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3年5月到2014年8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队在塔什库尔干县提孜那甫乡曲曼村对“黑白条石古墓葬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并获得重大发现。发掘与研究表明,曲曼村遗址是2500年前拜火教古墓葬遗址,甚至与拜火教早期文化起源有关。 拜火教是世界最古老宗教之一,它最早流行于古代波斯帝国。国内外学术界一直认为拜火教起源于波斯或中亚地区,而曲曼遗址出土的大量拜火教遗迹则支持了中亚起源说,并有可能把...
记者今日从山东博物馆获悉,为庆祝祖国65岁华诞,结合正在热展的《启航——海上丝绸之路特展》,山东博物馆将于10月6日上午9:30-11:30举办“水下考古发现的中国外销瓷”专题讲座。 据了解,讲座特别邀请了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理事栗建安先生,介绍中国水下考古自诞生的20余年来,包括“南海一号”在内的多处古代沉船遗址以及大批自五代至清代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外销瓷。 ...
记者今日获悉,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首航近一个月来,已在辽宁省丹东港海域续发现了一些重要线索,至于所谓何物,仍在紧张有序的调查之中。 “中国考古01号”于9月4日在青岛中苑码头首航,首航任务是赴辽宁省丹东港海域开展水下沉船遗址重点调查工作。据了解,按照文物保护法,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去年11月和今年4月对相关区域进行了...
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海洋考古学家布伦登-弗雷,身穿先进的深海潜水服Exosuit。Exosuit能够让潜水员的潜水深度提高一倍。弗雷等考古学家将对发现安迪基西拉机械装置的古代沉船进行考察。安迪基西拉机械装置公元前2世纪制造,由40个青铜嵌齿和齿轮构成,据信是最古老的计算器 安迪基西拉机械装置,是在安迪基西拉岛的一艘海底罗马货船残骸上发现的。此前进行的研究显示安迪基西拉机械装置...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以“文化遗产空间观测与认知”为主题的第487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与会专家指出,国际上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方兴未艾,应发挥我国遗产大国优势及空间技术优势,抢占空间技术与文化遗产有机结合研究的制高点,形成中国在该领域的优势,并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设在我国的条件,为国际该领域发展作出独特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介绍了光学、微波、激光雷达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9月15日至24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常德津市文物局组织考古调查队,在津市开展了湖南首次水下考古调查。通过声呐扫描、潜水探摸,发现古码头、沉船等水下遗迹。 “这是湖南水下考古零的突破,拉开了湖南水下考古的序幕。”9月25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此次水下考古调查领队张涛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在澧水津市城区段“试水” 在海洋考古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内湖、内河的水下考古...
本月24日至26日举行的“世界考古·上海论坛”公布了“2011年至2012年世界年度十大重要田野考古发现”和9项“世界重大考古研究成果”。其中,9项重大考古成果中的第一项“中国西南晚更新世——全新世过渡时期古老型人类的发现”,揭示出过去从未知晓的一种或几种古老型人群的存在。 2012年3月14日,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戴伦·克诺尔教授和云南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大学考古研究中心的吉学平...
白马神山石刻 文成公主的故事流传已久,然而,令学术界颇为遗憾的是,直至现在,对文成公主当年入藏的路线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考证。通常认为,文成公主入藏走的就是唐蕃古道,然而,这条唐代以来连接中原及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的必经之路到底途经哪里,一直没有确切的考古考证。传统观点认为,唐蕃古道就是唐蕃驿道,即公元7世纪至9世纪唐王朝与青藏高原吐蕃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道路。它起自陕西西安...
图①:游客在良渚古城遗址考古现场参观。 图②:孩子在丹凤门遗址博物馆进行“考古挖掘”。 英国考古学家保罗·巴恩认为,“考古学是可以研究人类过去99%部分的唯一科学……如果我们要知道我们正在去往何处,那我们就需要去追溯我们的轨迹,去看看我们来自何处。” 如今,考古学这个长期孤僻的学科正受到公众前所未有的关注。在23日至26日举行的“世界考古·上海论坛”上,考古学者也在探讨如何...
日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社江和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教授鹿化煜,共同发表了《秦岭南麓汉水上游旧石器考古研究现状与契机》一文。 他们在对汉水上游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旧石器遗址相关调查研究现状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兼及丹江口库区周边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址调查、发掘和研究的收获,结合所在研究团队数年来在该区域研究工作的进展状况与面临的问题,讨论了汉水上游地区的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研究...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9月24日报道,9月,虚拟考古学家们成功地从考察火星的影像中找到古文物的痕迹。近几日,从美国火星探测器好奇号传来的照片中,考古学家找到两件人工制品。 连续735个火星日拍摄成的影像中可以看见一个圆形的配件,看起来像带着辐条的齿轮。 在同一个影像上可以清晰可见某种雕塑品,看起来疑似浮雕,考古学家指出明显加工过的表面上的浮雕快要脱落了。表面的形状和它后面部分丝毫不差,也是平滑...
9月15日,“考古学、博物馆学和文化遗产学的中国特色”专题座谈会在京举行,这是中国文物报社“中国特色文物理论体系预研究”课题的专题座谈会之一。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嵩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前党委书记孟宪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潘守永、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唐际根及课题组部分成员参加了座谈会。 与会专家围绕“中...
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八年申遗梦圆,令每一位扬州人感到自豪。运博会即将到来,昨天,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走进12345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室,重点就如何进一步放大“运河申遗效应”以及文物保护工作,听取市民意见,接受咨询和投诉。 1 大运河“申遗办”将更名“保护办” 协调服务全线运河遗产保护管理 昨天,市文物局技术处处长孟瑶透露,运博会期间,我市将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