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嘉万时期的青花瓷纹饰题材以仙道元素居多,而这种云雾缭绕的道教气氛在崇祯时期却大为改观。崇祯青花的纹饰内容丰富,以前官窑器上纯粹表达帝王意志及其喜好的规范图案逐渐减少,各类动物纹、山水景物、人物故事图案大批出现。尤其是人物故事题材,多反映戏曲小说、历史故事等叙事性内容,世俗人物开始成为青花人物画的主角。在笔触描绘上,较之元代、明早期和明中期同类题材的拘谨,也明显放开了手脚,人物身形普遍拉长变高,潇洒...
本世纪二十年代,北京文物市场上先后出现过一对宋钧窑鸡心杯和一件钧窑花盆,在国内外古董中引起轰动。现在,那对鸡心杯在天津博物馆收藏,那件花盆在美国博物馆保存。老古董商谈起这段往事,是津津乐道,颇有兴味。 巧买鸡心杯 民国元年,博韫斋在琉璃厂开张,一位跑合拉纤的古董商李竹君来到柜上,跟经理杨伯衡讲:“我给你介绍好买卖,后门梳头刘家有对鸡心杯要卖,是不是宋钧窑瓷器,就全凭你的眼力了。” ...
传说之一 相传宋代龙泉章氏兄弟各主窑事,哥者称哥窑,为宋代名窑之一。窑名最早见于明初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一书,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稿》称“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釉色纯...
3月20日,绍兴博物馆“兰亭的故事”全国巡展第二站在上海松江博物馆隆重开幕。 展览共分为兰亭修禊、兰亭传奇、唐人摹本、宋人传本、名家临本和绍兴兰亭六个部分。以历代《兰亭序》著名摹本、临本为核心,精选部分重要的有影响的兰亭拓本,系统地展示了历代有关兰亭的书法艺术。观众不仅能见到虞世南、褚遂良和冯承素等最逼近原作的摹本和临本,还欣赏到乾隆帝集诸家大成的“兰亭八柱”帖,充分展现了以羲之为代表的魏晋...
王子午鼎 王子午鼎细节 3月17日,北京的雾霾如约而至,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凤舞九天——楚文化特展”即将结束,可还是有不少观众前来观看。走进以红色调为主的展厅,记者似乎进入了尊龙崇凤的楚人精神世界,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楚国盛极一时的故事。 其中,第一单元“尊礼崇乐”的展厅中部,一口大鼎引起不少观众前去观赏。记者也好奇地走过去,看到一位老先生正拿着放大镜在仔细查看。他说:“因为好奇...
从前,有一个皇帝,一天,不小心把一只玉石酒杯摔碎了。这只酒杯可是一件稀世珍品啊!它小巧玲珑、鲜红透亮,在太阳或灯光的映照下,它放射出耀眼的红光,就象一团火焰在燃烧。皇帝把这只酒杯看成最心爱的宝物,每天用来斟酒,第一杯敬天,第二杯敬地,第三杯敬祖宗。这样的酒杯打碎了,皇帝还能不心疼吗?他心急火燎,立时召来文武大臣,下令要他们再搞到一只。大臣们听了,你看我,我看你,不敢作声。因为他们知道,这只酒杯,是...
人物故事镜在铜镜的背面铸造以人物故事图案的纹饰,其题材包罗万象,神话故事、儒释道、民间传说等等无所不包,如东汉时期的东王公西王母镜、神兽故事镜,唐代的真子飞霜镜、王子乔吹箫引凤镜等。笔者选取自藏的三面宋、辽、金时期人物故事镜,与读者分享。 宋代许逊降龙镜 许逊(239——374年)晋道士,汝南(今河南汝阳)人,字敬之,号许旌阳。按《十二真君传》:“许真君名逊,字敬之,本汝南人也。祖...
在中外媒体争相采访的情况下,全国政协委员樊锦诗在晚间亲切地接待了我们。说实话,采访这位资深学者压力很大,她的丰富、她的个性等,生怕写不好,说不透,对不住这样一位大家。可一定要前去拜访,哪怕只是听她说说话—这样的个人愿望甚至超越了工作需求。 白底暗条衬衣外面是浅灰色的开襟毛衣,恰如她灰白的发丝,清爽干净,整洁温雅。她的房间却有点“乱”,床上、书桌上,甚至电视柜上,都铺满资料、书和报纸。 樊锦诗开...
未破解的密码锁 “鱼形锁”“生肖锁”“城门锁”……一走进林振涛的中华古锁博物馆,就像走进了一个锁具王国,墙上、展示柜里到处是形形色色的锁。 今年40岁的福州人林振涛,看起来十分年轻,但收藏锁具却已近20年。他的博物馆里,收藏了大大小小5000多把锁,从唐代到民国,各个年代的都有。而他2006年收藏的一把八国联军侵华时外国人遗留的银行密码锁,至今无人打得开。 锁芯藏着“婚约字...
元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坐像,1955年北京西城区定阜大街出土,是元大都城址范围内出土的重要文物之一。它以优美的艺术造型,精湛的烧制工艺,独特而完美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元代雕塑艺术、佛教造像艺术和景德镇窑瓷塑烧制工艺的最高水平,为首都博物馆典藏的重要瑰宝之一。 水月观音像通高65厘米,头戴宝冠,冠的正面有一小化佛(残),广额丰颐,眼睑低垂,神态安详。观音跣足而坐,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搭...
千年窑火铸就了“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景德镇瓷器。灯光下瓷器浑身通透,用手感觉它的细腻与坚硬——食指一弹,“叮”的一声脆响,犹如久扣的心扉终于得到回应,灵犀刹那间相通…… 世界上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柴烧瓷窑 “蛋形柴窑”——这也是清代景德镇的“镇窑”,始建于清朝乾隆初年。由于柴窑形态独特,为景德镇首创,因此人们又把它称为“景德镇窑”,简称“镇窑”。 从乾隆年间开始,镇窑一直使用了...
新年伊始,在收藏圈里,各路藏家纷纷拿出以羊为主题的收藏品出来“晒宝”,从艺术鉴赏到故事阐述,讲述了很多藏品里鲜为人知的“羊”文化,也引来了多路藏家对这类藏品的广泛关注。 记者了解到,在这些晒出的文玩里,有玉器,有金器,还有为大众所熟知的陶器。羊,作为先民们生活的重要伙伴,它的形象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东西方交流史。影响着文字、饮食、礼仪、美学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以羊...
石之美者为玉,中国人对玉的喜爱甚于外国人对钻石的追捧,一部红楼梦,就写那晶莹剔透的石头历劫的故事,所以又叫《石头记》,一个大观园,其间宝玉,黛玉,妙玉,红玉,玉满天下,有了玉似乎一切都透着灵性。西王母献玉民间传说中的西王母子居住在远古人类的发源地喜马拉雅山脉和昆仑山脉,曾向黄帝尧舜献玉,这反映了古人类对自己故乡的怀念,对自己祖先崇拜之心的结晶。和氏之璧 说的是2000多年前的楚国和氏,把在山中得...
2月19日,“土与火的艺术贺县·瓷展”在市博物馆一楼开展,展览时间持续到3月19日。 据悉,此次瓷展主要分为“贺县瓷厂的创建”、“贺县瓷厂的发展”、“贺县瓷厂走向辉煌”、“贺县瓷厂的终结”四个展区,盐盅、四系壶、毛泽东像章、工农兵洋桶壶、八步粬酒人物瓶、嫦娥奔月系列、红双喜系列、贺县制药厂定制(龟苓膏)盖碗、贺县招商会纪念碟等五百多件展品,代表了贺县瓷厂不同时期出产的瓷器。此次展示的展品皆来自我...
朋友从兰溪乡下回来,从老家带来了一些旧瓷器。知道我喜欢古瓷,他就将其中的一个同治粉彩的直桶形小罐送给了我。这个小罐的立面上用粉彩画了3个小童在嬉戏。人物画风系典型的同治笔法,釉面包浆明显,此物系同治年代无疑。缺点是这种当年闺阁小姐放脂粉用的小罐,本来还应该有一个盖。现在,罐虽留下来了,但盖却不知去了何方。因此,我拿了这个同治之物,欣喜之余,总感还有着一丝遗憾。朋友说,你常在跑收藏品市场,想法去给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