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葬群考古发掘工作基本“收官”,大量前所未有的重大发现拨开层层历史迷雾,但这一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西周考古发现”,也留下了诸多待解谜团。 记者连日来多次探访叶家山考古现场,力图揭开这个古老诸侯国的神秘面纱。 【爱音乐也爱美术】 此次叶家山墓地M111墓中,发现一组5件编钟。如此多的编钟聚集在这一区域,意味着什么?国家...
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古墓3个月发掘74座墓葬,比曾侯乙墓早500年,是湖北省近30年最重要考古发现,同时也被誉为“21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叶家山墓地为高等级贵族墓地,规格和规模在江汉地区乃至长江流域都是首屈一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辽上京遗址考古队”,于7月初开始了2013年度第三次对辽上京皇城遗址科学考古发掘工作,经过两周的发掘和钻探,目前,已发现金代时期的街坊、民宅及民宅火炕。据左介绍,今年辽上京考古工作主要有对方圆2。9平方公里的辽上京皇城遗址的全面钻探和对辽上京皇城南部“十字街”方圆500平方米的遗址考古发掘,发掘工...
3个月发掘74座墓葬 随州官方向媒体公布,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今年新发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曾侯墓葬区。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叶家山墓地第二期考古发掘工作于2013年3月26日正式开始。7月6日,记者在叶家山墓地的考古发掘现场看到,整个工地都被胶布遮盖着。由于前一天下了一场雨,泥土变得十分疏松,增加了发掘的难度和危险,现场的发掘工作暂停。“墓地里有大量红土,这种土没有黏性,下雨后经太阳一晒...
叶家山墓地偶然发现于农田改造 叶家山墓地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7′28“、北纬31°45′22”,海拔高程88米。 2010年12月底,当地农民在进行农田改造时,发现了一批青铜器。省文物部门得知后,即派员赶赴现场。2011年1月1 日至1月17日,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现场勘探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保存完好的青铜器,...
据介绍,叶家山墓地经过3个多月的发掘,共揭露出74座墓葬,6座马坑。其中,大型墓2座(墓口长度在5米以上),分别为2011年发现而未清理的M28和新发现的M111。M111墓室长13、宽10米,M28长7。4、宽6。2米。中型墓11座(墓口长度在3~4。9米之间)、小型墓61座(墓口长度在0。5~2。9米之间)。截至7月3日,已清理60多座墓葬,绝大多数都有随葬品,共出土文物约500件(套),其中...
叶家山西周古墓出土的编钟。 工地上的一个墓坑。家在西周侯爷墓上 下有编钟早曾侯乙500年 随州叶家山西周古墓被称为21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村民希望古墓改建博物馆提升经济 7月6日中午,60岁的蒋如武头顶烈日,站在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的工地大门口,隔着铁栅栏眺望挖掘现场,那里曾是他居住了几十年的地方,如今没有特殊的证件他根本无法靠近。 叶家山墓地第二期考古发掘工作于2013年3月26...
由于前一天下了雨,工地上盖了一层布。 叶家山西周古墓出土的编钟 工地上的一个墓坑 古墓上的居民蒋如武 家在西周侯爷墓上 下有编钟早曾侯乙500年 随州叶家山西周古墓被称为21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村民希望古墓改建博物馆提升经济 7月6日中午,60岁的蒋如武头顶烈日,站在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的工地大门口,隔着铁栅栏眺望挖掘现场,那里曾是他居住了几...
近日,山东省龙口市新嘉街道西三甲墓区考古发掘结束。 据介绍,这是山东省龙口市同一区域年代跨度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考古发掘。在西三甲村西、村南及东三甲村东区域,清表19000平方米,清理墓葬91座,出土随葬品400余件。墓区横跨战国、西汉、东汉、魏晋四个时期,距今约2500年历史,对研究这段时期胶东地区墓葬形制、丧葬习俗及沿革等具有重大意义。
正在进行的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葬群考古发掘工作又传来喜讯,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件彩绘青铜器,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首件西周彩绘铜器。 据考古人员介绍,这件彩绘铜器发现于叶家山西周墓第二大墓葬M28中,为一件橄榄型铜壶,高约40公分,壶身没有铜器花纹的部分加绘了红色漆彩。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说,过去发现的西周青铜器本来就有纹饰,但彩绘的铜器还是第一次发现,这对于研究西周审美观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叶家山墓地全景 7月5日,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考古研讨会召开,40多位国内外知名历史学家和考古专家聚集随州,就叶家山考古新发现以及叶家山古墓的历史地位、学术价值及后期考古发掘整理工作等问题展开了探讨。 此次研讨会由省博物馆、省文化考古研究所、《江汉考古》编辑部联合举办。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
今年4月至6月底,考古人员在彭水县郁山镇发现盐业遗址1处,东汉墓葬16座,宋代窑址1座,明代墓葬1座,出土文物约600件。据考古人员判断,中井坝盐业遗址为明清时期,它的发掘,还为人们揭开了古代失传的“泼炉印灶”制盐工艺的神秘面纱。 或是官方制盐作坊 距离彭水县城39公里的郁山镇,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因盐而兴”的地方。今年,彭水打算对郁山古镇进行旅游...
考古发掘现场。 3日,成都考古界又有新发现,在一片欢呼声中,一根深埋地下4000余年的骨杖重见天日。这根宝墩时期的骨杖到底是何物?他的主人用它来做啥?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负责人以及考古专家。 首次发现宝墩时期骨杖 记者从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温江区文广新局与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温江区公平街道红桥社区“丰隆城市综合体”项目的考古发掘工地,发现一根距今400...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唐代“三彩西瓜”眼下,随着夏季的来临,西瓜已开始大量上市。炎炎夏日,来一块甜美的西瓜消暑解渴,如今已是再平常不过了。可是,中国最早关于西瓜的文字记载始于何时?西瓜是神农“尝百草”时发现的还是“种出西域”?1959年在杭州水田畈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原始“西瓜籽”到底是真是假?明代文...
考古让我们感受世界文明的源头与历程。人类需要在这样具象的记忆中确立自身,并思索未来的发展方向。 位于随州叶家山的墓地发掘再次为世界文明研究作出耀眼贡献。伴随五件套编钟等重要文物的出土,这一重大考古发现不仅震动了考古界,也赢得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与强烈惊喜。 湖北有理由为这样的历史遗存和考古成果而骄傲。考古专家评价,此次出土的编钟,是中国最早的编钟,世界音乐史将由此再前推500年。此次发现的马坑,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