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不仅形成了全国性、整体性的系统普查工程,而且全社会的认同和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近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神速,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目前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1028个,“非遗”传承人1044位,通过文化普查收集到的珍贵实物和资料达26万...
著名的浙江龙泉剑村刀剑作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参加了8月7日-10日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创意礼品及工艺品展览会。 龙泉剑村刀剑是中国高档刀剑品牌代表,以孤品制作见长,擅长多种传统锻打工艺、多种热处理,精通铜、铁、金、银装具的纯手工雕刻及错、鎏金银等传统工艺,其作品以原创、独特、精美、纯手工打造而闻名。 专家介绍,剑村刀剑致力于传统刀剑的研究,复原失传已久的的镟焊百炼钢锻打技艺,不失古法,却又敢于...
编者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和经济资源。在全球文化多样性快速消亡、存量锐减,而经济资源进一步趋紧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更为凸显。目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过程中逐渐展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传承社区等权利主体与开发利用者之间的利益博弈,彰显了在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加强非遗法律保护、确认其相关民事权利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为此,本期学术笔谈刊发两篇文章,从...
记者从扎兰屯市政府了解到,今年以来,扎兰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领导小组工作人员深入到14个乡镇、办事处和90多个行政村,对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手工技艺和民俗等10大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调查,发现1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目前该普查领导小组已经向自治区申报了10 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向呼伦贝尔市申报16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据了解,扎兰屯市有20个民族,是全国唯一的...
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日前发布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边彝族“古”扦插习俗、马边苗族芦笙舞、马边彝族“布”文化习俗、彝族阿斯牛牛、马边彝族阿依牛牛、彝族餐饮习俗、马边彝族婚姻习俗、马边彝族火葬习俗等8项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弘扬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马边彝族“布&r...
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普查工作,景谷县相关部门加紧对传承人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该项工作自6月25日展开以来,进展顺利。 据了解,本次普查工作主要收集整理的内容有:传承人的文字材料、影像资料、图片资料、相关手工艺制作过程等。今年,景谷将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个,涉及民族民间文艺表演、民间手工艺制作等。据了解,通过普查申报后,如果被批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每年将给予1...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获悉,中央和西藏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各类传承队伍已发展壮大到2万多人。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社文处副处长尼玛介绍,西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内容多样、历史悠久。 2005年西藏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在2006-2009年的普查中,西藏...
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因独特的传统竹管乐器玉屏箫笛而闻名,近日制定出台了贵州省首个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玉屏县是贵州省唯一的侗族自治县,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8%,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特色 。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玉屏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经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将于8月1日开始施行。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的玉屏箫笛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竹...
内蒙古扎兰屯市有20个民族,尤其是全国唯一的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族等三少民族居住地,这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扎兰屯市独特的森林文化、草原文化、狩猎文化、农耕文化、关东文化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人们前来考察,获得了高度评价。 如何有效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这些资源,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该市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扎兰屯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确立了“...
中新网7月26日宜宾电(徐伟、李小燕)7月26日,记者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政府了解到,蜚声国内的宜宾燃面日前已被正式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宜宾燃面原名叙府燃面,旧称油条面,早在清朝光绪年间便开始有人经营,是宜宾传统的名小吃。它选用本地优质面条为主料,以宜宾芽菜、小磨麻油等辅料,因其油重无水,引火即燃,故名燃面。 宜宾中心城区有面馆上百家,宜宾人有早餐吃燃面等面食的习惯。1997年12...
昨日,宜宾市翠屏区政府透露:蜚声国内的宜宾燃面日前被正式确定为翠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宾燃面原名叙府燃面,旧称油条面,早在清朝光绪年间便开始有人经营,是宜宾传统的名小吃。它选用本地优质面条为主料,以宜宾芽菜、小磨麻油等为辅料,因其油重无水,引火即燃,故名燃面。1997年12月,在杭州举行的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宜宾燃面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rdqu...
7月23日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馆仪式在吉林省图门江市开馆。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采用传统、现代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展馆分为两层10个展区,第一层包括:朝鲜族民间舞蹈、朝鲜族传统乐器制作技艺、朝鲜族传统音乐、朝鲜族传统文学故事、朝鲜族传统工艺等几个展区。而朝鲜族民间体育和游戏、朝鲜族民族礼仪、朝鲜族饮食文化、朝鲜族服饰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授、演讲区域等几大板块都分布在第二层几...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哪些内容吗? 你知道天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哪些吗? 你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主要有哪些手段? 7月8日上午,骄阳似火,在天台县梨园小商品市场门口,有一个摊位十分的显眼,上面的横幅上写着探索民俗民风,传承奇特文化”,这是中国计量大学信息工程系的学生暑期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走进天台——天台非物质...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昨天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该《条例》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文化行政部门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同时,记者获悉,广东现有的非遗资源总量为4万多项。国务院评定并公布了三批共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广东有64人。(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周祚)
土家姑娘现场编织“西兰卡普”,红安嫂子一针一线缝起绣花鞋垫……昨日的世博浦东园区宝钢大舞台传习区,处处洋溢着湖北元素。我省精选的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这里惊艳亮相。 我省群艺馆研究馆员吴志坚说,“别人没有的,拿出去能够叫得上板的,有可供观赏的制作工艺和互动性的,才能在这里参展。” 艺术家为湖北周献大礼 昨日,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