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我们都知道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但在教科书和历史文献中,可资考据的文字记载最多也只有三千年。我们缺乏像埃及金字塔、两河文明时期那些五千年历史的古建筑,但这并不等于我们的文明历史就没有世界上其他地区久远。在诸多的历史遗迹和文物中,我们或许忽略了一个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东西——玉石。事实上,中华民族的玉石文明可以直追上万年。 今天,“丝绸之路”妇孺皆知,而“玉石之路”却鲜有记载。在我国考古...
《礼记•月令》云: “仲春三月,祀用圭璧。”《周礼•春官•大宗伯》中也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可见玉已从祭神、通神,发展到以“玉”喻神、称神的阶段,从而使玉与神仙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 道教发源于历史悠久的华夏大地,从中国的洪荒时代起,人类首先开始寻求自然的庇佑。 “万物有灵”是原始人类在形成宗教之前最先出现的理论,进而产生了对自然的敬信、灵魂...
玉不是神器,而是君子灵魂的凝结物,散发着士人知识分子德行的浓郁香气。 越过玉的形态和气质,儒生看见了自身的端庄面影。玉就是士人精神投射在矿物上的伟大镜像。 玉从器物转变为德行的象征物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的,儒家学者在进行精神诠释的时候,急需一件器物、一个实实在在的物体作为无形的德行的载体。 而玉在这时进入他们的视野,它所包含的物理特征恰恰与儒家所要宣扬的道德标准相一致,于是,玉与儒家...
到目前为止,考古发现中国区域内最早的用玉记录是在兴隆洼文化。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20世纪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同类文化性质的遗址还有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克什克腾旗南台子、辽宁阜新县查海遗址等,正式发掘出土玉器的总数已达100余件。经放射性碳元素测定,兴隆洼文化的年代为距今7400——8200年,由此认定兴隆洼文化玉器是迄今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玉器。 从考古学分期说,兴...
刻在龟甲上的甲骨文和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钟鼎文,都是我国古老的文字。在这两种古代文字中都有“玉”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玉”曰:“象三玉之连其贯也。”大概的意思是“玉”是一个象形字,最初来源于把三块横玉用一条玉贯联结起来。“石之美有五德者”,五德指“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絮之方也”,这是古人对玉广...
经部是头脑,史部就是文明的躯干,史部的确是中华文化的又一骄傲。在四大古文明里,埃及公元前3200年就已经有了成熟的文字,苏美尔前3100年出现楔形文字,印度前2300年的哈拉巴遗址中发现了至今没有破译的文字,而中国的文字目前为止只能追溯到商代甲骨文。中国人重史,虽然在古文明里中国的文字出现得最晚,但完全不妨碍我们把文字用到最极致和最有生命力。 从甲骨文开始,我们的文字就为记史服务,直到清代,这一传...
经部里还有一部《诗经》、一部《周礼》也是玉文化大本营,《诗经》走的是文艺路线,《周礼》走的是思想路线。 《周礼》和玉 《周礼》打的是周公旦的大旗,周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真实存在感的政治圣人,他的家族地位相当于父亲、政治权力等同于天子、道德高度称得上圣人,且善始善终、功成身退还能千古传颂,实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人。后世人物,地位如父的诸葛亮鞠躬尽瘁也换不回蜀汉不亡,权势比君的多尔衮一朝身...
婚俗,男婚女嫁,玉林民间称“红事”。 婚前,旧时玉林不少地方有哭嫁的习俗:待嫁女子一当明确知道自己已定日“过门”,便当在出嫁前一个月开始哭嫁(唱哭嫁歌),以表示留恋娘家,并非情愿出嫁的情绪。这是旧时劳动妇子借以反抗封建婚烟制度的一种表现。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这种哭嫁旧俗已很少见了。 婚礼日,民间谓之“日子”。现在的婚礼日多选在“五一”、“十一”、元旦或春节前后。玉林民间传统规例:嫁女家上午办...
孔雀绿釉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是难得一见、极为名贵的珍稀品种。目前珍藏于我国各大博物馆的实物标本资料也极为有限稀少,因而确实弥足珍贵。 孔雀绿釉,又称“法翠”。它属于西亚地区的传统釉色,因唐宋时期开始在北方民窑中陆续制作。至元代,景德镇浮梁瓷局建立后,也生产过一些孔雀绿釉瓷器。景德镇御窑厂旧址曾出土宣德时低温铅绿釉和孔雀绿釉的制品,其中的铅绿釉产品还锥刻花纹装饰。孔雀绿釉的产品见有三足炉、高足...
丰富的中国玉器,不仅是工艺美术的精华,而且也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连接炎黄子孙感情的纽带。无论是早期怪异而神秘的艺术境界,还是上升期雄浑博大的神韵气魄,以及成熟期的绰姿丰彩,均为中国古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和最富民族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不同的社会和时代,都要求其艺术按照当时人的审美观点和艺术标准来塑造他们的形象。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在继承...
玉琀和玉握是两种专门用来送葬的玉器。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玉琀和玉握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新石器时代至商代,西周至西汉早期以及西汉中期至魏晋南北朝。 玉琀和玉握是两种专门用来送葬的玉器。玉琀又称“饭含”,是放在死者口中的玉器,《说文解字》云:“玲,送死口中玉也。”除玉琀外,史籍中还见有以米、贝、珠等作口含的,它们在使用上有等级的差别。考古发掘中曾见有口含贝、珠的人骨,但未见到以米为含的墓...
玉琀和玉握是两种专门用来送葬的玉器。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玉琀和玉握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新石器时代至商代,西周至西汉早期以及西汉中期至魏晋南北朝。 玉握的形制可分为两种。一种为长方形扁条状,多用其他玉器改制而成。山东曲阜鲁国故城一座西周墓(M48)死者左手握剑鞘形玉饰,右手握长条形玉饰;河南洛阳中州路的一些东周墓人骨架左右手掌或腹部,往往有成对的长方石片、夔形石片、多边形有穿石片、兽形...
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拓展,它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题材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 传统工艺美术,是指那些手工技艺性强、并具有一定艺术性的传统型产品,如为一般人所熟知的陶瓷、玉雕、牙雕、景泰蓝、漆雕、木雕乃至灯彩、...
中国玉器产生于远古人类的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七千余年的历史。其丰富多彩的造型、精巧别致的图案和精湛娴熟的制作技艺,形成了优秀的艺术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诸因素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即使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也是一支独放异彩的奇葩。 中国玉器产生于远古人类的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七千余年的历史。其丰富多彩的造型、精巧别致的图案和精湛娴熟的制作...
和田玉与中华文明是这本书的一条清晰脉络。中国古代玉器历史之久、延续时间之长、分布之广、器形之众、做工之精、影响之深,而且从未间断。而和田玉在中国如此地位的原因与和田玉自古就是帝王将相的钟爱之物是分不开的,和田玉与皇族的独特情缘在一部分上造就了现在和田玉在国人心目中的独特地位,今天小编就来讲讲和田玉与历代皇帝的传奇故事。 历史上从周代祭天的礼器,秦国的传国玉玺,明代的子冈牌等都是采用和田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