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2年,香港著名实业家、收藏家曹其镛先生及夫人曹罗碧珍女士将他们珍藏的161件(组)中国古代珍贵漆器慷慨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永久收藏。时隔三年,馆内举办“曹其镛夫妇珍藏中国古代漆器特展”,曹先生希望有更多人分享他的收藏,也希望有更多拥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宝贝能够见诸于世,为传承弘扬漆器文化乃至中国历史文化尽绵薄之力。曹先生亲自为此展取名为“仍存曹家”,耐人寻味,寓意他只是这些珍贵艺术品的暂时保管者。...
10月14日下午,“2015年美国大使文化保护基金项目”在广东省博物馆启动。广东省博物馆的“南澳Ⅰ号出水文物保护”项目于今年9月成功申请到“2015年美国大使文化保护基金项目”,这也是广东省首家博物馆成功申请此项目。 据介绍,每个项目最多资助10万美金,广东省博物馆此次申请到9万美金,主要用于“南澳Ⅰ号”古沉船出水文物(陶瓷、木材及金属等)的保护研究工作,从清洗、脱盐、脱水、分析检测、加固、修复...
10月16日,“东去西来:11至14世纪藏传金铜佛像精品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精品馆开幕,展览以元代为中心,展出11—14世纪各地域具有代表性的佛造像40余件,涵盖东北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我国西藏与中原汉地等风格。展览将通过对佛造像精品的呈现,展示佛造像的美学及工艺发展轨迹,探索佛造像的美学意义。 佛教历史源远流长,而佛造像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门类,流派众...
广东省博物馆正在举行的“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展览,展现了明万历时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其中,有9件展出文物系台山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无声诉说着台山曾是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一环的历史。本期通过介绍这9件文物,追溯台山那段辉煌历史。 台山市博物馆副馆长叶玉芳告诉南都记者,这9件文物包括一个明代青花碗,一个明代木棰,以及7片明代瓷片。其中,明代青花碗和明代木棰,均为2007年台山市北...
为配合首届青运会开幕,由青运会组委会文教部和省文化厅共同主办、国内11家文博单位参展的《博·戏——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昨天在福建博物院开展,展览明年1月17日结束。 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是体育与文博首次跨界合作、多家博物馆联展及依托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而举办的巡回展。 作为首届青运会重要的文化教育项目,此次展览通过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福建博物院、四川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11家文博机构馆藏的200多件...
上周末,在西湖文化广场浙江省博物馆新开了一个艺术作品展览。参展的500多件作品出自下城区72所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儿童之手。本次展览是由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主办,名为《“行&走2015”杭州市下城区青少年&儿童艺术展》,展期1个月,到11月10日截止。 在展览上逛一圈,你会发现参展的艺术作品种类丰富,有传统的水墨画、书法、版画、水彩画,还有民间工艺剪纸、现代的装置艺术等。下城区美术教研...
黑龙江省博物馆、哈尔滨师范大学日前共同发起成立“黑龙江省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 该中心将整合黑龙江省博物馆、教育机构等资源,积极开展博物馆教育研究及活动,共享科研信息及科研成果,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和项目,深化学术科研交流。中心将以黑龙江省博物馆为活动场所,定期举办研讨会、论坛等学术活动。
“虞爷爷,当年您在哪个部队啊?”“虞爷爷,您后悔当初的决定吗?”“虞爷爷,您为自己参加保卫国家的战斗感到骄傲吗?”……10月11日,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展的“浙博秋日课堂——钱江怒潮保家国”课堂中,81岁老兵虞定海走进浙江省博物馆罗汉堂,来到孩子们身边,为学生们讲述抗战的历史,回忆烽火中的青春。 虞老伯15岁加入了抗战队伍,峥嵘岁月,金戈铁马,他冲锋陷阵,身经百战,参加过抗美援朝时期多次激烈的战斗。...
近日,由四川博物院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合作建立的四川省博物馆教育研究所在成都成立。 作为博物馆机构与地方教育科研机构深化合作的一项创新举措,四川省博物馆教育研究所成立后将致力于搭建馆校合作平台,促进博物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教育科研深度融合,指导学校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由良渚博物院和广东省博物馆交流合作举办的《梦回五千年——探寻消逝的良渚古国展》于日前在广东省博物馆三楼一号展厅开幕。本次展览是良渚博物院延续2014年5月初引进广东省博物馆举办《南国石韵——广东四大玉石精品展》双方交流合作计划中的一项互动内容。两馆历经9个月的精心准备,挑选了良渚古国周边遗址发掘出土的184件(组)的良渚文化精美器物,其中玉器总量占了整个展览的90%以上。含国家一级10件、二级8件...
9月28日,广东省博物馆联手广州地铁,在地铁广州塔站发布“千年海丝·文明广州——海上丝绸之 路文化展”,市民不出地铁站厅就能欣赏到若干馆藏文物精品。同时,广东省博物馆还联合广州市少年宫,将小艺术家眼中的“海上丝绸之路”作品化身成广州地铁APM线文化专列,向市民展现海上丝绸之路当时的盛况,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推广至市民生活的公共空间。展览展出至12月20日。 此次“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展”是广州地铁“...
据《信息时报》报道,南中国海域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沉船“南澳I号”出土文物,首次大规模展出了!9月23日,广东省博物馆推出备受瞩目的“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展览,以东西方文明的大航海作为背景,依托最新水下考古发现,展出615件文物,为观众还原波澜壮阔、横跨万里的航海贸易画卷,一睹明万历时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展览持续到2016年3月20日。 郑和下西洋之后,虽然明朝海洋贸易曾急剧衰落...
为促进中俄文化交流,7日下午,参加第二届中国—俄罗斯文学合作交流会的俄罗斯学者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俄侨”及其后代们,将一批极其珍贵的俄侨文物捐献给了黑龙江省博物馆。
9月23至25日,由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文化厅主办,安徽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馆协会承办,铜陵市博物馆协办的全省博物馆纪念馆陈列展览设计制作高级研修班在铜陵举办。来自全省国有、非国有、高校、科技、行业等博物馆纪念馆的90余名学员参加研修班。 研究班邀请到姚安、魏峻以及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陆建松、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成军、南京博物院陈列艺术研究所所长陈同乐、安徽博物院展览设计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