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笔者珍藏有一件三羊开泰白陶盒(见图)。根据它的造型风格、堆刻花纹图案及胎质等时代特征,初步分析确定为西汉仿青铜礼器白陶精品。 盒是古代人们盛放食物的器皿,它最早从战国开始到秦汉时期,是较为流行的一种典型器。由于这一时期的丧葬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随葬明器大量仿制流行的青铜礼器。西汉中期以后,人们的丧葬观念发生了转变,更关心的是将生前使用过的用品,以明器的形式带到地下,以便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占有和...
尊是古代酒器,形制多为圆形,也有少数方形。高体大型或中型似觚,中部较粗,颇像日常生活中用的痰盂。铜器铭文中常把“尊、彝”二字相联作为礼器通称。尊的形体可分有肩大口尊、觚形尊、鸟兽尊等。有肩大的口尊的器型,初始当与陶质或原始青瓷的大口尊有关联。 商代晚期的四羊方尊,其造型别致,是当时的代表之作。从它的造型看,形体高大,整器高为58.3厘米。口部方形,呈扩张形喇叭状,每个边长为52.4厘米,边长...
名称:青釉羊头壶 类别:瓷器 青瓷 年代:东晋 规格:高23.8cm,口径10.8cm,底径10.8cm 简介:青釉羊头壶以羊头作流,是东晋瓷器造型的新风格。此壶大盘口,短颈,腹椭圆,平底。左肩部装有一个羊头流,右肩部为提梁,提梁上端粘于器口,下端贴于上腹。壶肩的另两端各置一横系。壶通体施青绿色釉。青釉羊头壶是东晋时期越窑之精品陶瓷造型,端庄自然,俊俏匀称,器身弧线和折线有...
名称:青釉羊头鼠系罐 年代:西晋 类别:陶瓷 品种:青瓷 简介:青釉羊头鼠系罐属于西晋时期的青瓷瓷器。器物直口,短颈,双肩,鼓腹,平底。肩部塑封的鼠的竖耳,肩部一侧塑有羊头形流,其对侧饰有羊尾。肩部饰有四道弦纹。通体施青釉,胎釉结合紧密。此类塑有鼠的形象陶瓷较为罕见,別致新颖。
名称:西晋青釉羊 类别:瓷器 年代:西晋 文物原属:西晋时期日用瓷器 规格:高13.5cm,长15.0cm,宽11cm. 简介:羊呈卧伏状,昂首张口,体态肥硕。背部饰对称的线条纹。两肋刻划羽翼。釉色青绿,晶莹润泽。羊首上端开一圆洞。此种器物自三国至东晋都有烧造,但东晋以后的制作较为粗糙。它的用途是作为随葬的冥器。羊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祥瑞动物,羊形青瓷成为一时风尚。 ...
白玉。长12.5厘米,高6.5厘米,宽3.2厘米。 玉质晶莹温润,状同凝脂。以圆雕、镂空、剔地阳文手法饰两只尾部相连、身体向背的羊。艺术表现为写实手法,两羊互相顾盼,似母子相望,极为生动。两羊共立于长方形随型底托上,风格与五代或宋初相合。
图为古遗址发掘现场。钟欣摄 11月21日,记者从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获悉,成都市青羊区鼓楼北一街(文化宫5号地块)古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已取得阶段性重要收获,目前已发现至少有唐五代、宋元、明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包括河道、房基、道路、水井、水沟、灰坑、窖藏等遗迹现象,同时还出土了大量的瓷器、铁器、铜器、钱币、建筑材料等遗物。 图为古遗址发掘现场。钟欣 摄 据介绍,从2017年7...
萧县伏羊宴习俗入选安徽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累计入选数宿州第一! 近日,安徽省政府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萧县伏羊宴习俗榜上有名,入选民俗类项目。目前,萧县入选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达8项,数量在宿州四县一区中排名第一。 宿州萧县大地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伏羊文化便是其一,“伏天吃伏羊”在萧县有着悠久历史。2000年夏季,安徽省萧县城南...
展览名称:CAFAM项目空间展览:“新碑学3:公羊传统与现代写实” 展览时间:2017/11/18——2017/12/14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协办: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 参展艺术家:耿雪 于灜 宋拓 陈督兮 李毅士 艾中信 萧淑芳 开幕...
60多年前—— 发现四羊方尊成为这户农家的骄傲 “1938年4月,四羊方尊就是我父亲从这里挖出来的。”昨(19)日下午4时,宁乡县黄材镇龙泉村村民姜运枚带着记者爬上转耳仑山腰,指着一处巨石边的荒地说。上世纪80年代,姜运枚曾任龙泉村党支部书记,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四羊方尊发现者姜景舒的儿子。 地里挖出来一个宝贝 四羊方尊在地下沉睡了3000多年,让它重现人间...
湖南益阳的羊舞岭窑是南宋到明清时期一个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窑址群。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益阳的羊舞岭窑也开始慢慢的进入人们的视野,羊舞岭窑出土的瓷器蕴含深厚的本土文化内涵,极具民俗特征,虽然对羊舞岭古窑址的开发和羊舞岭窑烧制技艺的保护还处于萌芽阶段,但是对其的研究和关注正在日渐加强。 羊舞岭窑是极具特色的古名窑址,其所在地位于长江下游洞庭湖区域,是属于益阳古城,更是属于...
宁乡出土了四羊方尊等大量青铜器,此前湖南有专家提出宁乡的青铜器是殷商的一支贵族从北方逃到南方带来了大量青铜器,窖埋于宁乡的山坡上。昨日下午,长期主持安阳殷墟发掘与研究工作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唐际根在长沙博物馆做学术报告时却认为,宁乡四羊方尊、象纹大铜铙及人面方鼎具有鲜明的南方特征,应为南方本地制造。 唐际根称,早在商代以前,长江流域的石家河、三星堆等文化都曾铸造青铜器。到了商代,...
史一墨(左二)携羊舞岭窑首次亮相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受访者供图 10月31日,“跨越千年历史的羊舞岭窑是湖湘工艺美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它能够重燃窑火,烧出更灿烂的文明。”湖南益阳羊舞岭窑非遗传承人史一墨说,希望有更多的民众了解这个曾在地下埋藏了一千多年的文明。 近日,羊舞岭窑凭借厚重的制瓷历史和与瓷都一脉相承的陶瓷文化,首次亮相一年一度的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位于十...
宋代登封窑吉羊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羊如同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一般。普罗米修斯因盗天火给人间而被缚在一个陡峭的悬崖上,羊则为盗五谷种籽给人间而遭天帝的宰杀。因此,羊,对于我们的祖先而言,是很重要的动物,在日常生活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宋代登封窑吉羊,见证了这一文化现象。 在古老的甲骨文中已有“羊”字,而且,祖先在造字时就把“羊”和“祥”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羊部》云:“羊,...
一、铜羊灯的独特造型 驻马店市博物馆馆藏的铜羊灯,为东汉时期产物,照明用具,铜质,完整;通长13.7厘米、宽6.9厘米、高10.3厘米,重422克,驻马店市正阳县慎水乡李冢出土。整体卧羊形,羊首机灵的高昂着,目视前方,羊角大而盘卷,曲成环状紧贴面颊,额下胡须自下额垂至颈部;身躯肥圆,腹部两侧铸刻双翅纹饰;四肢健壮,前腿后跪,后腿前屈,臀部肥硕,短尾。羊的背部和身躯分铸为两部分,腹腔中空,用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