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宣德官窑青花瓷大部分使用苏麻离青料,同时具有永乐时期青花纹饰色泽浓艳、晕散、凹陷胎骨、具黑色斑点等特点。同时宣德官窑还有一小部分使用国产钴料绘纹饰,颜色艳丽稳定,没有黑斑。 宣德青花龙纹洗 宜德时期的青花瓷的胎体,比永乐时期的同类器物要厚重,釉子肥厚,不太平整,像橘子皮,俗称“糯皮釉”。若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会发现釉面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气泡,甚至是小气泡擦大气...
明宣德朝典型器: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宣德地层出土的青花器和传世品中的有款器。明宣德青花瓷的青料与明永乐朝青花瓷的青料相同。其他特征。以下分出土品与传世品两大类介绍。 出土品:景德镇御窑厂明宣德地层出土,分前后两期。前期为明宣德一年至五年。出土器物有:海水瑞兽纹爵残片;篆书款“宣德年制”残片;砖残片;海水瑞兽纹大碗残片;外缠枝灵芝内折枝瑞果纹大盘残片,复原口径74 厘米、底径63 厘米、高10...
宣德朝制瓷业发展迅速,生产出了闻名于世的宣德青花以及冠绝一代的宣德红釉和五彩,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备受国内外人士的欣赏和重视,充分体现了中国陶瓷高超的技术造诣。 方法一:辨胎釉 瓷器胎质较细,釉面有橘皮纹现象 宣德时期瓷器的胎,由于瓷土的选择讲究,加上对窑温及室内气氛的控制较好,所以胎质细腻、洁白、坚硬。细砂底器物,手感极其细腻滑润,有时可见杂质,呈褐色斑点...
图1 图2 这件小巧精美的北宋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水盂(图1),水盂高3厘米,口径3.8厘米,足径2.4厘米,口微敛,圆鼓腹,矮圈足。胎壁薄而轻盈,器型规整,做工考究,器物内外均施青白釉,釉面肥腴而匀净,是典型的景德镇湖田窑“湖水蓝”釉色,用“温润如玉”来形容,毫不为过。水盂的足底部(图2)不施釉,可窥其胎体,洁白、坚质而细密。 水盂,又名“水丞”,是传统文人书房中盛水的小...
高74厘米,庄严优雅,工艺精湛,嵌饰华贵,且体量巨大,艺术性尤为震撼,刻款“大明宣德年施”,是为宣德宫廷造像中极为罕见的作品。菩萨一面二臂,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施三宝严印持优钵罗花,右舒游戏坐于双层仰覆莲台之上。在北京保利2016春拍会上获价4830万元。
宋 苏汉臣 秋庭婴戏图 促织之戏,早在唐代就已盛行,唐代开元年间,宫中就开始玩养蟋蟀,“每至秋时,宫中妇妾辈,皆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 人们在玩赏过程中发现了蟋蟀好斗的特性,于是从宫禁开始兴起斗蟀之风,上行下效,促织之戏由宫中流传到民间。及至天宝年间,人们“镂象牙为笼而畜之,以万金之资付之一喙”。 明隆庆 青花云龙纹蟋蟀罐 北京故...
龙,在我们民族文化里占有显赫的地位,它象征着威严、强大、正气、祥瑞。它的形象最初表现于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雕艺术品,原始、抽象、精美绝伦。到了商代,无名艺术大师创作的玉卷尾龙之类,则较为具象地刻画了龙的形貌与神态,至春秋战国及两汉,在我国辉煌的古玉艺术中,龙的形象已得到完备的塑造。 瓷器上有龙的出现,大抵已到隋唐,以简练的堆塑手法表现,极具观赏价值。 元代首创青花瓷,所绘图...
碗作斗笠式,全器以青花绘饰,口沿、足墙饰青花弦纹两道,碗壁以青花通景绘“岁寒三友”,修竹清逸俊秀,寒梅傲雪欺霜,青松坚韧不拔,运笔丰富潇洒,生动自如,绘制因循章法,俨然水墨意态。胎釉结合紧密,釉质细润莹白,与青花翠蓝之色互为映衬,相得益彰。足底双圈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在北京保利十周年秋拍会上,以241.5万元成交。
与投资市场中的其它产品相比,艺术品的市场行情在近几年来一路走高,不论是国内的艺术品拍卖会,还是国外的产品收购市场,都呈现出一片火热的发展现状。前不久,一个出土于清朝乾隆年间的瓷瓶,被一对英国夫妇拿到藏品市场来拍卖,却不想意外地拍出了100万英镑的天价! 拍卖会中购置该瓷瓶的买家表示,虽不清楚该瓷器是何时流入英国的,但观其年代已久,底部还有清代印章,确实是瓷器界的无价之宝。近日,国内的上海...
苏格兰拍卖行礼昂腾博和美国拍卖行弗里曼近日首次在香港举行联合拍卖会,由英国斯塔福德郡大学收藏的大明宣德年制青花海水云龙纹高足杯拍出4156万港元的价格,成为本次拍卖会成交额最高的拍品。 此前估价2200万-4400万港元的高足杯,曾由英国收藏家桑希尔所收藏,二战期间同他的其他藏品转移到斯塔福德郡大学的前身北斯塔福德郡工业学院。 斯塔福德郡大学副校长罗茜·克里恩表示,拍卖所得将全...
自从唐朝设立官窑以来,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三个里程碑式的时期:一、宋朝;二、明朝;三、清康、雍、乾三代。作为古陶瓷第一高峰的宋朝,诞生了名扬四海的五大名窑——“汝、官、哥、定、均”;到了第二高峰期的明宣德年,产生了以青花为胜的诸多品种,几乎囊括明以前的所有出现过的器形和种类,前朝有过的,它产生了,前朝没有的,它也创烧了,其品类之多,色釉之丰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第三大高峰,当然数清朝康雍乾...
仿宣德青花松竹梅纹盘,清乾隆,高4cm,口径18cm,足径12.2cm。 盘敞口,浅弧壁,圈足。通体以青花为饰。里外口沿下均绘双线。盘心青花双圈内绘松、竹、梅及山石图,周围衬以灵芝、小草。盘外壁绘庭院人物,一仕女坐于庭院中,二小童在院内嬉戏玩耍,有洞石、盆景、栏杆、椿树等相衬。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清乾隆时期,随着仿古风尚的兴起,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了一大批仿明宣德时期的青花松...
仿宣德青花三果纹执壶,清乾隆,高25.5cm,口径4cm,足径10.3cm。 壶体呈玉壶春瓶式,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壶体两侧分置弯流、曲柄,颈、流间有云板相连。盖及柄各置一圆系,以便系绳相连。通体以青花为饰,颈部绘蕉叶纹,下饰缠枝莲花,腹部两面有菱形开光,一面开光内绘折枝桃,一面开光内绘枇杷果,开光间饰缠枝花,近足处绘莲瓣纹,流、足墙饰忍冬纹,柄绘朵花纹。底白釉微泛青色,署青花“大清乾隆年制...
仿宣德款青花三友花卉玉兔纹盘,明隆庆,口径14.5cm,底径8.7cm,高3.2cm。 盘外壁素白无纹饰,内壁一周以青花描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案,盘心绘一青花圆形留白玉兔纹,恰似玉兔卧于一轮满月之中。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字体显得潦草,与宣德本朝年款写法相去甚远。此盘青花发色蓝中泛紫,浓郁艳丽,款识书体瘦长,这些都是隆庆朝瓷器的显著特征。 杜甫《月》诗有“入河蟾不没,捣药...
宣德铸炉成功之后,至清朝乾隆时期,无时没有仿制者,其仿制中的佳品,足可以媲美宣器,现将仿制之著名的略述如下。 最早仿制者为吴邦佐。据说吴氏为宣德时参与铸炉之一员,宣炉停铸之后,吴氏即照宣炉之法并雇用铸造宣炉之工人自行铸治,故其所铸之炉直可与宣炉等,其款字为琴书侣,或直书其名,同时还有高氏者,其名不详,其情形与吴氏相同,故所铸之炉亦甚佳妙。此外还有且闲主人,也不详其姓氏,与高氏同时制炉,也是精良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