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本报阳江讯 (记者 黄文生 王鹏 翁晓鹏 王广永 通讯员 张文兵 梁文栋 曾岳摄影报道) 打捞南海Ⅰ号的巨型沉井底部昨日已经下压至海底淤泥以下10.5米左右,预计还有3天沉井就将下压到淤泥下12米的预定位置。 昨日上午,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在阳江市委书记陈小川的陪同下,乘船前往南海Ⅰ号打捞现场对工作人员进行慰问,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及省文物考古所的有关负责人对目前南海Ⅰ号的打捞和发现文物的情况进行了汇...
阳江边防支队接受本报采访,讲述一段保护“南海Ⅰ号”的幕后故事 16载“炸弹”谎言保住古沉船秘密 沉没在阳江海域的“南海Ⅰ号”古沉船打捞序幕即将拉开,引起海内外瞩目。沉船被发现后为何能静卧海底20载而安然无恙?昨日,作为该海域执法部队的 阳江市公安边防支队负责人接受本报采访,公开了多年守护“南海I号”...
海上风浪加大了修建码头的难度。 本报阳江讯 (记者王广永、黄文生、龙成通、王鹏摄影报道)昨日下午,广东省建设厅、发改委、质量监督局等部门组成的检查组到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进行现场督办、检查。据了解,目前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正在进行主体工程的建设,预计6月中旬完成主体封顶。同时,据码头工作队员介绍,由交通部广州打捞局负责修建的迎接沉船进宫的码头受风浪影响暂时停工。目前对接码头的陆地部分已基本修建完毕...
“华光礁1号”沉船是中国目前在远海海域发现的第一艘古代船体,此次发掘出水珍贵文物近万件。 一艘古代沉船,一段尘封的历史,一次远海探秘。31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水下考古人员,历经55天的艰难探索,结束了在我国西沙群岛海域的首次大规模远海考古。《瞭望》新闻周刊获悉“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的成功探秘,将在深海里沉寂了800多年的历史文化瑰宝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在人...
本报讯 (记者王广永、翁晓鹏、王鹏)用于打捞沉睡800余年古沉船“南海Ⅰ号”的巨型“篮子”——沉井,于5月17日成功入水,在水下精确定位系统和潜水员的帮助下准确地将“南海Ⅰ号”罩扣住。经过了5天,沉井下压作业进展得怎么样?昨日,记者从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了解到,目前沉井已经下压到海底淤泥以下5米深 ,但由于两日来海上天气突变,风浪...
时报讯 (记者 李杉 通讯员 陈洋 郑华馨)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海I号”古沉船整体打捞工程将于6月底正式启动。为了迎“南海I号”的“落户”,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也将于6月竣工,年内有望向公众开放。记者昨日从省地税获悉,随着“南海I号”打捞工程启动,带动了阳江海陵岛转让土地使用权的税收增长近12倍。...
新华网马德里5月20日专电(记者方长平)美国奥德赛海洋探索公司近日宣布在大西洋洋底发现一艘沉船,从中打捞出大量金银币。这一消息引起西班牙政府的密切关注。 据该公司透露,这艘被其命名为“黑天鹅”的沉船上载有约17吨金银币,估计价值3.7亿欧元。据英国和美国专家推测,它可能是沉没于1641年的“皇家商人”号英国商船。 西班牙媒体20日报道说,由于...
费雪和他的女儿兴奋地抓起金条和金链,这个时刻是很多寻宝人毕生的梦想。 西班牙对殖民财富的掠夺采用了最野蛮的方式,当时南美洲被证实富含金银矿和其他稀有资源,于是西班牙殖民者在新大陆惟一的工作就是开采和经营矿山。一船又一船的金银财宝成为殖民掠夺的罪证。 西班牙的运金船最害怕海盗和飓风,为了对付海盗,每支船队都配备有装备了大炮、船身坚固的“护卫船”,阿托卡夫人号就是这样一艘...
奥德赛公司拍摄的海底沉船上的金币和银币。 副总裁斯特默(左)和打捞小组经理德威检查“黑天鹅”古币。 据新华社电 寻宝家发现有史以来最大沉船宝藏。美国奥德赛海洋勘探公司5月18日宣布,该公司在大西洋底一沉船上打捞出17吨殖民时期钱币,包括约50万枚银币和数百枚金币,估计总值在5亿美元(约合39亿元人民币)。该公司称,这是有史以来人类“出水”...
TOM科技讯 据 BBC中文网报道,美国深海寻宝公司找到一艘海底沉船,沉船上有大量的宝藏,包括50万枚银币和数百枚金币。 据专业估价公司评估,这艘船的宝藏价值超过5亿美元,是是历来沉船宝藏里价值最高的一批。 据介绍,该艘船是在大西洋海底的殖民时期沉船。目前,超过17吨重的银币在内的出海文物已经被运往美国,专家正在秘密地点检查这些文物。
TOM科技讯 (邹波)中国社科院刘庆柱16日在接受TOM科技采访时称,“南海一号”古沉船上有些瓷器的花纹是西亚的而不是东方,还有已经发现的镏金腰带,1.7米长,是西方的风格,甚至还发现了眼镜蛇的遗骨。如果这船是中国的,那么怎么会有这么多外国风格的东西?研究这些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形态、经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来往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我们对“南海一号”...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刘庆柱 TOM科技讯 随着“南海一号”古沉船打捞工作的推进,更珍贵的文物将重见天日!专家估计整艘船文物超过6万件。有专家称船上的文物价值超千亿美元。但今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刘庆柱在接受TOM科技采访时称,船上最珍贵的宝物应该是航海日记。 刘庆柱说,考古人员仅从其外围及其中一个船舱里,打捞出金、铜、铁、瓷类等器物5000多件以及古铜钱1万多枚。目前估...
历时55天的2007西沙水下考古项目第一阶段工作,今天(8日)圆满结束,共采集水下文物近万件,并新发掘了玉琢礁等沉船遗址10处。 这次对我国第一次在远海发现、发掘的华光礁1号沉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和水下考古调查,为下一步船体整体打捞采集了珍贵数据。来自全国各文物保护单位的31名水下考古队员安全回到海口。 本次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发掘,遵循考古工作规程和水下考古国际规范的原则。项目实行领队负责制,布...
由国家博物馆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和众多沿海省市的考古人员共同组成的西沙考古队,近日结束了对远海古沉船“华光礁一号”为期近两个月的发掘清理工作。目前清理保护的青白瓷、白瓷等珍贵文物近万件。 据《海南日报》报道,从已经发掘出水的瓷器器型、图案看,这些文物都是外销瓷器,而一些画有仙人、仙鹤,并镶有小龟的碗,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西沙考古队副队长赵嘉斌介绍:“华光...
据新华社海口5月8日电(记者刘畅周慧敏)中国西沙考古工作队近日结束了对西沙群岛远海古沉船“华光礁1号”的发掘清理工作。记者8日在此间召开的有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此次远海考古发掘出水青白瓷、珠光青瓷等珍贵文物近万件。 张威说,“华光礁1号”和“南海1号”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两颗明珠。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考虑,它们的重要性是相同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