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13日下午,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浙江省博物馆宣教部受邀为浙江大学大一新生做始业教育之“博物馆文化教育专题讲座”。该校2015级人文大类新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始业教育是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生适应新环境的重要环节。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加强馆校合作,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和志愿精神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讲座从浙江省博物馆的历史沿革、陈列展览、精品馆藏、教育项...
准确统计藏品数量,是“一普”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博物馆的重要任务。11月5日,“一普晒家底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钱币展”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举行。 黑龙江省博物馆是收藏、保管、研究和展示黑龙江历史文物、动、植物标本与艺术作品的科研中心,现藏品总计已超过62万件。 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钱币从商代到建国后的都有,其中北宋的“靖康通宝”、元代的“扬州元宝”、金代的“承安宝货”、“任应和五十两铤”属于国宝级珍...
11月9日,茶马古道“一带一路”研讨会在云南省博物馆举行。孟加拉国、马来西亚、缅甸、越南、沙特阿拉伯、捷克六国驻华使节及茶马古道沿线各省市博物馆、云南省文物局、云南省考古研究所、云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回顾和展望茶马古道的过去与未来。研讨会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博物馆馆长俄军主持。 云南省文化副厅长、文物局局长杨德聪,孟加拉国驻华大使卡里姆(M.F...
“临安宫阙经营初,银鞍日日醉西湖”,八百年前陆游笔下的南宋古都缱绻如梦,八百年后的杭州,一场关于南宋的文物展带着古都的旧影与历史的追寻,为观众勾勒与重现那一时期的风物盛景。 11月13日,“中兴纪胜——南宋风物观止”特展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幕,来自全国40多家文博单位的近500件(组)南宋精品文物整合汇聚,分“中兴小纪”“都城纪胜”“武林旧事”三个单元展出,其中“中兴小纪”,主要展示靖康之难...
记者从安徽博物院获悉,11月14日,由安徽博物院与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共同举办的“旧邦新命——新文化运动百年纪念展”在安徽博物院老馆开展。该展览2015年成功入选国家文物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项目,此次赴安徽展出,为该展在全国巡回展览的首展。 本次纪念展分为“《新青年》•新文化”、“冲决罗网 引领思潮”、“文学革命 振发起衰”、“改革教育 奠基科...
2015年初,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实验室开始关注“包公遗骨”,欲破译包公基因密码,此前该研究团队首次确定曹操家族 DNA 类型,受到极大关注。 据参与此次研究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硕士王迟早介绍,包公作为著名历史人物,从基因层面上厘清包氏后人和包公的关系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但要想破译包公 DNA 密码并非易事,除了要搜集各地包氏后人的 DNA 样本,还需要包拯本人或者至少直系亲属的古代 DNA ...
昨日,大型特展《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特展》在云南省博物馆开展。 本次展览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发起,云南省博物馆主办,内蒙古博物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四川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博物馆联展。该展见证了“茶马古道”的历史,展现了“茶马古道”文化遗存的独特魅力,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茶马古道”文物巡回展览。 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汉藏等民族之间进行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是...
11月10日上午,“妙相庄严——辽宁省博物馆佛教造像精品展”在宁波港口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190尊具有代表性的佛像珍品让市民在佛教造像艺术的神圣典雅和超凡脱俗中感受、体味佛教的慈悲与智慧之美。 佛教源于印度,自公元二三世纪由中亚逐渐传入中国以来,历代崇信不衰,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佛教造像即佛教崇奉神祗的各种艺术造型,在佛教信徒传经弘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一种艺术化...
11月9日,吉林省博物院馆舍大门缓缓关闭。从此,人民大街3188号,成为了许多长春人珍藏在心底的美好回忆。预计2016年2月,吉林省博物院将完成整体搬迁工作。同时,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也于11月9日起进行闭馆维护。 昨日上午,一位老人徘徊在吉林省博物院门口,隔着门向馆舍内望去。“我知道闭馆了,可就是舍不得,总想再多看几眼。”老人姓于,今年72岁,从小就对历史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每次有展览,我都必...
11月7日,大型公益项目“佳能影像发现丝路之美”甘肃站影像展在甘肃省博物馆拉开帷幕。本次影展展示了我省丝路沿线丰厚的文化积淀,并以此让这些文化遗产更加鲜活地“走出去”。据了解,本次发现丝路之美项目成果画册将捐赠给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游局以及省博物馆等机构,用于后续的文化保护性研究和传播。影展将持续至11月15日。
藏品打包也有讲究 吉林省博物院要搬家啦!11月9日,位于人民大街的吉林省博物院将整体闭馆,目前正在做搬迁前的准备工作。省博物院10余万件藏品要逐一打包。截至昨日16时,仅剩下部分关东72行老物件和书画尚未打包,其余都已打包完毕入库。预计本月底全部打包完毕,随后运往新馆。 10余万件藏品预计月底全部打包装箱 昨日,记者来到省博物院,专门负责为博物馆文物打包搬迁服务的公司团队成员正在为关东72行...
11月5日,“一普晒家底”黑龙江省博物馆藏钱币展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举行。 黑龙江省博物馆是收藏、保管、研究和展示黑龙江历史文物、动、植物标本与艺术作品的科研中心。收藏范围包括自然标本、历史文物、艺术品、古籍善本、俄文老档、外文资料等几大类,从时间上分古代和近现代。黑龙江省博物馆现收藏藏品总计已超过62万件,占全省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钱币既是商品交换的手段,更是研究当时各个时期历史、政治、经济...
博物馆的搬迁过程中,最重大也是最复杂的工程,就是文物的打包搬运。省博物院有藏品10余万件,当中的许多珍贵文物都年代久远,且材质脆弱,如何完好无损地将它们打包带走?11月4日,新文化记者走进省博物院的藏品保管部,探秘珍贵文物搬家的“步步精心”。 ■打包 专业团队操作 私人定制囊匣 给文物打包的手法很特别,“需要专业的公司来进行。”保管部副主任钱芳说,他们聘请了专门为博物馆文物打包搬迁服务的公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