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人这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枕头上度过的,枕头的大小、形状、软硬度都直接影响睡眠的质量。如果枕头不好,导致睡眠不好,那就很不幸。 唐代开始流行瓷枕 古人的枕头,材质非常多,有陶瓷的、玉器的、石头的,最有特色的应该是警枕——就是截一段木头做枕头,这应该是最方便的方式。 瓷枕也是非常有名气的。有材料显示,中国人睡瓷枕的历史是从隋代开始的,唐代开始流行,宋代就特别流行,当时瓷枕遍及大江南北。这是一...
瓷枕是我国古代的夏令寝具,它清凉沁肤,爽身怡神,颇受人们的喜爱。唐宋时期一度广为流行,宋代定窑曾大量烧造。宋代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一词中还有赞颂瓷枕的词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可见,瓷枕是消暑的良好卧具。定窑装饰构图清秀隽永,在形式表现上,它并不是单纯地表现形象的外在美,而是经过艺术夸张手法,赋予形象以新的意象美和趣味美。这件定窑孩儿瓷枕不仅反映了匠...
近日,贡井区成佳镇正兴村安置房施工工地发现了明代家族墓群,经市、区考古人员的抢救性挖掘清理,发掘出了瓷器和金属制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青花瓷枕,考古专家正对挖掘出的文物做进一步鉴定。 施工工地发现墓葬群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正兴村5组白灵湾(小地名)的安置房建筑工地,“挖出来的东西都运走了,现场也填回去了。”看守工地的张久林师傅说,发现古墓是在14日上午,“挖掘机平整土地的时候挖到的。”...
瓷枕是陶瓷生活用具。隋唐已有烧制,宋代以磁州窑、当阳峪窑、扒村窑、登封窑所出为多,形状有长方形、腰圆形、云头形、花瓣形、鸡心形、椭园形等,也有塑成婴孩、虎形、龙形的。定窑孩儿枕极为罕见,有卧女瓷枕、童子荷叶枕等。 考古资料表明,在我国最古老的枕头是天然石块,后来开始使用初步加工过的石块作为枕头。以后逐步扩大到使用其他材料来制作枕头,例如竹枕、木枕,玉枕、铜枕等等,历代留存下来数量最多的则是...
陶瓷枕自隋代进入人们的居室 唐宋以来,由于中国陶瓷业的大发展,陶瓷枕出现并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的一支。 很多人有疑问,古人为什么会选择这种又冷又硬的枕头呢?据专家研究,人在入睡以后,头部的温度过高,就不容易入睡,日常家庭中以荞麦、木棉或塑料泡沫为枕芯的枕头,由于所填物料不透气,不容易散发头部所产生的热量,所以在夏天多在其上垫上枕席,这样头部就感到凉爽容易入睡。古人对以上现象不一定能上升...
磁州窑瓷枕(图片来自网络) 近年来,金元时期的磁州窑绘画枕(瓷枕)成为仿制的重点目标,烧造规模也越来越大,有些高仿品几可乱真。鉴定磁州窑瓷枕可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 加工手段 磁州窑古枕胎体比较疏松,但釉面融化很好,属于釉熟而胎不熟的状态;现代仿品使用的泥料在粗细方面与过去有差别,泥料的可塑性有了改变。 宋金元时期使用的原料以大青土为主,坯料与现代仿品似乎没有大区别。但古今原料...
发掘出的瓷枕 近日,宜宾县古柏乡高明村村民刘清明在迁建祖坟时,意外挖出造型精美、黄绿相间的随葬物品,疑似玉枕。当地村民结合墓碑所写年代仔细辨识为清代同治年间瓷枕。宜宾现有瓷枕数量极少,古墓随葬瓷枕在川南地区也不常见。目前该瓷枕的挖掘更是引起当地群众极大的关注。古墓搬迁 数百村民围观 受成贵高铁修建影响,宜宾县古柏乡沿线墓地均需当地村民配合迁建。4月11日上午10点,古柏乡高...
宋代诗词一直是我国文学艺术的顶峰,尽管从史料中流传下来许多,但宋代瓷器上的诗词一直被人们忽略,很多都以无名氏出现。从流传下来陶瓷上的诗词品读,很多不乏经典之作。最难得的是,它们随着古代陶瓷流传千百年而原汁原味的保存到现在,我想那一定是当时唱传非常流行和称道的诗词,否则不会轻易书写到陶瓷器用上供人们欣赏。 比如藏友mancang收藏的一件宋代密县窑沟窑瓷枕,上面就书写一阙宋词,读来非常有情调和意境...
在古代,瓷枕既是生活实用器物,也是随葬的冥器,最早出现于隋,唐至元代各地窑场普遍烧造。瓷枕装饰丰富多彩,大小不一,隋唐时期较小,五代开始渐大,以元代尺寸最大,以长方形为多,也有腰圆、鸡心、云头、花瓣等形状,枕体中空。考古表明,瓷枕流行达千余年之久,尤以宋代瓷枕的造型、样式最为丰富精巧,制作细腻。 北宋年间,有人赋诗描绘巩县窑瓷枕的质地特色: 巩人作瓷坚且青,故人送我消炎蒸。 持之入世凉风生,...
第一、多藏“卧兽枕”。虽然“卧兽枕”与绘画枕、堆塑枕、绞胎枕、箱形枕一样,不过是瓷枕的一个类别,但由于它在各类瓷枕中问世最早,是后世瓷枕的“先驱”,同时,它又是唯一见于史籍记载的瓷枕,始终位于瓷枕收藏的龙头地位,价格最高、升值空间也最大。《唐书·五行志》提到了“豹头枕”、“伏熊枕”,另外还有慵猫枕、虎头枕、卧牛枕、骶枭枕等其他四种,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第二、多藏“诗文枕”。“诗文枕”是指写有诗...
第一、工艺。瓷枕属于实用器,古代陶瓷类实用器与观赏器有着严格的区别——观赏器极力追求器型、色彩之美,实用器则注重胎质结实、结构稳重,所以绝大部分瓷枕在烧造过程中,工匠很少考虑外形、釉水这类最能体现瓷器美感的因素。一句话,瓷枕不能体现中国瓷器的美学特征。 第二、定式。老派藏家都知道“瓷枕多乱象”,意思是说瓷枕不像其他瓷器有自己的规则,比如“瓶圆盘扁、提壶有梁、笔架成山”。瓷枕无宽窄大小的定式,10...
一、河南窑场 1.巩义芝田窑,准确说来它应该是宋金时期一个专门烧造低温釉陶瓷器的窑场,其中三彩枕为其主要产品。北宋皇陵、寺院出土的三彩枕的装饰风格与巩义芝田窑采集的三彩器残片的风格极其类似,推测应为巩义芝田窑的产品,我们有理由认为这里是供应宋陵使用的三彩器物作坊。 2.济源勋掌窑,出土两件三彩枕及80余块三彩器残片。两件三彩枕均为长方形,一件长63厘米,枕面刻划人物听琴图;一件长48.8厘米,...
第Ⅱ类:象生枕。仿照人、兽等造型作为枕座或枕体,或在其背上开出枕面。是瓷枕的一个重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狮形枕。枕座有单狮和双狮两种,以双狮戏绣球较为精彩。 单狮枕:瓷枕为一卷曲的雄狮。前肢并拢向前作俯首状,后肢内曲。 1.山东聊城出土狮形枕,狮背枕面呈椭圆形,通体施釉,鬃毛为黄色,狮身绿色,还点缀有黑、白色。 2.郑州宋墓出土枕,狮背枕面有如意形和椭圆形两种,如意形枕面刻有盛开的牡丹...
五、三瓣花形枕。边壁竖直,枕面均饰有双线边框,边框内刻划图案,枕壁印有菱格花纹,黑色釉作底。标本为: 1.山西侯马金墓出土的三彩童子戏莲纹枕,枕面略残,剔花,饰童子戏莲图。花上施白釉,荷叶及地纹施绿釉,点施黄釉。 2.南越王墓博物馆馆藏多件三瓣花形枕,枕面分别绘有婴孩、鱼、花卉纹等。 有学者推断这种黑色釉作底的三彩枕为山西窑场生产,流行年代为金代。 六、六角形枕。可能是将长方形枕的后墙两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