨与鳄鱼非常类似,主要依靠两只巨大的脚爪从水中捉鱼进食。 通过运用计算机建模技术,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博士艾米利-雷菲尔德研究发现重爪龙在进食时,头骨的弯曲和伸展与印度食鱼大鳄鱼头骨的反应一致。雷菲尔德博士说:“在发...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中国科学家将重新编写中医巨著《本草纲目》。这个由30余名来自内地、香港及澳门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近日宣布将启动“本草物质组计划”,计划利用5年时间,用化学分解的方法彻底弄清《本草纲目》中提到的500种左右的常用中医药药方的药理。 报道同时援引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的话说,过去编写的《中华本草》仍能满足现实需求,目前尚未有重新编写类似中...
英国科学家最近发现,溜冰的起源可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芬兰,当时人们使用的是用动物骨骼制成的冰鞋。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报道,根据曼彻斯特都市大学研究者计算,穿这种原始的冰鞋溜冰,可将出行时能量消耗减少10%,这表明冰鞋当时是作为一种实用的运输工具而不是娱乐工具出现的。 通过分析中欧和北欧湖泊的形状和分布,英国科学家确定,芬兰南部最有可能是溜冰的发源地。 此前考古学方面的证据显示,溜冰始于...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3年11月20日签署第396号国务院令,发布施行《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 开展科学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科学技术,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 第三条 国家保障科...
“东山白塘澳新石器时期贝丘遗址的重大发现,对于‘航海术·新石器时代台湾海峡的交流与南岛语族起源’课题,以及闽台史前关系的渊源研究非常重要”,“要科学地保护和利用东山宝贵的文物资源”……十二月七日至十日,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巴尔约瑟夫先生首次专程来到福建东山,开展文物调查和指导正在进行中...
重庆宣布发现巫山龙骨坡猿人,专家称人类起源时间前推100多万年 昨天上午,由中国科学院和重庆市委、市政府、中科院古脊椎和古人类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巫山龙骨坡—远祖之谜”研讨会在京举行。 专家宣布,东亚人发祥地在重庆巫山龙骨坡,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人类的起源历史由此可以上溯到204万年以前,比以往前推了100多万年。
在失散民间多年后,我国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墓碑及墓志铭终于被沪相关部门找到。昨日,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徐光启和《几何原本》翻译出版400周年。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徐光启墓一直缺失的原墓碑和墓志铭如今已物归原主。 徐光启出生在当时的上海县法华汇(如今的徐家汇),在数学、天文、历法、农业等方面有着重要贡献,他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翻译的《几何原本》更是我国科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