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原调查登记为一处原始青瓷窑址,但经考古清理后,约1000平方米的湖州胡堂庙区域内竟有砖室墓20座,年代涉有汉、唐、明和清代。德清胡堂庙区域考古清理近日结束后,专家称,该区域的丰富遗存,为深入研究德清地区社会发展、丧葬习俗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据悉,胡堂庙区域位于德清县开发区龙山村西北低丘缓坡上。为配合龙山村安置房工程建设,今年6月11日至9月3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德清县博物馆对这片区...
记者11日从新疆尼勒克县文物局获悉,8月20日至9月5日,为配合伊犁州尼勒克县基础工程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工程建设所涉及吉林台水库及喀什河西侧墓葬进行了发掘。 此次共发掘墓葬八座,大致呈南北向纵列。墓葬形制可分为竖穴石棺墓及竖穴偏室墓两种,墓葬地表均有卵石或山石铺就的圆形或椭圆形封堆,部分有圆形石围。发掘随葬品以陶器尤其是陶钵为多,另有铁刀、铜镜、铜簪、青铜牌饰、骨珠、金耳环等。部分...
近日一份研究报告称一群生活在早已远去年代中的古代人类古爱斯基摩人(Paleo-Eskimos)曾在北美北极地区孤立居住长达4,000余年。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古爱斯基摩人在经过长途跋涉之后,通过横跨白令海峡(BeringStrait)从西伯利亚(Siberia)地区迁移至其新的聚居地。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并未接触其他族群在历史不同时期进行相同迁移活动而产生的各种文化,包括美洲原住印第安人(Nati...
古墓中发掘出的精美女像柱 9月7日,希腊文化部发布消息称,目前正在希腊东北部小镇安菲波利斯进行的古墓考古项目新发掘出两尊女像柱。 考古学家推测,这座墓穴的主人很可能是公元前4世纪古马其顿帝国的统治者亚历山大大帝。 据希腊文化部透露,考古学家在古墓内部第一个墓室通往第二个墓室的甬道上发现了这两尊女像柱。两尊女像柱均保存完整,其雕刻手法相当细腻,人们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女神的丝丝...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两校科技考古实验室(USTC Archaeometry Laboratory and T Douglas Price Laboratory for Archaeological Chemistry)联合举办的首届科技考古国际联合实验室(1st United Laboratory for Archaeological Science, ULAS)研讨会暨研究生论坛...
9月9日至11日,第四届“文化财产归还国际专家会议”在甘肃敦煌召开,来自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出席会议。10日通过了《关于保护和归还非法出境的被盗掘文化财产的敦煌宣言》(以下简称《敦煌宣言》)。当日,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就相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此次国际会议聚焦于“被盗出境的考古类文物的保护与返还”,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议题? 励小捷:第一,考古类文物对了...
10日,在敦煌举行的第四届“文化财产归还国际专家会议”上,百余位来自联合国相关机构的代表与15个国家政府相关机构负责人和学者,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保护和归还非法出境的被盗掘文化财产的敦煌宣言》(以下简称《敦煌宣言》)。 当前,受保护文化财产的国家清册是相关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参考文件,将新的考古发现信息及时录入国家清册十分重要。《敦煌宣言》建议,各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所有考古发现的相关信息能...
考古人员展示在黄骅市海丰镇遗址出土的宋金时期“飞龙”铜镜(9月8日摄)。近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河北黄骅市博物馆合作,开展海丰镇遗址出土文物资料整理修复工作。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冯恩学认为,“古代海丰镇以盐而兴盛,因瓷器贸易而繁荣。通过海丰镇遗址表现出的特点,结合海丰镇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记载,海丰镇遗址应为宋金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北起点,瓷器从这里远销东北亚、韩国、日本...
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管理委员会传来消息,该委配合湖北省考古所经过连续20多日的努力,完成了15件陶器的整理及修复。 据悉,此次整理、复原的陶器主要是古代先民的生活器物,包括陶盘、甑箅、原始瓷杯、釉瓷碗、纺轮、陶饼、陶环、陶钵、釉陶碟、瓷碗、陶簋、陶缸等。 经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初步鉴定,出土陶器年代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宋元时期。其中,三件器皿可以被定为国家三级文物,两件战...
第四届文化遗产返还国际专家会议9日在敦煌开幕,为期两天的会议聚焦于被盗出境的考古类文物的保护与返还。 尽管国际社会已经制订了以“1970年公约”为代表的、旨在打击文物犯罪、促使非法流失文物返还的一系列国际公约,但现有国际公约仍存在诸多缺失,如没有溯及力,无法解决历史上非法流失文物的返还问题;仅对成员国有约束力,且适用范围窄、核心条款含义不清、监督机制孱弱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届文化遗产...
遗址局部 发掘现场 据报道:9月9日,记者从天水市文物馆获悉,经过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两年多时间的挖掘,天水市甘谷县毛家坪遗址墓地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进入文物修复、资料整理、考古报告撰写阶段。目前,天水市正积极配合早期秦文化考古队进行2014年十大考古发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 位于甘谷县磐安镇毛家坪村的毛家坪遗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西约600米,南北约1000米,面积约6...
我国首艘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首航 “中国考古01号”救生艇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9月4日,我国首艘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首航出发赴辽宁丹东港执行其首个水下考古调查任务。此次考古任务主要针对海底沉船遗址进行重点调查,业内专家认为此次水下考古船的首航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我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首航 9月4日,我国首艘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首航出发赴...
3日,由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古建筑、交通史、盐业史等方面专家组成的考古调查队,第一站来到东源井古盐场,正式开始了自贡盐运古道考古调查工作。“希望通过仔细的考察,能把盐运古道宝贵的东西保留下来,不使盐都这些珍贵的文化成为绝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特聘教授李水城说。据介绍,此次盐运古道考古调查考察线路包括四条陆路和一条水路。陆路的详细调查点包括了彚柴口、王家大院、仲权南华宫、漆树乐善坊、大公井遗址、...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美国打捞公司近日发布报告称,该公司自4月中旬开展的“中美洲”号水下考古活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报道称,截至目前,打捞公司已经从“中美洲”号上捞到2900枚金币、45块金砖。除此之外,在沉船上还发现了行李、手枪、怀表、老式照相机、早期照片等19世纪文物。研究人员还收集了沉船的木头样本,以便研究蛀虫是如何侵蚀船只的。 这艘名为“中美洲”号的古老沉船,长达85米。...
9月1日,中国考古学会在京召开常务理事会,与会代表一致赞同在中国设立“考古日”。昨日,中国考古网受中国考古学会委托发布信息,拟广泛听取学界和公众的意见,以最终确定中国“考古日”的日期。 此前,有学者提出,中国现代考古诞生的标志是开始于1921年10月28日仰韶遗址首次发掘,仰韶遗址位于河南省渑池县城北九公里的仰韶村,1921年在遗址区发现画有红黑色花纹的彩陶和磨光石器。考古界认定,属于新石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