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博物馆作为人类记忆的符号,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宣传文明成就的窗口,是一座城市展示魅力气质的名片,是一位公民塑造高尚人格的家园。博物馆作为舶来品,自1905年清末状元张謇在南通创建中国第一家现代意义博物馆始,到2010年底,全国博物馆数量已达3020个。中国博物馆历经百年沧桑,它记载了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见证了风雨如晦的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 今年,文史和学习委...
8月26日上午,湖北省文物局在武汉组织召开了《湖北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评审会,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省社科院、武汉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省博物馆、省古民居抢救保护中心等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近20人参加评审。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沈海宁,省文物局副局长邢光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文物局副局长黎朝斌主持会议。湖北省文物局高度重视《规划》的编制工作。2010年上半...
近日,国家文物局将《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国家文物局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并要求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分为前言,发展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大工程,保障措施,实施等8部分,是根据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在系统回顾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历程和...
《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印发。这是未来五年我国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各地区各部门做好文物博物馆工作的重要依据。近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就《规划》相关问题接受了中国文物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规划》的发布施行,是我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科学发展的一件大事。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规划》的制定情况。 单霁翔:事业发展,规划先行。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规划》...
中国国家博物馆7日宣布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 国博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新馆竣工和即将迎来建馆百年之际,于2011年3月22日经批准正式成立“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博之友”的高端会员组织也再度启动。 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属于地方性非公募基金会,其业务范围包括资助国家博物馆建...
中新网北京4月7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国家博物馆7日在此间宣布了“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的成立。 国博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新馆竣工和即将迎来建馆百年之际,“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于2011年3月22日经批准正式成立,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博之友”的高端会员组织也再度启动。 北京中国国家博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7日在此间宣布了“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的成立。国博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新馆竣工和即将迎来建馆百年之际,“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于2011年3月22日经批准正式成立,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博之友”的高端会员组织也再度启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属于地方性非公募基金会,其业...
“十一五” 博物馆总数飙升“十一五”期间,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3020个,其中文物系统博物馆为2252个,新建、扩建重点博物馆200余座。博物馆门类日益丰富,办馆主体呈多元化,社会力量兴办的博物馆日渐增多,经文物部门注册登记的民办博物馆达328个,初步形成门类丰富、特色鲜明、分布广泛的博物馆发展新格局。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自2008年初全面启动以来顺利推...
民办博物馆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大背景下公民文化需求增长的必然结果,是为了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由社会力量利用民间收藏的文物、标本、资料等文化财产依法设立,具有文化普及鲜明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一、政府大力支持民办博物馆的发展新中国的民办博物馆实际上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与民间收藏热在中国大陆的...
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今天(21日)在北京表示,过去五年间中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全国77%博物馆实行了对公众免费开放,公众参观热情日益高涨。去年,全国参观博物馆的人次达到了4.3亿。 单霁翔在2010年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说,过去的五年,中国推进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长城资源调查、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大遗址保护、水下文物保护等重点文物保护工作,一批文物保护法规制度也相继实施,文物保护状况得到明显...
在文化遗产事业中,博物馆的功能更多地体现在公益性上,但其带动文物旅游发展、提高城市软实力的间接经济功能也是举足轻重且与日俱增的。 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后,文化遗产事业的经济功能更多地体现在间接贡献上。在间接贡献中,文物旅游的贡献尤为重要。有关专家按比较保守的方式测算,仅这一项贡献已远大于各级政府对文物系统的财政投入,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后仍然如此。所以,博物馆事业绝不是财政的包袱,而是社会、经济效益...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之际,浙江省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童芍素率省人大调研组专题调研金华市民办博物馆发展情况。金华市人大副主任陈三富,市文物、财政、民政等部门领导,民办博物馆负责人,文博专家及部分市人大代表等参加了座谈会。 市文物局局长方竟成介绍了金华市民办博物馆的发展情况。金华市范围内经民政或文物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共有5家,均属于主题或专题博物馆。2008年5月20日,市文物局...
4月28日至4月29日,浙江省人大调研组一行在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陈永昊的带领下,对嘉兴民办博物馆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嘉兴市政府副秘书长王立仁,市人大教科文卫民侨委主任委员傅一鸣、副主任委员周明,市文化局局长王鸣霞、纪委书记毛新华,以及市民政局、财政局的领导陪同参与本次调研。 28日上午,调研组听取了嘉兴市政府关于民办博物馆发展情况的专题汇报。会上,市文化局局长王鸣霞从全市民办...
中国民族博物馆事业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后,取得了显著成绩。至目前为止,民族博物馆、民族地区博物馆机构已有约200座,以中央、省(区)馆为龙头,包括民族院校、地方院校以及地(州)、县(旗)乃至一些乡、村级民族博物馆的结构网络,已见雏形。各民族博物馆积极开展相关工作,认真履行其社会职责,为我国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从新时期国家、社会对民族博物馆事业发展...
作为国有博物馆的重要补充,民办博物馆对保护各种文物,特别是民间收藏文物的作用越来越大。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关中民俗博物院院长王勇超建议,国家应制定出台《民办博物馆促进法》,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和规范民办博物馆事业发展。 王勇超说,我国民办博物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渐成气候。截止到2009年8月,在各地文物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有386家,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