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8月25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分组会,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金炳华委员审议时认为,现在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常必要,时机、条件也比较成熟。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民族文化丰富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和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是非常重要的。 200...
2010年8月25日下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对草案关于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以及义务等事项的规定,部分委员代表发布了意见。任茂东委员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依托人而存在,是一种“活态”文化形式,其传承与传播主要依靠人的行为。因此,督促传承人尤其是文化部门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履行传承义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顺利开...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昨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明确,县级以上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资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 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中国将把非遗保护上升到法律层面。 草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出明确界定,包括:传统口头文学及其语言载体,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和曲艺、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
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望上升到法律层面。 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失,世界各国都面临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存在基础”日渐狭窄、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的困境。另一方面,许多起源于我国的文学艺术创作,在经过国外成熟的商业化运作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却未给我...
这是展演会上的道教洞经古乐表演。(张金加摄) 8月25日,第三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澳门举行。第三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将于9月16日在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开幕。 (来源:新华网四川频道 记者:张金加)
8月23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首次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 文化部部长蔡武在作草案说明时说,中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 “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予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大量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遭到毁弃,亟须通过立法明确有关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
记者:上海世博会云南活动周上有哪些亮点? 花泽飞:这次云南可谓是举全省之力,力求把上海世博会云南活动周办成全国各省区市活动周中最精彩的,因此当中可谓亮点多多。比如在8月27日云南活动周开幕式上,将举行云南省向上海市赠送“恐龙化石”仪式,这次在上海世博会参展的一大一小两具禄丰恐龙化石将赠送给上海。同时举行“沪滇少年携手,共享世博阳光”活动仪式,届时上...
我国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西安古乐正积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获准其申报立项。 西安古乐又称西安鼓乐、长安古乐、长安鼓乐等,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之一,被誉为“古代的交响乐”、“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它完整地保留了唐宋宫廷音乐的风貌,庄重、肃穆、高雅。乐谱至今依然沿用古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精神,近日,阿坝州文化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批119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经阿坝州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 119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民间文学类29项,民间音乐类20项,民间舞蹈类...
有“维吾尔族人民生活文化艺术百科全书”美誉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如今已经成为新疆力推的民族文化精品游热点,”十二木卡姆”传承地新疆莎车县因此积极挖掘整理相关文化资源,推出了一批精品文化旅游景点。 记者从新疆莎车县了解到,为使“十二木卡姆”这一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当地新建了极具特色的&ld...
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巨大损失,如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8月20日走进上海世博会四川活动周宝钢大舞台“非遗”传习区。 8个老姐妹成都传羌绣 在宝钢大舞台“非遗”传习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羌织绣传承人杨华珍面带笑容,认真地向游客讲解藏绣和羌绣的针法。 年近六旬的杨华珍相信,即使面临重重困难,...
历史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利用?2010年8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下称“草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调查、名录、利用、法律责任予以规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世代相传并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
23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明确,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草案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草案规定,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
昨天,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主办,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化厅承办的全国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恢复重建高研班在成都开班,为期5天时间将专题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自省内外包括“5·12”地震重灾县(市)区近60名非遗保护工作人员参加培训。 四川非物质文化资源项目逾万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国家级项目105项,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