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4日,“中国考古01号”在青岛举行首航仪式。 9月4日,中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水下考古专用船“中国考古01号”在青岛举行首航仪式。其首航将赴辽宁省丹东港开展水下沉船遗址重点调查。据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柴晓明透露,这片水域与1894年甲午海战的发生地重合。 “中国考古01号”集调查、发掘、出土文物保护、展示等4项功能于一体,可续航1000海里,使中国水下整体技...
记者日前从敦煌研究院了解到,在第一卷考古报告获得广泛认可的基础上,敦煌石窟考古报告第二卷(莫高窟第256、257、259窟)的编撰工作已全面展开,预计2015年年底将完成初稿。 敦煌石窟由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组成,以精美的壁画和彩塑享誉世界。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石窟断代、内容考释、艺术源流考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但因条件不成熟、技术投入有限等,几代人编撰敦煌石窟考古报...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首艘水下考古专业工作船“中国考古01号”日前在青岛首航。“中国考古01号”投入使用,标志我国结束了“租用渔船”进行水下考古的历史。该船采用全电力推进系统,全长57.91米,型宽10.8米,型深4.8米,满载吃水深度2.883米,满载排水量980吨,航速12节,续航力1000海里,核定载员30人,主要工作海域为中国近海与西沙海域。首航将赴辽宁省丹东港开展水下沉船遗址重点调查,预计...
记者蔡红鑫报道“德惠寺现存的古代石雕、砖雕文物数量之多,工艺之精湛在全国古建筑中堪称之最。其中有两件石雕宝贝更是极为罕见:一个是两根耸立了200多年的石旗杆;另一个是寺庙前殿的一只石狮子,后背上还趴着一只小狮子。”阜新市业余考古学者罗显明说。 坐落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镇北面里一处山坳间的德惠寺,始建于清干隆十五年(1750年)。王府镇曾是清代土默特左翼旗札萨克府邸所在地,曾是阜新地区的政...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9月4日,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水下考古专业船只“中国考古01号”工作船在青岛首航。 记者在山东青岛中苑码头见到了这艘水下考古船,白色的船体上印有“中国考古01”字样。据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介绍,“中国考古01号”船的建成使用,填补了我国的一项空白,让我国水下考古专业设备装备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中国考古01号”工作船采用全电力推动动力方式,全长57...
20年前发掘回填后,汉代“政府招待所”敦煌悬泉置遗址将配合丝绸之路申遗,进行陈列布展。伴随着布展的进行,这处2000年前的政府驿站将再次展现在公众面前。 “申遗陈列布展工程已经完成了招标工作。”敦煌市文物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石明秀说,“文物专家对图纸进行细化后,将于近日正式开工建设。” 2007年,中国和沿线27个国家、地区参与的“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启动,由于中亚诸国国...
9月4日,中国首艘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在山东青岛首航。这是中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水下考古专用船,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专业设备的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首航日,《人民日报》记者走进“中国考古01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体重980吨的“中国考古01号”虽然在海船中算不上大块头,但绝对称得上是“高富帅”。 中国考古第一船“武装到了牙齿” 4日,山东青岛中苑码头,中国首艘考古船迎来处...
9月4日,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水下考古专业船只“中国考古01号”工作船在青岛首航。该船以我国沿海与西沙海域为主要工作海域,可承担水下文化遗存的调查发掘、出水文物现场保护及小型的展览宣传等工作。
9月2日,敦煌研究院考古所研究人员在查阅考古报告。 记者从敦煌研究院获悉,全面反映敦煌石窟的考古报告——《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第一卷已出版完成,第二卷《莫高窟第256、257、259窟考古报告》初稿有望于2015年年底完成,这意味着敦煌石窟考古报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作为敦煌石窟考古工作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考古报告将对敦煌石窟进行全景式考察以及洞窟思想与功能进行研究,面世后将成为研...
8月28日,市博物馆举办暑期“快乐考古行”活动。这是该馆发挥第二课堂职能、承担社会教育责任,首度推出的以儿童考古为主题的教育实践体验项目。活动由“中环路汉墓遗址参观”、“禹王城遗址现场发掘体验”、“陈潭秋故居参观”几个环节组成,突破了传统的参观讲解教育形式,精心设计了形式新颖的互动环节。这种直观、互动性的方式激发了小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升了博物馆的特殊教育功能。
盛酒器一组 霸器出世 霸国显现 2007年5月,山西省南部翼城县城大河口墓地因被盗被发现,同年9月至次年5月进行了考古勘探和试掘,2008年9月至12月进行了全面普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进行了大规模抢救性发掘。 在墓地周围还发现了几处不同时期的遗址,其中西周遗址位于墓地西南约0.5公里处。墓地分布面积约4万余平方米,埋藏西周墓葬约1500余座。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是新发现...
陆路4条水路1条“千年盐都”启动盐运古道考古调查 9月1日,记者从自贡盐运古道考古调查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即日起至9月10日,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组织的考古、古建、盐业史等方面的专家,将对川盐古道展开考古综合调查,以梳理盐道文化历史,争取将自贡古盐道打造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准备。 据了解,本次考古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历史上自贡盐运古道的线路分布、盐道的现状、自贡盐运古道上的文...
9月1日,记者从自贡盐运古道考古调查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即日起至9月10日,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组织的考古、古建、盐业史等方面的专家,将对川盐古道展开考古综合调查,以梳理盐道文化历史,争取将自贡古盐道打造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准备。 据了解,本次考古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历史上自贡盐运古道的线路分布、盐道的现状、自贡盐运古道上的文化遗产。“考察线路为陆路4条、水路1条,考...
二期工程: 线路起于双流县双流南站,车站由西南向东北依次为双流南站、白河路站、双流站、双流北站、迎春桥站、龙桥站、金凤站、西区大道口站、武侯立交站、鞋都站。 三期工程: 线路起于一期工程设计终点天回镇南站,线路车站依次为天回镇站、回龙站、三河站、兴城大道站、新都站、饮马河站、桂林路站、石油大学站、红星村站。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获悉,《成都地铁3号线二、三期工程(含磨...
吐鲁番是湖南对口援疆的地区,文物援疆是工作之一。记者今天从湖南省文物局获悉,湖南今年将启动文物援疆工作。 经过考察和双方沟通,初步确定文物援疆以湖南提供技术支持为主。据悉,湖南省文物局将帮助吐鲁番博物馆陈列展览进行提质改造,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将为吐鲁番洋海墓地编制长远的考古工作计划。此前,吐鲁番地区曾派员到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多家文博单位进行业务培训。 2013年,中国、哈萨克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