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即使我们足不出户, 也可以通过好的典籍读本来一场“博物馆之旅” 王小波在他的一篇杂文《智慧与国学》中,谈到人与器物的关系时说,“在器物的背后,是人的方法和技能,在方法和技能的背后是人对自然的了解,在人对自然了解的背后,是人类了解现在、过去与未来的万丈雄心”。 作为收藏和展示人类生活中出现过或依然存在的重要器物的博物馆,可以帮助人类增长见识、了解自...
你登上过几座河南古塔?你能数得清河南的古塔吗? 几乎你能想到的河南古塔都是他修复或者参与修复的 独家专访河南木作、瓦作传承人刘河均 对于老刘来说,老去的建筑都有它们自己的故事,而每一次修复都是一段穿越岁月的时光旅行 ▶少林寺、中岳庙、太昊陵、文庙……每逢假期,省内的名胜古迹游人如织。当你凝视每一个浸淫着历史年轮的飞檐时,当你触摸每一片饱经沧桑的青瓦时,你可知道它们如何才能坚守百年、千年?随...
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发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重要作用。这一伟大胜利,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永载人类和平史册。 自今日起,人民日报推出“民族记忆·你不知道的抗战故事”专栏,由人民日报记者组成若干采访小分队,挖掘...
5月1日,由绍兴博物馆和武汉博物馆主办的《兰亭的故事》展览在武汉博物馆隆重开幕。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书法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结合,《兰亭集序》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该展览以历代《兰亭序》著名摹本、临本为核心,精选部分重要的有影响力的兰亭拓本,系统地展示了历代有关兰亭的书法艺术。 展览分为兰亭修禊、兰亭传奇、唐人摹本、宋代传本、名家临本和绍兴兰亭六个部分。展览中,观众不仅能见到虞世南、诸遂良...
“走遍天下,不及宁波江厦”是老宁波人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语。这里的“江厦”,指的就是现在海曙区的江厦街一带。这条从东到西、长度不过五六百米的街巷,早在明末清初,就已经是宁波城中最喧嚣繁华的地段,商业极其发达,钱庄林立,每当傍晚打烊时,银元叮当的声音在整条街回响。 近日,海曙区政协编辑出版了《海曙变迁——海曙区建区三十周年新旧照片对比图集》,全书共134页、15万字,选取了66个带有显著海曙烙印...
由志愿者胡升编著的《文物与成语》,昨日在湖北省博物馆与读者见面,该书以“奏折”式的页面设计,讲述了与25件馆藏精品文物有关的25个成语故事,同时介绍相关的文物知识,比如“金声玉振”与曾侯乙编钟、“剑拔弩张”与越王勾践剑等。 68岁的胡升是一位企业主管,出于对博物馆的热爱,他从1978年起就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在省博为观众进行义务讲解,迄今已有37年。在多年的讲解中,他发现每当自己用成语故事介...
横亘于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经过宁夏,将古希腊文明、古波斯文明和欧亚草原文明、华夏农耕文明贯穿于此。宁夏博物馆馆长李进增本月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访时说,宁夏出土的一把鎏金银壶等于把世界三大文明串起来了。《艺术评论》本期推出博物馆馆长访谈系列,将陆续邀请国内外博物馆馆长来讲述各馆的特色,展现多元的博物馆文化。 宁夏博物馆馆长李进增 宁夏博物馆藏西夏彩绘泥塑佛头像 宁夏博物馆藏明...
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获悉,为挖掘、整理聊城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明,推动文化名市建设,市文广新局2015年拟编辑出版文化聊城丛书—《聊城文物故事》《聊城非遗故事》,现面向社会征集稿件。 来稿要求主题鲜明,观点正确,语言简洁,故事生动,层次分明,具有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每篇字数一般在1000-2000字,文物类的一般要有照片并注释。来稿一般要求原创,非原创作品要注明原作者或稿件来源。注明作者姓...
年适逢香港历史博物馆踏入第四十个年头,博物馆推出展览“藏品的故事”,与观众分享文物背后的故事,叙说香港人的生活故事。 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这次“藏品的故事”展出了很多有趣的展品:有透视效果的女性旗袍、开裆裤童衣、旧式茶楼月饼盒和超大尺寸的护照。 步入展览现场,最先进入观众眼帘的是一套红色开裤裆的中式童衣,用红缎制成的上衣绣有一个身穿官服、骑在麒麟背上的小孩。香港历史博物馆馆长林国辉...
近日,郑州博物馆《劳动的故事展》荣获河南省优秀陈列展览。《劳动的故事展》是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郑州博物馆隆重推出的大型原创展览,共展出480余件劳动工具文物和至今沿用的部分传统农具。展览涵及耕耘植作、收获仓储、纺织渔猎和建筑冶金诸生产劳动领域,热情讴歌古往今来的辛勤耕耘,以及古人在生产过程中的非凡聪明智慧。展览展期为期三个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文化遗产保护时专门指出:要让收...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习书者。关于这件法书的产生和流传,有不少生动有趣的故事。 东晋时代有一个风俗,每年阴历的三月初三,人们要结伴去河边游玩,沐浴春风,消除晦气和不祥,这种习俗被称做“修禊”。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也就是王羲之50岁那一年的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谢安、孙绰等41位文人雅士宴集于会稽山阴的兰亭,行“修禊”之礼,曲水流觞,饮酒做...
剑为百兵之君,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早已超越了兵器概念,被赋予了更为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最负盛名的中华宝剑当属龙泉剑。自春秋战国铸剑大师欧冶子在龙泉开山铸剑,一代又一代的龙泉人在续写着宝剑之乡的传奇和荣耀,周正武便是其中的一位。 4月11日下午,中国刀剪剑博物馆“百兵君子剑文化展”特别活动继《中国古代刀剑简史》专题讲座之后,紧跟着要为大家奉上第二道文化大餐——“龙泉问剑”主题沙龙。届时,...
杭州西湖边建于1931年的蒋经国旧居,历经多年大门紧闭、落叶堆积后,日前由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的项目审批公示显示,或将由浙江麦当劳餐厅食品有限公司新建餐厅项目。 围绕这则消息,专家观点和坊间舆论应属客观平和,并未一味指责“名人旧居开洋快餐”的“违和感”,或是排斥商业化运作,而是认同在履行审批手续、严格过程监管的前提下,只要不改变外观原貌、内部格局,商业开发利用并无不可。 诚然...
关于刘海戏金蟾,有一个传说。相传很早以前,黄山脚下住着一位姓刘的老农民,夫妻只有一个儿子,名叫刘海。贾山南海龙王有个女儿叫巧姑,自幼生长在水底龙宫。 一次,龙王带巧姑去北海龙宫赴宴,往返途中的美景给她留下了极其美好的印象。她趁龙王外出的机会,变作一只金色的蟾蜍跃出桃花溪白龙潭,伏在一片翠绿的荷花叶上观赏四周的景色。就在这时,一条凶恶的大蟒向她扑来,正在桃花峰下砍柴的刘海救下了她。金蟾醒来后...
“买什么红木家具好?”“当然是黄花梨!”这是新手入手红木家具最常出现的对话。 在当下的红木家具消费中,“黄花梨”是一个绝对流行的明星——自上世纪80年代始,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引发投资收藏狂热(尽管炒作质疑之声不断),“黄花梨”的影子也深深烙在红木行业之上。由于其金字招牌名声太响,以至于红木商家常也以各种海黄、越黄的“远房亲戚”、“山寨货”混淆视听,导致所谓的“黄花梨家具”遍地开花。喧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